王 堯, 張 峰
(山西晉煤集團沁秀公司坪上煤業(yè), 山西 沁水 048000)
山西晉煤集團坪上煤業(yè)有限公司位于沁水縣端氏鎮(zhèn)曲堤村,為資源整合礦井。井田面積9.422 2 km2,批準開采3號—15號煤層。井田內3號煤層可采儲量為2 773.1萬t,煤層平均厚度5.30 m,采煤方法為長壁分層綜采采煤工藝,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3號煤層服務年限為22年。3號煤層屬不易自燃煤層,有煤與瓦斯突出危險,無煤塵爆炸危險性,水文地質類型為中等,無沖擊地壓危險。
我礦為高瓦斯突出礦井,監(jiān)測監(jiān)控系統(tǒng)采用的是重慶煤科院的KJ90NB系統(tǒng)(現(xiàn)在已經升級為kj90x系統(tǒng)),2011年12月安裝,系統(tǒng)運行正常。試驗前系統(tǒng)井下在用甲烷傳感器98臺(其中,KG9001C型高低濃40臺、KG9701A型低濃度58臺),均為重慶煤科院生產,應用催化燃燒原理,頻率傳輸。
根據國家安監(jiān)總廳科技〔2015〕43號文件通知:“積極在礦井推廣使用激光原理檢測傳感器”,集團公司通風處、研究院決定在我礦井下進行激光甲烷傳感器的應用試點運行,為下一步集團推廣使用積累經驗。
根據我礦井下甲烷傳感器的使用數量實際情況,計劃試用由鄭州光力科技生產的激光甲烷傳感器,共101臺,其中GJG100J型45臺(高濃),GJG10J型56臺(低濃)。
鄭州光力GJG100J型激光甲烷傳感器采用光譜吸收原理測量甲烷氣體濃度,測量精確,工作穩(wěn)定。傳感器輸出標準采用頻率信號或RS485數字信號,由于試驗時考慮到未來升級,本次測試所選用的探頭同時具備以上兩種輸出式,試驗時采用頻率輸出。其光學氣體測量原理及激光測量原理如圖1、圖2所示(其原理不是本文重點討論內容):

圖1 光學氣體測量原理圖

圖2 激光測量原理圖
2016年11月—2016年12月,對激光甲烷傳感器進行了地面試運行,傳感器年檢、操作人員培訓工作。
為保證井下監(jiān)測數據準確完整,試用第一步采用小面積兩種傳感器并列同時運行的方式,待確定激光傳感器的穩(wěn)定性能后,再對井下所有在用甲烷傳感器進行更換試運行。試驗第一步選擇總回、一翼回風等固定地點傳感器進行兩種傳感器同時運行,每天12:00及22:00記錄下兩種傳感器的實時數據,對兩種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下頁表1為一個月的對比情況分析。
通過以下對比可以看出,激光傳感器運行穩(wěn)定,兩者誤差不大。2017年3月共計完成對井下69臺激光甲烷傳感器的安裝。

表1 激光傳感器與黑白催化元件傳感器試驗數值統(tǒng)計
2.3.1 運行時間
2017年3月至2017年底,進行了為期半年的激光甲烷傳感器試運行階段,試運行期間保持設備臺數運行在60臺以上。
2.3.2 調校維護
為最大程度試驗出激光甲烷傳感器的穩(wěn)定性,對井下運行的激光甲烷傳感器每15天進行一次標氣(2.0%CH4)對比測試。
2.3.3 運行情況
對井下運行的激光甲烷傳感器,每15天使用標準氣樣進行一次對比測試,誤差均在±0.10%(真值的±5%)以內,其中90%的傳感器測量誤差在±0.006%(真值的±3%)以內。
試運行期間,兩臺激光甲烷傳感器出現(xiàn)測量值偏小的問題,編號分別為160037(下稱傳感器A)和160043(下稱傳感器B)。在使用期間發(fā)現(xiàn)其顯示值偏小,其顯示值比比光學瓦斯檢測儀測量值低0.1%左右。經過排查原因為傳感器濾網積塵嚴重,濾網被堵,現(xiàn)場氣體不能被有效準備檢測到,致使監(jiān)測數據偏小,更換上井清除積塵后,分別用φ(CH4)=0.10%、φ(CH4)=0.20% 、φ(CH4)=0.30% 、φ(CH4)=0.40% 、φ(CH4)=0.50%、φ(CH4)=0.60%的標準氣樣進行調試對比,數據正常(見表2)。為杜絕類似問題再次出現(xiàn),廠家對對濾網進行了更換(見圖3)。
2017年5月13日,發(fā)現(xiàn)一臺傳感器顯示值偏高,顯示值為0.45%,隨即下井更換一臺,更換后顯示為0.3%。
原因分析與排除:對傳感器上井進行標氣測試,分別使用 φ(CH4)=0.50%和 φ(CH4)=2.0%進行標氣,誤差較小,隨后進行返廠,最終確認原因為傳感器出廠時,二次標定參數錯誤。

表2 清除濾網后故障傳感器標校值

圖3 更換前后濾網
通過為期半年的井下實際運用測試,激光甲烷傳感器與傳統(tǒng)催化式甲烷傳感器相比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
1)穩(wěn)定周期長,可有效減少調校維護工作量。根據六個月的井下測試統(tǒng)計,激光甲烷傳感器至少在3個月內可以免標校,儀器精度仍保持在標稱指標之內。
2)元件使用周期長。傳統(tǒng)的催化式甲烷傳感器正常工作一年就需更換黑白元件,截止目前我礦在用激光甲烷傳感器已使用近三年,元件仍然運行穩(wěn)定,無需更換。
3)故障率低。通過為期6個月,對總計101臺傳感器進行的現(xiàn)場安裝使用,運行期內僅有一臺傳感器經確認出現(xiàn)數據不準確的故障,其余傳感器均未超出儀器標稱誤差范圍,故障率約為1%。
4)傳輸穩(wěn)定無誤報現(xiàn)象。截止目前,部分激光甲烷傳感器在我礦運行已近三年時間,未出現(xiàn)一次誤報現(xiàn)象。
激光甲烷傳感器具有上述優(yōu)點,但同時也存在一定不足之處,需要普及運用還存在一定困難,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1)價格高。目前,雖然我國許多廠家生產激光甲烷傳感器,但動輒上萬元一臺的價格還是讓不少企業(yè)“望而卻步”。
2)相關檢測鑒定單位較少。市場上缺乏相關檢測鑒定單位,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企業(yè)使用激光甲烷傳感器的成本。
國家煤礦安全監(jiān)察局在煤安監(jiān)函〔2016〕5號文——《國家煤礦安監(jiān)局關于印發(fā)<煤礦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升級改造技術方案>的通知》中,明確指出“推廣使用架構簡單系統(tǒng)以及激光、紅外等低功耗傳感器、自診斷型傳感器,鼓勵使用多參數傳感器。”同時,在即將于2020年2月1日實行的《AQ1029—2019》中,也為激光甲烷傳感器的調校周期進行了明確規(guī)定。此次坪上煤業(yè)的激光甲烷傳感器在井下的試運行,就像一次“破冰”,為集團公司乃至全省新型傳感器的推廣使用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產品價格的趨向合理,隨著國家更多政策的支持,隨著相關第三方機構的不斷增多完善,激光甲烷傳感器的應用將迎來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