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鴻雁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擔負著高校英語教學主任務的英語教師其重要性也不斷突顯。作為一個特殊群體,英語教師績效評價也有著自己的獨特性,必須對其做出科學、合理、有效的評估。文章以陜西高校英語教學為研究對象,分析了當前高校英語教師績效評估現狀,簡述了高校英語教師績效評估的必要性,并對陜西高校英語教師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進行了深入研究。
關鍵詞:陜西高校;英語教師;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實際研究
隨著我國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強,人們對英語重要性的認識也在不斷的提升,英語教師的地位也得到提升。基于高校英語教師這一特殊的群體,只有對其績效做出合理評估,才能推動高校英語教師的全面提升和發展,才能幫助英語教師明確自身教育職責,才能依據規章制度開展教學。基于此,文章立足陜西高校英語教師,從績效指標體系建立視角出發,對文章主題進行深入闡述。
一、陜西高校英語教師績效評估現狀
早在上世紀60年代,我國高校便出現了教師績效評估理念。當前高校英語教師的績效評估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 教學;
2. 科研。基于這一現實情況,越來越多的學者試圖構建一套適合高校英語教師績效的評估體系,諸如李伯利指出高校英語教師績效評估體系要包含教學行為、科研能力以及社會活動,同時也提出了績效評估必須遵循的三大原則:1. 堅持以教師教學能力不斷提升的評價原則;2. 關注英語教師自身發展和成長的原則;3. 注重“以學論教”,推動學生全面提升和發展的原則。再如湯聲平學者提出的以目標為導向的多元化原則。從李伯利、湯聲平對教師績效評估分析來看,他們都將教師的社會活動納入其中,更加強調師生的共同提升與發展,更加重視教學的實用性和針對性。但通過深入分析兩名學者的研究可以看到,他們并未將績效評估細化,并未將教師教學的各個環節納入進來,僅僅從宏觀視角進行了研究。因此,他們構建的教學評價體系缺乏一定的針對性,特別是對教師本身的績效評估。另外當前的高校教學設定專門的英語課程、英語教師評價體系,和其他課程與教師混為一談。
從上述闡述中可以清晰的了解到,當前高校英語教師績效評估依然存在很大的問題,具體表現如下:1. 評估理論混亂,沒有理論作指導;2. 評估標準不明確、不全面;3. 評估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4. 沒有基于英語教師建立一套合適的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基于此當前高校英語教師績效評價體系的不足,文章通過深入分析和研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英語教師績效評估指標體系,以希望通過對英語教師的科學評價,助力英語教師的成長與發展。
二、高校英語教師績效評估的必要性
高校英語教師和其他行業勞動不同,其有著獨特的屬性。所以制定完善、合理的英語教師績效評估體系,必須以英語教師自身的勞動特點為基礎,只有認真分析勞動特點,才能做出全面、客觀的評價。即必須了解教師這一行業的專屬特點,其次要認識到英語教師自身的特殊性。
從高校教師行業這一特殊性來講,趙應生就對教師的勞動特點做出了具體研究和表述:教師教書育人的特點決定了教師自身知識、智慧、方法、思想、道德、儀表等素質;勞動方式為授課和教研;勞動過程存在時空的不確定性;勞動對象為年滿18周歲的大學生。大學英語教師的勞動時間沒有確定的界限,所以勞動時間表現為模糊性的特征;其勞動結果也不能按照企業的產量為準;大學英語教師的教學效果、科研成果、學術造詣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勞動過程,難以明確一個具體的評估指標,所以教師勞動成果沒有明確的界定。
從高校英語教師專業的特殊性來看,可以將其分為兩個層面:1. 國家層面。全國范圍內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具有先進性特點。至今為止,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已經歷經十年,這是其他任何一個專業所沒有的。比如2004年和2007年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2010-2020年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和《高等學校外語專業外語教學大綱》以及《大學外語四、六級考試大綱》等,全國范圍內的統一測試是英語專業獨屬的。2. 學校層面。學生對大學英語的重視程度要遠高于其他學科,其中外語的工具性特性也是其他專業無法比擬的。英語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的一門重要學科,從基礎教育到大學再到碩士和博士,一共有將近20年的時間。大學英語教師的從業群體人數之多也是其他專業無法比擬的。當前陜西省高校英語教師的數量約占總人數的五分之一,大學英語教師數量遠高于其他專業教師。數量之龐大,必須對這一特殊群體績效開展分析的研究。
正是基于上述特殊性和研究的必要性。文章基于陜西省高校大學英語教師這一特殊群體構建績效評估指標體系。
三、陜西高校英語教師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當前陜西高校教師績效評估理論主要有教師自身發展績效評估、最新管理理論績效評估這兩種。教師自身發展績效評估由獎懲績效和發展性績效評價兩個部分組成;最新管理理論績效評估理論以360度反饋考核法、平衡卡分卡以及素質績效考核組成。基于獎懲績效考核側重結果研究,不能全面調動起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平衡積分卡的評估方式是面向教師自身職業素養的評估方式,可以促進教師的全面發展。所以文章基于360度反饋考核法,從教師職業素養、教學情況、學術研究、參與社會活動、再教育等五大方面對教師績效考核進行了鑒定。基于本文的主要研究對象是高校英語教師,所以除了最基本的考核之外,還要關注英語教師自身的職業素養和道德品質發展。
1.校內評估
(1)職業素養
英語教師的職業素養包含職業和學術道德兩個方面;專業素質包含教師英語知識、教學能力、合作精神等。在“立德樹人”教學根本任務的指導下,思想道德建設是高校英語教師隊伍建設的根本。教師自身的道德素質關系著教學情況、影響著學生正確三觀的形成。因此將師德納入教師績效評估體系中來非常重要。另外,英語教師自身素養也是平衡一位教師的重要指標,比如扎實的英語知識、較好的專業素養等。只有將專業素養和道德品質納入到教師績效考核體系中來,才能真正的做到“學為人師,行為世范”。
(2)學術研究
高校英語學術研究包含論文發表數量和質量;課題立項以及課題研究數量;英文著作的排名以及出版社的等級。英語教研工作是高校英語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教師自身研究能力的高低、英語知識程度都會通過教師的科研成果體現出來。所以要將教師的學術研究納入到教師績效評價體系中來。在英語科研評價中,要做到考評的細化,分別從論文、課題、著作、成果四個方面開展,在從四大層面列出層級。只有細化教師的科研工作,才能對教師的科研產出做出全面、客觀的評估,才能全面調動起英語教師的學術研究熱情。
(3)英語教學行為
教學行為包含:教學態度、理念、教學組織形式、評閱質量等;教學工作量包含教學課時、學生人數、指導學生參與的社會實踐活動、課外輔導次數、指導學生作文的質量等。教學工作是高校教學的根本,教師自身的行為關系著英語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所以必須將教學行為納入到教師績效評價體系中來,并不斷細化,這對優化教師教學行為有著積極的作用。但是,英語教師的教學行為是一個長期、復雜的工程,而且難以量化處理。所以高校要創新教師教學行為的考核指標,通過分量設置對教師教學行為做出全面評估,以推動高校英語教學的有序開展。
2.校外評估
(1)社會活動
英語科研教學活動包含如下兩個方面:一,英語學術策劃活動、英語考試試題的閱卷活動;二,參加的社區活動,比如義務支教、承擔國家外派任務等。教育的最終目的在于為國家和社會服務。當前陜西省各高校英語教師的績效考評,只是關注自身的英語教研和教學工作,忽視了教師參加的社會活動,這與教育的服務宗旨相背離。社會活動指的是教師在完成日常教學工作之余,利用課下時間擔任校外的社會服務教育活動。社會活動是提升教師綜合素養的有效途徑,同樣是促進教師自身專業技能發展的有效方式。所以將社會活動納入到教師績效考核范疇中來,對增強教師服務社會熱情,傳播教育力量有著積極的作用。
(2)學習深造
學習深造包含兩種:1. 學位型深造,比如參加碩博進修班;
2. 其他形式的深造。比如國內外的訪學等。深造是提升教師英語素養的有效渠道,不同的深造對教師自身視野、知識層面都會產生不一樣的影響。將學習深造納入到英語教師績效考核體系中來,可以喚醒教師內在的欲望,可以構建一支專業的英語教師隊伍。
結束語
文章通過對陜西省高校英語教師的調查和研究,提出了教師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標準。該體系明確了學校的英語發展方向以及英語學科的建設重點,也平衡好了教學與教研、定量和定性的關系,以推動高校英語教學的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魯團花.多維視角下的高校外語教師績效評估指標體系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4(10):20-22.
[2]陸慧.高等學校教師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研究[J].遼寧教育研究,2008(009):87-90.
[3]吳振榮.基于平衡計分卡的陜西高校社會服務績效評價與提升研究[J].明日風尚,2018(005):P.277-278.
[4]徐潤.雙一流”背景下高校教師績效評估的問題探析與優化策略[J].安康學院學報,2018(002):113-117.
[5]谷利紅.劉小欣.高校英語教師人力資源績效評價體系研究[J].青年與社會,2013(31):159-159,160.
項目名稱:DEA模型的陜西高校英語教師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項目來源:陜西省社科界2020年度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項目 立項號:20WY—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