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 輝
基于云平臺的高校校園安全體系構建
陽 輝
[南京工業(yè)大學]
長遠看,云技術將逐步融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校園安全管理工作面臨的形勢越來越嚴峻,傳統(tǒng)的安全管理模式難以滿足實際需要,急需尋求一種有效的手段來提升安全管理的質量和效率。借助云平臺建設,對高校安全體系進行重構,將能夠實現當前形勢下校園安全管理的迫切需求,為高校安全工作提供一種新的選擇。
云技術;高校安全;體系建設
近年來,由于高校安全事故頻發(fā),社會對高校安全管理工作關注度也越來越高。高校辦學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以及辦學模式的不斷更新,所面臨的安全形勢也更加嚴峻。一方面高校在安全體系構建上不能完全滿足需求,在師生安全教育實施、安全制度創(chuàng)建、安全文化氛圍營造以及安全防護聯動等方面,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增加新的內容,采用新的手段。另一方面,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高校在將現有的科技發(fā)展成果有效運用到高校安全管理中,構建符合學校自身發(fā)展特點的現代安全管理體系等方面的投入不足,導致安全管理體系的運行效率不高,無法滿足高校發(fā)展的需要。
當前高校校園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安全信息收集有效性不高、安防工作勞動強度大、信息處理和研判水平低、安全評價缺乏科學性及安全隱患預測能力欠缺等方面。[1]利用云平臺構建高校校園安全體系,是一種將現代信息技術與校園傳統(tǒng)安全因素打通互聯的過程,能夠從根本上提升高校校園安全體系的安全管理和處置能力。
教育部2018年4月發(fā)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 》,近年來云計算、大數據、區(qū)塊鏈、人工智能、5G網絡等先進技術逐漸被大家所熟知,尤其云計算技術在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科研服務和安全管理方面越來越受到重視。
所謂云計算(cloud computing)指的是通過網絡“云”采用分布式計算、效應計算、并行計算、網絡存儲等信息技術,讓用戶可以通過網絡隨時隨地獲取“無限”的資源。[2]其核心就是可以將網絡上眾多的計算機資源協調在一起使用,將巨大的數據處理任務進行分解,并將計算結果合并反饋給用戶。通過這一方式,用戶可以獲取到“無限”的網絡資源,同時其獲得資源的時間和空間不受限制。[3]
由于云計算技術具有高靈活性、可擴展性和高性比等特點,[4]與傳統(tǒng)的網絡應用模式相比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云計算技術已經逐步在高校的日常管理中推廣,大多數學校都提出了智慧校園建設的規(guī)劃。目前,云計算技術在高校中主要解決一下幾個問題:
一是整合信息資源,提供平臺服務。在早期數字化校園建設和近期信息化建設的基礎上,解決各類信息系統(tǒng)單體運行造成的信息孤島,將各類基礎信息資源進行整合,通過統(tǒng)一的平臺、統(tǒng)一的用戶接口和服務接口,使得信息實現對接和共享。通過云平臺,高校在教學、科研、辦公、人事、交通、餐飲、圖書服務、安全運行、物資管理等方面能夠實現信息的標準化,有效提高管理效率。
二是提供硬件支持和存儲服務。隨著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入,對硬件設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僅僅靠各個業(yè)務系統(tǒng)自行購買硬件設備,不但會因標準不統(tǒng)一導致管理混亂,而且也難以滿足各項業(yè)務工作不斷擴展帶來的硬件需求。通過云技術,能夠將硬件建設進行集成,分散的業(yè)務系統(tǒng)對硬件的需求可以通過云技術進行科學的分配和管理,理論上可以完全滿足各業(yè)務系統(tǒng)的硬件需求。
三是提供集約式軟件和應用服務。通過云技術,可以對各類教學、科研和管理的軟件進行集約管理,可統(tǒng)一采購后通過云平臺進行分享,各類管理工作根據需要,直接在云平臺上使用軟件和應用服務。通過云技術,能夠降低軟件的使用成本,提高軟件使用的安全性能。
校園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建設一直是高校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提升安全管理的及時性、有效性和科學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云技術對于高校安全體系構建,能夠發(fā)揮重要的作用。現階段,利用云技術可以從幾個方面加強建設,滿足校園安全管理需要。
安全教育平臺。安全教育長期以來都是安全管理中的首要工作,良好的安全教育能夠大大提升各類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傳統(tǒng)的安全教育一般是通過授課、講座、平面媒體、宣傳片等方式進行,受眾面小,限制因素較多,宣傳的效果有限。云技術能夠將安全教育工作立體化、網絡化,消除諸多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不利因素。首先,安全教育資源將會極為豐富,安全教育資源的形式也更加多樣。通過云技術,理論上安全教育資源將是無限多,安全教育完全可以根據需要從中進行選擇,用于實際的教育過程。安全教育資源可實現多樣性,不再拘泥于文字和視頻,可以通過微應用、動畫、實景體驗甚至是游戲,來完成安全教育。而且,生動多樣的形式,能夠打破統(tǒng)一化教育受眾的學習疲勞,讓學習者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資源和方式進行學習,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能力。其次,安全教育的渠道特點更加鮮明。隨著信息技術的深入發(fā)展,個人對信息的獲取途徑越來越多。安全教育除了傳統(tǒng)的模式外,學習者更能通過隨手可得的信息傳遞模式進行學習。通過云技術一體化平臺建設,學習者可以通過移動端或者PC端,快捷地獲取安全教育資源。除了既有的教育資源外,學習者還可以通過平臺參與到安全教育中,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一方面成為安全內容的學習者,同時成為安全內容的討論者、傳授者。再次、通過云技術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學習者只要接入網絡,隨時隨地都可以參與到安全教育中,學習效率能夠得到大幅提升。
在線巡視平臺。通過云技術,能夠對傳統(tǒng)的安全管理系統(tǒng)進行整合,通過統(tǒng)一的標準,更加便于日常安全管理過程的監(jiān)控。通過云技術,可以建立在線巡視平臺,將校園內各類監(jiān)控設備采集的信息,集成到一個平臺上。通過云平臺進行分發(fā),管理人員通過PC端、移動端,根據工作內容和權限等級,隨時巡視安全狀態(tài)。采用云技術整合的在線巡視平臺,有效緩解了依靠人員對監(jiān)控設備進行24小時值守的壓力;同時也使得管理人員能夠實時掌握監(jiān)控狀態(tài),尤其是發(fā)生安全事故時的現場狀況。
崗位實時監(jiān)控平臺。為解決安全管理人員在校園內巡查的問題,校園內大多建立了巡更系統(tǒng)。傳統(tǒng)的巡更系統(tǒng),一般是通過固定地點巡更信號反饋,證明人員巡視到位,但是對于是否存在安全隱患,需要安全管理人員通過視察后報告才能發(fā)現。建立實時監(jiān)控云平臺,安全管理者通過隨身攜帶的實時交互通訊設備和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讓所有管理人員共享巡更視頻和音頻,實現了巡查的實時跟蹤。同時,無人機技術的廣泛應用,還可以讓安全巡更節(jié)約人力,更可以延伸監(jiān)控的范圍,一些人員所不能到達的地方也可以納入監(jiān)控范圍。
實時報警平臺。通過對校園建筑、道路、山林等的數字化建模,結合物聯網技術,可以建立整個校園的報警地圖,實現安全事故報警。安全報警的前端節(jié)點,不再依賴于以往的電話報警,而是通過接入云平臺的傳感系統(tǒng),對校園內的安全狀態(tài)進行實時監(jiān)控,一旦達到安全閾值后自動報警。通過云平臺集成,學校內的師生員工能夠通過校園智慧平臺,快捷實現實名報警。此外,通過移動端上傳現場狀況的視頻和圖片,更有利于安全管理人員采取合適的方式快速處置。
實時安全數據。對校園內各類設備設施運行安全的實時狀態(tài)監(jiān)控,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采用云平臺技術,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將安全隱患發(fā)生率較高、安全運行狀態(tài)穩(wěn)定性較低的設施設備,實行實施安全數據回讀,并根據設施設備的運行狀態(tài),通過計算技術判斷出當前安全運行的等級。利用大數據分析,對校內各安全節(jié)點處的設施設備安全狀況進行預測。通過安全數據的檢測,建立電子化臺賬,可對安全狀態(tài)進行分時、分類統(tǒng)計。在策略分析的基礎上,評估出校園各設施設備運行的安全水平,通過可視化圖、表、視頻、動畫等模式進行呈現,讓安全管理人員能夠及時、直觀地對隱患節(jié)點進行關注,并采取措施。
應急指揮系統(tǒng)。安全事故發(fā)生后,及時有效的應急指揮系統(tǒng)能夠在關鍵時刻避免更大的損失。傳統(tǒng)的樹狀應急指揮系統(tǒng),從下到上的信息反饋和從上到下的應急指揮,會因為樹狀節(jié)點上某個機構或個人的低效率而導致整個系統(tǒng)的低效率,無法做到信息的實時傳遞,阻礙安全處置工作的及時到位。通過云平臺技術建立的應急指揮系統(tǒng),可以讓整個體系扁平化和網絡化。當事故發(fā)生時,各級安全管理人員均可以通過平臺收到報警信息,根據不同層級權限設置,將處置指令快速下達,形成從學校領導層、安全管理層和措施實施層的聯通。
安全預警機制。高校校園安全管理立足點是安全隱患的排查,各類安全隱患的早發(fā)現、早排除是避免安全事故發(fā)生、造成損失的有效方法。雖然高校安全管理中已經基本實現人防、物防和技防相結合,但是有效性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深化。云平臺安全預警機制,能夠利用目前的先進技術,對安全隱患提供早期預警。物聯網技術可以對校園內的建筑、設備、設施、交通等進行安全預警,大數據技術能夠對校園內的安全運行狀態(tài)進行安全預警,AI技術中的人臉識別可以對校內人員的人身安全進行安全預警,車輛速度檢測和車牌識別技術可進行道路交通進行安全預警。通過云技術,能夠有效整合各類信息技術,建立有效的安全預警機制。
高校校園安全管理體系的構建是高校發(fā)展的現實需要,也是信息化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基于云平臺的高校校園安全管理體系,能夠有效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實現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實現校園安全管理的高質量、高效率。云平臺在高校校園安全管理中的應用,是一次安全管理體制的跨越式發(fā)展,是一次安全管理效能質的提升,必然成為高校發(fā)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馮財杰. 校園安防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研究與分析[D].云南大學,2015.
[2]許子明,田楊鋒.云計算的發(fā)展歷史及其應用[J].信息記錄材料,2018,19(08):66-67.
[3]趙斌.云計算安全風險與安全技術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5(2):27-28.
[4]李文軍.計算機云計算及其實現技術分析[J].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2018,(22):57-58.
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高等學校安全穩(wěn)定基礎性工作研究”(2016SJB880007)。
(責任編輯:張寶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