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階段的孩子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紀,幼兒園活動應以游戲為主教育為輔,因此,在對幼兒開展綜合教育時與游戲相結合,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參與各項學習的興趣游戲活動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活動,不要在游戲中加入過多知識教育。在游戲的過程中體現出價值。教師在指導小班幼兒游戲時應當根據:選取幼兒有經驗的游戲主題的;游戲簡單易懂;游戲素材多、種類少;游戲指導語言生動、動作豐富;游戲宜重復、少變化;對游戲中表現出色的幼兒及時進行強化鼓勵。
關鍵詞:小班游戲:幼兒園教育;游戲指導
引言
在幼兒小班游戲發展過程中,規劃合理的幼兒小班游戲發展方向,使得幼兒小班游戲向著更加合理的方向發展。與此同時還應保證相關人員對幼兒小班游戲的特點有所掌握,滿足我國幼教行業穩步發展要求。
一、幼兒小班游戲的特點
教師應加強對活動過程的掌控,確保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在游戲中有所收獲,選擇合作性強的游戲項目,鍛煉相互協作的能力,培養幼兒的團隊合作意識。讓快樂成為游戲的主旋律,讓幼兒從中體驗到快樂與滿足,這才是我們提倡的幼兒游戲活動。那么,如何融合各種教育因素,組織好小班幼兒的游戲活動成為幼兒園小班教師的當務之急。不要將游戲活動與教學活動混淆,兩者之間有著根本性的差別,一個關注的是樂趣、過程;另一個則是計劃、結果,兩者之間相差甚遠。因此,教師在組織游戲活動時切不可摻入過多教育的因素;組織教學活動時,也不應摻入過多游戲的成分。游戲與教學應根據活動類型有機調整。
二、小班幼兒游戲活動的價值
幼兒園階段區別以其他階段的教育,有其自己獨有的教育特征。找我其實是根據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相結合的,在這個階段的幼兒玩耍是他的天性,是不可或缺的活動之一,如何讓孩子們可以科學、合理、趣味的進行游戲是我們教師所要重點把握的。但是為了幼兒的全面發展又決定了他們必須接受教育。如何將游戲與教育相結合就是我們教師需要研發探究的,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氛圍中習得游戲規則、建立規則意識、發展同伴關系、了解社會生活等等。所以,在小班幼兒階段游戲活動是不可或缺的重中之重。
小班幼兒因身心發展規律的影響,注意力很難做到長時間集中,具體表現為注意保持的時間短、注意易分散、易隨興趣轉移。而游戲這是就體現出了它獨特的一面,作為幼兒們天性所向的活動,可以最大限度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通過這樣的鍛煉幼兒注意力的保持時間。相應地,幼兒其他各項心理品質,如記憶力、堅持性等也會隨之增加。
三、小班幼兒游戲有效構建策略
小班幼兒年齡偏小屬于幼兒活潑好動、喜愛模仿的時期,這一時期的幼兒很難做到相互協作類的游戲活動,就此情況提出了以下針對性的建議,教師組織開展游戲活動應參照以下原則:
幼兒受身心限制缺乏經驗,思維也處于以具體形象為主的時期,他們只能對頭腦中具體的形象進行表征,不能做到過于復雜的推理思考。因此,教師在選擇游戲主題時應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已有經驗,尋找孩子所感興趣的題材或是幼兒所喜愛的動漫人物形象作為游戲活動主題,角色游戲“過家家”、音樂游戲“兩只老虎”、表演游戲“丟手絹”等都是幼兒喜愛的游戲活動。
游戲簡單易懂為最佳,復雜的游戲過程與規則幼兒會因無法理解或參與感減少而導致興趣減退。與此同時,小班幼兒正處在自我意識發展的成熟期,在這個時期孩子們渴求通過游戲以此來獲得成就感實現對自我的肯定。所以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設計情節輕松容易的小游戲,當然環節上的輕松易懂并不意味著要讓幼兒輕而易舉的達到目標,而是指在統計參與幼兒的綜合水平,選擇適當的難度讓大部分的幼兒都能完成。同時教師要注意每個孩子的身心發展情況會有所差別,要有針對性的為每個學生量身定做適合的難度能讓每個孩子的能力都得到最大的發揮,在活動中都有所收獲。
游戲素材豐富、品種少對幼兒來說有無法抗拒的誘惑,對小班幼兒來說更是如此。他們對游戲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操作欲和占有欲。所以,教師在開展游戲活動前,要準備盡量多的操作材料,以滿足幼兒探索的欲望。與此同時,教師也應注意到,小班幼兒注意力維持時間短、易被干擾而分散,當刺激出現過多時,幼兒的注意力就難以集中。因此,教師所提供給幼兒的游戲材料品種不宜多,一般以1—2種為宜。如開展角色游戲時,教師若要給幼兒提供娃娃,應該只是在娃娃性別上不一樣,形態上最好保持一致。
教師在為幼兒講解游戲規則時語調要輕松愉快、簡單易懂,配合肢體語言將規則有效地傳達給幼兒們。為幼兒傳達輕松愉快的活動氛圍,加之小班幼兒具有強烈的泛靈性,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有靈性的,與人一樣會說、會笑、會動以及有感情的生靈;所以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要斟酌用語考慮所面向孩子的年齡階段,在游戲前做好充足的準備。
游戲活動要以重復為主盡量減少變化,小班幼兒與成人正好相反,對于成人來說重復的體驗枯燥乏味,對于幼兒而言重復的過程中可以獲取新的經驗,從而使自我意識得到強化。產生的滿足感促使幼兒將重復的游戲一遍又一遍地循環下去,對幼兒來講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所以,小班幼兒游戲活動多以重復為主,但是要把握好尺度而非無限制的循環下去,控制在四遍之內為最佳。教師也可以在幼兒反復游戲的過程中改變一些細微的環節,不斷給與幼兒新鮮的體驗,從而保持對游戲的興趣。
四、結語
綜上所述,了解到幼兒小班游戲具備一定特點,教師可以找到游戲開展過程會出現的難點,還能保證小班幼兒在做游戲的條件下學習各項知識,努力提升小班幼兒的綜合素質,為孩子未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要注意小班游戲的未來發展趨勢,要堅持不懈、深入研究探討對游戲活動不斷完善,解決其中的不足之處。確保每一位小班幼兒都可以得到綜合發展,在各項游戲中感受到教育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張迎春,李娟,沈童,鄭紅玲,王麗紅,李瑩. 運用多元表征教學策略促進大班幼兒模式能力發展的行動研究[J]. ?學前教育研究. 2019(06)
[2]江振梅. 淺探幼兒園教學中游戲化教學策略的運用[J]. ?中國校外教育. 2019(02)
作者簡介:侯萬玲(1983 .3-),女,籍貫:黑龍江省,學歷:大學本科,單位: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林直機關幼兒園,研究方向: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