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駱琳玲
高挑的身材、洪亮的聲音、詼諧的言談、儒雅的舉止,這就是樂平市老年大學文學詩詞班教師喻作云先生給大家的第一印象。
習總書記說:“一個人遇到好的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老師就是老年大學的一面旗幟。樂平市老年大學由于辦學經費缺乏,歷年來文學詩詞班所聘請的老師,不是嫌課時補貼微薄,就是嫌上課時間短、備課工作量大,更因為國學詩詞是難啃的“硬骨頭”,所以多數教師堅持不了太長時間,就離開老年教育崗位了。
老年大學作為老年教育的重要園地,學習傳承并發揚光大國學是其責無旁貸的任務。2018年8月,新學期馬上開學,而文學詩詞班聘請一位有責任肯擔當、有作為樂奉獻、有水平能任教的老師,成了當務之急。正當大家苦思冥想之際,有人想到曾經為詩詞班作過一次專題講座的景德鎮詩詞學會副會長、德高望重的退休老干部喻作云先生。
喻作云先生是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江西省詩詞學會理事、國家級高級美術師。他熱愛國學詩詞,能寫會畫,多才多藝,在詩詞園地辛勤耕耘了二十余年,很多作品見于國家和省級報刊,他是文學詩詞班老師的最佳人選。但喻老師已年逾古稀,家住景德鎮,任教路途遙遠。途中奔波勞累不說,每次的課時補貼,除買車票和吃頓快餐外就所剩無幾了。了解學校的實際情況后,他不計個人得失,欣然擔起了任教文學詩詞班的這副重擔。他看重的是自古以來文化底蘊深厚的紅土地樂平,以及詩詞班學員那如饑似渴的求學精神。
喻老師任教以來,就以全身心的熱情投入教學工作。針對大部分學員對古典詩詞只是一知半解的現狀,他從詩詞創作的最基礎知識講起。每周兩課時的教學,他會花幾天的時間篩選資料,寫好教案。在課堂上,他引經據典,評古論今,有歷代詩家的名作講解,有他自己多年的創作經驗傳授……他的授課語言詼諧,靈活精彩,極大地調動了學員們的學習興趣,大家的創作積極性大大改觀,喻老師每周都能收到學員習作五十余篇。每篇習作都得到喻老師逐字逐句的認真點評和修改。

教學中喻老師再三強調,學習要循序漸進,學一課掌握一課。正是他的授課方法和敬業精神,使學員們的學習漸入佳境,創作水平也日益提高。這種正能量效應,還吸引了許多在職的詩詞愛好者慕名而來,使學員逐年減少的狀況得到轉變,文學詩詞班的學習創作進入前所未有的良性循環。
藝術來源于生活,廣闊天地是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為了鞏固課堂學習的理論,開拓創作視野,讓學員詩詞創作緊跟時代發展,喻老師充分挖掘社會人脈,發動大家多方聯系,安排學員走進社會第二課堂。他先后組織大家到景德鎮皇窯、樂平蔬菜基地、涌山雞公山等地參觀采風。
通過體驗改革開放、雙創雙修帶來的巨大城鄉變化,充分發掘人民群眾精神和物質生活的日益美好,學員們創作出一大批歌頌祖國、贊揚時代的優秀作品。第二課堂活動是對課堂教學的有益實踐和完善補充,不僅讓大家鞏固了理論知識,還為學員開展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
為了不耽誤每周二下午兩點的課,喻老師上午九點就從家里出發,先乘公交,然后趕長途客車,到達樂平市時已是中午十二點多。在路邊匆匆吃個快餐,就趕緊來到老年大學。下午四點下課后,他又輾轉兩三個小時回到景德鎮的家。不論寒冬酷暑,他都是風雨無阻,從不遲到早退。當有人問他,來回奔波,辛苦勞累,沒名沒利,是為了啥,他會驕傲地告訴別人:“作為一個愛好詩詞的長者,看到學員們為了國學傳承那么孜孜不倦,好學努力,我甘愿奉獻自己的余熱,助他們一臂之力,讓他們在國學詩詞的大海中搏擊風浪,老有所樂!”
喻老師不計名利得失的無私奉獻精神,以及嚴謹負責的教學態度,感動和激勵著學員們努力學習,不斷進步。喻老師執教一年多,詩詞班即碩果累累。學員所創作的詩詞曲作品入選國家級報刊的有28首,入選省級報刊的有83首,入選地市縣級報刊的有329首。在國內各級詩詞比賽中,有三位學員榮獲八個獎項。第一學期中,即有14首學員詩詞作品入展“樂平市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攝影·書法·美術‘三合一’展覽”。
一路走來,有喻老師精心指導,我們將不怕困難,無懼風雨,向著更高的國學巔峰勇敢登攀,共同書寫輝煌的老年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