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榮
摘 要:求助者耿某是一名大一新生,一個多月前由于在班委選舉中沒有被選為正班長和競聘社團失敗,以及看到同學們多才多藝的表現,從而出現心情不好、自卑、學習興趣降低、睡眠不好等癥狀,其心理問題符合一般心理問題的診斷標準,采用貝克和雷米的認知療法,經過5次咨詢,求助者的負性情緒、軀體化癥狀及社會功能等均有明顯改善,取得比較好的咨詢效果。
關鍵詞:一般心理問題;貝克和雷米認知療法;大學新生;適應;心理咨詢案例報告
一、一般資料
耿某,女,19歲,漢族,某大學一年級學生。
二、主訴
來訪者從小到大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秀,喜歡寫作,發表過多篇作品。
開學時,輔導員任命其和一位男生分別做女生和男生臨時負責人,后來班委投票選舉中,她沒有選上正班長,輔導員讓她做副班長,她覺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卻不被大家認可。參加記者部的競選,在最后一輪也被刷下來了,之后得知記者部的部長和其他人認為她比較自負。
自述入校時的確比較自負,但是后來有些矛盾,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有點自卑。
現在不喜歡學校了,但還在堅持上課,晚上睡覺偶爾會失眠,有時想干脆回去復讀算了,心里很煩,不知道該怎么做。
三、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
求助者身高約165cm,體態微胖,著裝整齊,皮膚白凈,思路清晰,自知力完整,有迫切的求治愿望。
獨生女,足月順產,生長發育較好,從小學到高中成績一直很好。家庭條件良好,父母對其較寬容,管教少,性格外向,敏感,追求個性,朋友不是很多,做事追求完美。
四、心理測驗的結果
1.SCL-90:總分為168分,人際關系2.6分,抑郁2.5分,焦慮2.1分。
2.對該求助者的資料進行整理,得出該求助者產生問題的原因是:
(1)生理原因:女,19歲。
(2)社會原因:
①存在負性生活事件,未被選上正班長,競聘記者部失敗。
②朋友不多,缺乏社會支持系統的幫助。
③父母對其采取寬容型教養,缺少人際關系等方面的指導。
(3)心理原因:
①存在明顯的認知錯誤:沒有選上正班長就認為是同學不認可、不喜歡自己。
②缺乏有效地解決問題的行為模式,不知道如何與學長溝通和交往。
③缺乏有效的情緒調節方法。
④性格外向,敏感,不穩定。
五、評估與診斷
綜合臨床資料,對該求助者的初步診斷是:一般心理問題。
六、咨詢目標的制定
1.近期目標
消除求助者的情緒及軀體癥狀;改變其錯誤認知;使其形成對自我的正確評價;改善人際關系;提高學習興趣。
2.長遠目標
在達到上述具體目標的基礎上,最終達到促進求助者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目標。
七、咨詢方案的制定
根據耿某的癥狀及具體情況,考慮使用貝克(A.T.Beck)和雷米(V.C.Raimy)的認知療法。
八、咨詢過程
1.咨詢階段
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1) 診斷評估與咨詢關系建立階段。
(2) 心理幫助階段。
(3) 結束與鞏固階段。
2.具體每個階段的咨詢過程
第一個階段(第1次咨詢)
(1) 目的:
①了解基本情況,收集一般臨床資料;
②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
③明確主要問題。
(2) 方法:會談法、心理測驗法。
(3) 過程:
①填寫咨詢登記表,詢問基本情況,介紹咨詢中的有關事項與規則;
②通過尊重、熱情、真誠、共情、積極關注等技術與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讓其宣泄情緒。
③收集臨床資料, 探尋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變意愿;
④完成SCL- 90自測;
⑤將測驗結果反饋給求助者, 并做出初步分析;
⑥共同商定咨詢目標;
⑦布置家庭作業, 主要內容為了解班級其他同學對她擔任班級臨時負責人工作的看法。
第二個階段(第2次至第4次咨詢)
(1) 目的:
①進一步加深咨詢關系;
②識別負性自動想法;
③檢驗錯誤觀念;
④找出核心錯誤觀念;
⑤學會正確評價。
(2) 方法:會談法、貝克和雷米的認知療法。
(3) 過程:
①反饋家庭作業:通過了解班級其他同學對她擔任班級臨時負責人工作的看法,發現大家并非對她的工作不認可、不喜歡她;
②簡單介紹貝克和雷米認知療法原理;
③幫助耿某識別“同學不認可我”等負性自動思維;
④通過角色演示,使求助者體驗自己在人際交往中的問題,并幫助其提高人際交往的技巧;
⑤利用語義分析技術糾正求助者的核心錯誤觀念;
⑥對求助者的行為進行矯正,并強化其積極行為。
第3次咨詢的主要內容是幫助耿某認清自己在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問題,檢驗其表層錯誤觀念,如對在與學長交往中不適應行為解釋為“人與人應該平等”、 “我沒必要討好別人”等觀念,技術上采用咨詢師和求助者角色互換演示某種情景,來幫求助者進行體驗,并提供一些交往技巧來讓她學習。
第三個階段(第5次咨詢)
(1) 目的:
①鞏固合理觀念;
②增強自信心;
③強化積極行為,鞏固咨詢效果。
(2) 方法:會談法、貝克和雷米認知療法、心理測驗法。
(3) 過程:
①反饋家庭作業;
②回顧過去的負性自動想法,進一步引導和強化合理思維;
③進行心理測驗,并客觀評估癥狀改善情況;
④布置認知復習。
九、咨詢效果的評估
1.求助者的自我評估
心情比以前好多了,學習起來也有勁了,改變我的交往方式后發現學長和同學們對我的態度也很友好,恢復了往日的自信,睡眠也挺好。
2.他人評估
與其輔導員進行了溝通,反映求助者在與人溝通方面好像更有方法了,工作比以前積極主動,笑容也多了。
3.咨詢師的評估
通過回訪發現咨詢的近期目標基本實現。求助者的各種情緒和軀體癥狀基本消失,不合理觀念有了改變,學習興趣提高了,與同學關系有所改善,更加自信了。三個月后電話隨訪,稱咨詢效果繼續保持,班里同學都比較認可和喜歡她,與學長相處融洽,自我評價明顯提高。
4.心理測量評估
咨詢結束前,再次對求助者進行了SCL-90測評,與第一次測量結果比較,結果趨于正常。具體為總分137分,人際關系1.6分,抑郁1.5分,焦慮1.2分。
參考文獻:
[1]樊富珉. 大學生心理咨詢案例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