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陳曉蓉
2020 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之年,多少代人的夙愿至此終于實現。走進新時代,社會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生活幸福美滿。本期,讓我們一起走進一所百年老校——福建省連城縣文亨中心小學,聽聽師生們對此的觀察和感受。



周天成我是農村孩子,看到小康政策瞄準扶貧對象,讓身邊的同齡人感受到了溫暖。今年,我們班的兩個貧困生又收到了許多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老師還讓我們多多幫助他們。同學們互相關心,大家的心走得近了。

羅 薇是啊,最近我看了《厲害了,我的國》《我和我的祖國》等電影,內心被深深震撼了,今天能實現全面小康,可真是不容易。從中,我感受到了祖國日益強大的好處,作為少先隊的一員,我一定要不忘使命,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學習。

羅文凱我爺爺說,小康就體現在變得越來越美的校園上。他讀書時,我們學校就只有一排磚瓦房教室;現如今,不僅有漂亮的塑膠跑道、寬闊的足球場、嶄新的教學樓和多功能教室,還給每個教室配了現代化教學系統。“真羨慕你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啊。”

吳韻霏不僅校園,我們的家鄉也變漂亮了。我家旁邊有一條小河,有一段時間變成了臭水溝,害得我們家連窗戶都不敢開。如今,水不臭了,沿河修了堤岸,還種了許多漂亮的植物,成了美麗的江濱公園。這些,可都是奔小康帶來的改變呢。

吳思穎“以前我們讀書可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啊。”看到我悠閑地吹著空調、品著冷飲在房間里看書,爸爸深有感觸地說。類似的感慨,我從爸爸等長輩們口中聽過無數次,雖然我沒經歷過他們的艱苦,但是我知道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我要努力學習,不負好時代。

陳沁一我媽媽說,小康之好,從我的文具就可窺一斑。她讀小學時,鉛筆要用到握不住了才能換新的,天天都夢想著擁有一支自動鉛筆;如今,我除了有多支自動鉛筆,還有很多不同的筆和各式文具,對我學習可真是如虎添翼啊!

羅楚靈老師說,學校之所以能開設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就因了奔小康,經濟基礎越來越好。拿我校的特色項目軍體拳來說吧,正因為有了財力和人力支持,才能得到很好地傳承,越辦越好,在趣味中提高了同學們的身體素質。

羅思涵小康是什么呢?不久前,大伯家的堂哥娶了個漂亮的洋媳婦,是堂哥的大學同學,大伯和大伯母見人就夸兒媳婦好。村里人都說,如今地球真是成村了,不同文化、不同膚色的人都能在一個屋檐下幸福地生活,這就是小康社會新風貌。我覺得村里人說得很有道理。

羅 為在不久前舉辦的連城縣半程馬拉松比賽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參加了義工組織,為運動員們順利參加比賽盡了一分力。運動員來自很多國家和地區,在服務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家鄉的美正被越來越多的人發現。

黃奕昕老師告訴我,“互聯網+”助力小康社會建設,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比如,我爸爸是種百合的,以前都是收獲后直接送到集市上去賣;現在可不一樣了,通過網絡聯系買家,訂單式種植,買家可全程跟蹤,收獲后直接快遞到買家手中,方便極了。

羅智樺我覺得小康的變化在觀念上。“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以前一買衣服,奶奶總這么嘮叨。媽媽對她說:“生活好了,不同場合就該穿不同服裝,就像運動要穿運動裝一樣。”現在,奶奶跟上了媽媽的腳步,她的衣柜里新衣服也多起來了。

羅逸宸我有個叔叔開了一家公司,在奔小康的大潮里掙了不少錢。他是一個很有愛心的人,每逢村里做公益事業都會出錢資助,還長期資助孤寡老人和貧困孩子。他說,感謝這個時代讓他變富了,因此他要回報社會,和大家一起奔小康。

蔡榕珍老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千把年前杜甫的心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今天正逐步實現。我是一名來自農村的教師,過去從未想過能在城里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如今我在城區的房子已經裝修完畢,可以入住了。我覺得生活真的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因而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教學上了。

孫少儷老師我感受最深的是教學設備的變化。以前,只有粉筆、黑板和油印。現在,每間教室都有多媒體,通知孩子或家長參加活動,只需在“班班通”里公布一下就可以了;很多實用、有趣的分享,手機拍一下就可以了,簡單又及時……和學生、家長的溝通,已經變得可隨時隨地進行,教學效果自然是越來越好了。

周燕梅老師我最深的感觸是外在形象的變化。記得我上學時,教師和學生的服裝都很普通,不少人的還有補丁;可現在,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穿著好看的衣服,看上去別提多精神了。心理學告訴我們,外在形象會影響心情,就像閱兵式給我們的感覺一樣。良好的外在形象能讓我們精神更飽滿、精力更充沛,以更好的狀態投入教學。

羅元焱 校長
近幾年,我校重點加強少年宮建設,圍繞“以藝術教育為突破口,全面育人,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的辦學理念和“把活動項目‘真’起來、‘動’起來、‘實’起來、‘活’起來、‘立’起來,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發展,實現全體學生的主動、生動、全面發展”的總目標,抓“軍體拳”“連城羅氏拳”等項目,取得了一些成績。這些活動的開展,離不開祖國的繁榮昌盛。
我相信,祖國的明天更美好,我校的建設也會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