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核新聞網站2020年2月24日報道】芬蘭國家技術研究中心 (VTT)2020年2月24日宣布啟動小型模塊堆區域供暖項目。芬蘭大部分地區的供暖主要來自燃煤、天然氣、木材和泥炭,但該國已設定2029年前在能源供應領域逐步放棄煤炭的目標。
芬國技指出,區域供暖系統是許多城市面臨的最重大氣候挑戰之一。小堆區域供暖項目的目標是以小堆技術為核心在芬蘭創建一個新的工業部門。研發用于區域供暖的反應堆,需要芬蘭各行各業共同努力。
過去五年,芬國技參加了多個研究小堆部署可行性的項目。在歐洲層面,它正在協調2019年啟動的歐洲小堆取證(ELSMOR)項目,并領導歐洲研究和創新項目McSAFE的一個工作包。McSAFE于2017年9月啟動,目標是開發可用于小堆物理建模的下一代計算工具。
芬蘭生態現代主義學會(Ecomodernist Society)和非政府組織“人類的能源”(Energy for Humanity)2017年9月發布報告,評估了通過部署先進小堆,使赫爾辛基市區的電力生產、交通運輸和供暖實現完全脫碳的可能性。赫爾辛基目前超過一半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于主要依賴化石燃料的供暖設施。在這項研究中,預計赫爾辛基每年的能源使用量為:8 TWh供暖、12 TWh電力和4 TWh氫(車輛燃料)。雖然目前有多種先進小堆技術有望在2030年前進入市場,但這項研究僅考慮兩種小堆:中國球床模塊式高溫氣冷堆(HTR-PM)和美國特里斯特爾能源公司(Terrestrial Energy)一體化熔鹽堆(IM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