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子能機構網站2020年6月24日報道】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近日與日本岡山大學簽署為期三年的合作協議,為雙方在硼中子俘獲療法(BNCT)領域加強合作建立了框架。
BNCT是一種具備大規模商用前景的癌癥放射療法:先把含硼靶向藥物注入人體,待藥物在癌細胞內積累到一定程度時,用核反應堆或加速器中子源產生的中子射線照射患者病灶處,中子與硼元素發生核反應,產生巨大能量,殺死硼元素所在的癌細胞,而正常細胞極少攝取含硼藥物,基本不受傷害。與X射線等傳統放射療法相比,BNCT具有以下優點:一是劑量可控性高,可同時對注入人體的含硼藥物劑量和中子注量進行調控;二是藥物具有靶向性,含硼藥物易被癌細胞吸收,而正常細胞幾乎不吸收;三是精度高、療效好,殺傷范圍僅限于直徑約10微米的癌細胞水平,殺傷力也更強,療效遠好于其他放射療法。目前,BNCT尚處于研究試驗階段。
BNCT的有效性主要取決于硼濃度及其在腫瘤細胞中的分布。目前面臨的一項主要挑戰是如何增強這種協同作用。最近幾年,在優化硼化合物和控制其在腫瘤細胞中的積累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已經開發一種硼載體,即帶有氟-18標記的4-二羥基硼苯丙氨酸(BPA),并成功使用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技術監測BPA的藥物動力學,從而獲得有關腫瘤以及硼在腫瘤和正常組織中積累的信息。但進一步的挑戰仍然存在:目前使用的BPA中,每個BPA分子僅含有一個硼-10原子。而要殺死腫瘤細胞,需要開發含有更多硼-10原子的硼載體。這是原子能機構與岡山大學的合作重點之一。
近年來在緊湊型加速器中子源領域取得的技術突破有利于BNCT的發展。10年前,只有研究堆才能提供實施BNCT所需的中子束。得益于加速器及相關技術的進步,患者現在能夠在醫院環境中接受BNCT治療。
原子能機構與岡山大學的合作將獲得下述成果:
· 建立在線學習課程,幫助開展能力建設并進行人才培養。
· 組織學術會議,交流BNCT技術發展信息,尤其關注緊湊型加速器中子源的信息。最近的一次會議擬于2020年7月召開。
· 建立BNCT設施全球數據庫,在全球范圍內進行信息交流和經驗共享。
· 交流經驗和最佳實踐,重點關注加速器和靶技術、中子儀器和劑量測定技術、含硼化合物的制備和評價以及相關的藥物動力學。
· 編寫和發布原子能機構出版物《中子俘獲療法現狀》,其中將介紹使用緊湊型加速器中子源的BNCT發展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