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美術館(西岸館)
我們通過網戀相遇(2016)
這是以日本、美國為主要據點活躍于全球的當代藝術家松山智一。
松山的繪畫和雕刻都是現今都市文化的產物,其創作皆源自松山對都市的犀利洞察。都市文化具備著成熟與荒蕪的兩面性:松山描繪的意象正是具備那樣的一體兩面。美麗與丑惡、簡潔與復雜、清純與猥瑣、空虛與集成、節慶與日常等等層出不窮的對立語。另外,畫家所描繪的時間也是瞬間的,以時間的概念來說就是剎那。
猶如都市快節奏的時光飛逝,松山的繪畫里,時間也是時時刻刻不停流轉。畫家將漫天飛舞的花瓣和雪花、穿梭其中的風等瞬間的事物定格保留在畫面上。以前日本人把天天變化的日常生活稱為“浮世”,對此“變化無常的世間”抱有一種憂愁與憐愛之情,因而以浮世繪的形式描繪生存的喜悅與憂傷。我并非在此論定松山的畫就是現代的浮世繪,只是他的畫作表現出一種與浮世繪的共通之處——珍惜日常瞬間的世界觀。
當然,松山身處當今社會,生活、工作于紐約。他生活在美式文化盛行的消費社會里,那些都過于理所當然。但也正因如此,才需要重新審視這個時代的日常。從現今社會出發,以其中的“都市生活”為契機進行省思。
松山的繪畫結構取材自美國流行藝術、插畫、街道涂鴉、日本漫畫、動漫等。那些元素深受大眾的歡迎。松山先生援引那些元素作為精湛的表現方式。松山對輪廓線的特殊考慮、填彩畫式的色彩處理,其作品中繁復的圖案紋樣、高彩度的色彩等交織出來的裝飾效果,使他的創作看起來開朗活潑、人人易懂。
或許是自我表現方式的明確轉變,松山近年的創作變得日益活躍。每天人來人往的紐約街頭最受關注的那面墻,即凱斯·哈林在20世紀80年代、班克斯在近年都有描繪過的知名的休斯敦寶利藝術墻,松山在此創作了十米多長的壁畫。他在洛杉磯比弗利山莊地鐵工程的臨時墻上也有大型創作。此外,我們可以在戶外觸目可及之處看到松山陸續發表的作品,如日本JR新宿站東口站前的旋轉廣場上巨大的不銹鋼雕刻《花尾君》,我們可以感受到他打從心底享受著創作公共藝術的樂趣。
近年來,松山本人在活動中常說到“希望讓藝術發揮社會功能”,這確實是他的由衷之言。松山一直希望創作貼近大眾,而現在這個愿望終于實現。活躍在東京、紐約等世界之都的松山,如今將與走在世界文化前沿的上海相遇,這是松山智一先生在中國大陸的首次個展,展覽被放在了位于上海徐匯濱江的龍美術館。
桌面上的烏托邦(2020)
就是這感覺(2018)
“自然可解”主題名稱來自法律術語中的“不可抗力”一詞,指的是自然災害或有礙社會、經濟運行的突發事件。通常情況下,當自然與人類建立起一個穩定的關系時,人們可以享受大自然的恩惠。但當大自然偶爾狂暴動搖了這種關系,人們便束手無策,甚至想要投降。然而,即使覺得不公平,也沒有人能為自然力量造成的任何損害負責。松山發現,即便身處于不穩定的時期,人們仍舊擁有繼續生活的力量,對未來充滿期許,且努力地重建他們的生活。
成長于橫跨日美兩國不同的環境里,松山代表著城市里不同世界文化的融合。他把傳統的日式色調跟耀眼的熒光色融合,用自己廣泛的審美經驗將編輯過的圖片剪切拼湊,在歡快的彩色畫面上呈現出多樣而矛盾的現代文化。松山平等地對待所有元素,與大量的東方西方圖片共事,范圍從古典繪畫和古董圖案到雜志封面和互聯網廣告。
松山智一回憶作品《叢生2020》的創作經歷:當時紐約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封鎖預計長達兩周,我也無法進入我的工作室。我團隊里的大部分人都是住在紐約的日本人,大家都散布在整個城市。隨著封鎖的延長,我開始為新冠病毒感到非常心煩沮喪。作為一名藝術家,我想與它抗爭而不被擊敗,同時我也希望我的團隊,同樣作為藝術家們,可以繼續在這個稍微有點瘋狂的世界里致力于藝術創作。
因此,我迅速安排將顏料和畫布寄給正在隔離中的團隊,以便我們繼續在“臥室工作室”中一起繪畫。我決定為我的抽象系列創作一些新作品,這是從紐約畫派的抽象主義與千紙鶴的習俗中受到的啟發。所謂的千紙鶴就是希望的象征,是送給他人的一種幸運符,正是適合現在情況的一件作品。
我一直在想這種狀況有可能會持續一年,而最終的作品可能是我繪畫中規模最大、時長最久的一項工作。封鎖超過了120天,在我們的臥室工作室中,我們制作了33張繪畫。
再回到他個人的作品上,他將跨越時空的大量信息分解再精心重建,使原本不可能共存的事物共存。同時畫面既不缺少也不包含多余元素,保持著精美的平衡。理解松山的畫類似一個編輯過程,相似元素的視覺線索會吸引觀者去尋找他們的軼事趣聞,從而產生新的想法和敘述。通過使不同元素共存于一個平面,松山挑戰了當代藝術的范例,為每位觀者提供了新概念和新觀念。
在他的抽象系列中,松山對范例的挑戰很明顯。他以千紙鶴(日本傳統向神明許愿的習俗)為主題并將其抽象化,并且把這象征性的圖標運用到他的繪畫里。松山將民間信仰納入藝術——這種操作在東方藝術中很常見,卻被西方現代藝術排除在外——從而把本該屬于抽象體系的繪畫從西方的習俗中解放出來,試圖去解構和重組藝術史概念本身。
在上海龍美術館的展覽中,一件雕塑《熱帶天堂》體現了當下社會的抽象氣氛,也是本次展覽的標志性作品。松山堅定地認為藝術家的關鍵職責就是捕捉和表達當下的生活。松山的繪畫反映了當今時代里這種不穩定的分界線,如自然與數據,現實與虛擬。通過他獨特的處理方法,松山的作品呈現出田園牧歌和烏托邦式的畫面。
編輯:沈海晨? mapwowo@163.com
松山智一,1976年出生于日本東京,現工作、生活于紐約。本科畢業于日本上智大學商業管理專業,碩士畢業于美國普拉特學院繪畫與設計專業。
20世紀80年代與家人移居美國加利福尼亞,從而開始了松山的國際生活。多元文化的經歷是他的藝術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作品同時具有古典與現代氣息。
展訊:
松山智一:自然可解
展期至2021年1月24日
展出地點:龍美術館(西岸館)上海市徐匯區龍騰大道339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