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英麗
摘 要: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高中語文的教學也要緊跟時代的潮流,改變原有傳統的教學方式來提高教學的質量,增強學生的核心素養。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課程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對學生進行閱讀的教學培養能夠對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和語文構建能力產生重要的積極作用。因此,高中教師應當意識到高考考試的發展趨勢及閱讀學習對開發學生思維能力的意義,在語文教學中重視閱讀教學,提升學生理解能力及語文綜合素養,養成終身閱讀的習慣。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
高中階段是學生思維發展與能力提升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完成不同類型的文本閱讀,是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重要方式。因此,語文教師要積極開展閱讀教學活動,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并且,也要對課堂教學方式進行優化,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促進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為學生未來學習發展奠定良好的閱讀基礎。
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1.功利化教學
應試教育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味地灌輸知識,并未思考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及學生學習需求。在教學上以題海戰術及死記硬背的機械式學習模式為主,忽視學生知識面的進一步拓展,不利于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及理解能力。教師并未根據學生需求選擇課外書籍,也未指導學生正確閱讀,導致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缺乏目標,機械應對教師布置的閱讀任務。學生閱讀一般在自習課展開,若閱讀方法不正確,在閱讀時溜號走神,便容易阻礙其他各個科目的學習。
2.忽視作品內涵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讓學生在閱讀文章后理解及體悟文章內涵,文本解讀過程中,凸顯學生主體地位,教師處在客體進行評估,主體與客體以文本內容進行對話,使主體獲得豐富情感體驗。文本閱讀過程中,主體及客體存在差異,學習能力及理解能力各不相同,因此,教師應當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解讀作品內涵。但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過度依賴教材,缺乏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而且,教師容易忽視學生個體差異,讓學生學習結果保持一致,若學生對文本解讀存在偏差,教師無法正確引導,否定學生獨立見解,便容易導致閱讀教學同質化,抑制學生創新思維發展。
3.閱讀模式單一
高中生在閱讀文章時喜愛閱讀情節曲折、故事豐富的內容,對文章布局構思、遣詞造句等研究不足。多數學生對閱讀學習要求不高,停留在字面閱讀,深度閱讀程度不足,無法從作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在閱讀中,沒有激勵機制,學生閱讀后教師很少檢查及監督,部分教師閱讀指導停留在口頭,沒有對學生展開積極鼓勵。部分教師在課堂上要求學生開展廣泛閱讀,但并未給學生設計明確的閱讀目標,導致學生隨意閱讀,難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興趣。新課標將高中生課外閱讀擺在顯著地位,給學生閱讀學習帶來全新的挑戰。加強高中生課外閱讀指導同樣是高中語文教師應當重視的教學環節。
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1.創設閱讀情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閱讀過程不僅僅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提高自身成績的方式,更是拓展自身視野的一種途徑,在閱讀不同文體、不同內容的文章時,學生的理解和感悟不同,體驗也有所差異。高中階段正是學生各方面思維發展與價值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接觸什么類型的閱讀會對學生這方面產生一定的影響。高中學生接觸的文本閱讀可以分為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兩部分,高中語文教學通常是引導學生完成課內閱讀,作為啟發學生完成各項閱讀任務的重要內容,通過課內閱讀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使學生能夠自覺將課內閱讀延伸到課外,是拓展學生視野的重要方式。教師可以根據閱讀文本的主要內容、題材和文章主題,采取創設情境的方式,調動學生參與閱讀的積極性,從而達到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目的。
2.強化師生互動,貫徹啟發式教學
閱讀教學不是教師將文本內容進行深入剖析、講解給學生的過程,而是學生在反復閱讀的基礎上產生個人體會與觀點的重要方式。啟發式教學符合閱讀教學目標與高中階段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提高的要求,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需要把握的重點以及具體的閱讀情況,教師可以通過互動的方式,設計符合學生實際的具體問題,引導學生完成問題的思考,從而培養自身的思維。在之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逐漸弱化自己的指導,凸顯學生獨立思考的重要性。啟發式教學要求教師適當點撥,不過分指導,使學生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鍛煉自身這方面的能力,由于閱讀文本往往是通過由小見大的方式來完成寫作的,學生能夠在具體的思考過程中產生深刻的理解。根據不同類型、不同內容的文本,教師可以設計不同的問題。
3.加強閱讀方法指導,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傳統的閱讀教學以提高學生閱讀題目作答準確率為目的,教師在向學生講解閱讀方法與技巧時,大多是以學生作答文本后的閱讀題目為主。教師給予學生的閱讀方法指導也局限于提高閱讀成績,閱讀過程既是學生通過這一方式來深化自身對文本內容了解,從而達到提高閱讀成績的一種方式,更是學生通過對文本內容的體驗,產生豐富體驗,通過完成多種文本的閱讀來豐富自身知識面的重要途徑。在給予學生閱讀方法指導時,教師要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目的,而不再僅僅將方法指導作為提高學生題目作答正確率的一種工具。閱讀方法是能否在閱讀過程中理解文本內容、梳理文章結構、把握文章細節、體會作者抒發情感的重要因素,教師可以在完成不同類型的文本閱讀教學過程中滲透閱讀方法與技巧的講解,使學生能夠通過具體的文本內容來了解這一類型文本對應的閱讀方法,促進自身閱讀能力的提升。
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中語文教師要注重閱讀教學的開展,并結合教學經驗對教學方式不斷進行創新與優化,提高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效率。同時,還要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滿足新課改的語文教學要求,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推進高中語文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揚.探究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J].當代家庭教育,2019(27):108.
[2]鞠淑華.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改革的思考與建議[J].文教資料,2019(27):46-47+62.
[3]趙靜靜.以新課程為背景探析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文理導航(上旬),201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