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2020年8月綜合報道】 2020年6月8日,因手套箱手套破損,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ANL)钚加工處理設施發生钚-238泄漏事件,導致一名員工受到放射性污染,但沒有對周邊環境和公眾健康造成影響。
钚-238不能用于制造核武器,是一種理想的放射性同位素動力系統燃料。為了滿足空間探索任務的需求,能源部建立并保持著放射性同位素動力系統供應鏈。在钚-238供應鏈中,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負責钚-238的生產;洛斯·阿拉莫斯負責將钚-238制成芯塊;愛達荷國家實驗室(INL)負責芯塊的長期貯存,直至將芯塊裝入放射性同位素動力系統。
事件基本情況
當地時間6月8日12時15分,當钚加工處理設施的一名員工(下文簡稱為“員工A”)在完成工作離開手套箱時,一臺便攜式空氣監測器發出警報,工作間內的14名員工立即全部離開房間。員工走出房間進入走廊后,其他空氣監測器也發出警報。
輻射控制技術人員立即對這14名員工進行放射性檢測。在員工A的防護服、脖子、頭部后部以及鼻腔內發現放射性物質。另外13名員工沒有檢測到放射性物質。為了進一步明確相關員工是否受到污染,向15名員工發放了專門的檢測試劑盒,包括上述14名員工以及1名在警報發出30秒前離開工作間的員工。結果表明,僅有員工A受到放射性污染。
為了尋找污染源,輻射控制技術人員6月10日進入工作間,發現4個手套箱手套受到放射性污染,員工A手套的左手拇指部位存在破損。此次泄漏事件未對周邊環境和公眾健康造成影響。
6月1日和2日,員工檢查發現這個手套箱的14個手套存在磨損,但仍可繼續使用。因此,計劃在6月9日更換手套。恰好在此前一天,即6月8日,因手套破損導致钚-238泄漏,1名員工受到放射性污染。
歷史上的安全事件
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是美國三大核武器研究實驗室之一,其钚加工處理設施擁有廣泛的钚加工和制造能力。該設施歷史上曾多次發生安全事件。根據美國能源部公布的資料,該設施2000年至2018年期間曾至少發生五起涉及放射性泄漏的安全事件。
2018年8月18日,一名員工在開展手套箱平衡門維護工作時,手套箱手套左手無名指部位發生破損,受到了放射性污染。
2017年2月9日,一名員工在手套箱內作業時意外啟動便攜式帶鋸,導致手套箱手套破損,但防護服手套未破損。此次事件導致手套箱手套受到污染,但沒有人員受到污染和傷害。
2008年8月13日,一名員工在利用手套箱實施機加工作業時,受到刺穿性傷害和钚-239污染。
2003年8月5日,由于容器包裝性能退化,發生钚-238泄漏,導致2名員工受到放射性污染。
2000年3月16日,因操作不當導致钚-238泄漏,當時在工作間的8名員工中,至少7人攝入了钚-238,其中4人劑量超過年度照射劑量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