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核新聞網站2020年7月17日報道】
2020年7月9日,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組織召開關于新冠病毒疫情及其對核電供應鏈影響的網絡研討會。來自52個國家的155名與會者就如何應對疫情帶來的挑戰進行了交流和討論。
與會者表示,疫情促使核電運營商采用遙控技術對核電廠系統、結構件和部件(SSC)進行遠程安全檢查,確保員工夠在疫情期間保持“社交距離”。
原子能機構表示:“疫情考驗了核電行業的恢復能力,并引發了針對一系列挑戰的創新解決方案的討論,包括SSC等設備和服務供應鏈的挑戰。”為抗擊疫情采取的減少現場人員配備和出行限制等措施,促使運營商和供應商不得不考慮應對舉措。
美國電力研究協會(EPRI)高級技術主管馬克·坦南鮑姆談到了美國核電運營商因疫情遇到的問題,包括由于出行限制和居家令,無法對供應商提供的關鍵物項進行檢查,即無法評價物項在出廠時的質量并確保其符合監管標準。
坦南鮑姆指出,應對供應鏈挑戰是降低疫情影響的一個重要方面。疫情爆發初期,美國核電運營商便開始思考,在無法前往供應商工廠進行現場檢查時,是否可以使用遠程技術對核電廠部件進行安全檢查。“為此,美國電力研究協會召集了一個專家團隊,迅速編制和發布遠程檢查指南,包括確定部件合格性的篩選標準和操作程序。目前,美國核管會(NRC)正在對該指南進行正式發布前的審查。”
原子能機構組織管理系統高級專家、本次網絡研討會主持人佩卡·皮伊表示,運營商在降低疫情對其運營影響方面表現出了“活力”,包括最大限度地降低對各自供應鏈的影響。未來世界或許會再次面臨類似挑戰,他們表現出的靈活性和響應能力是核電行業的一筆寶貴財富。
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Rosatom)質量管理部門負責人萊昂尼德·萊奇福德表示,在組織、終端用戶或監管機構層面,沒有遇到重大供應鏈中斷的情況,俄原集團的建設項目也沒有出現任何重大延誤。4月20日至22日,芬蘭輻射與核安全局(STUK)對漢希基維核電建設項目實施了遠程檢查。輻安局表示,這種方法能夠對項目執行情況和總承包商質量管理體系進行評估,并檢驗是否符合國家監管要求。
萊奇福德說:“疫情期間,遠程檢查已被證明是非常必要的,提升遠程檢查能力也有助于為今后可能出現的各種狀況做出更充分的準備。”他還補充道:“在遠程檢查中,除需制定檢驗參數和驗收標準,以及在法律層面上加強對遠程檢查結果的認可度,精益的生產技術和僅授權人員訪問對這項業務的持續發展也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