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萬博

2月立項,3月拿地,4月初開工建設,8月土建完工,12月正式投產……2019年,牡丹江恒豐紙業5萬噸包裝紙項目實現了當年謀劃、當年審批、當年開工、當年竣工、當年投產、當年銷售的目標,項目速度創造了全省“百大項目”建設的新紀錄。
這樣的“龍江速度”從何而來?
恒豐紙業集團投資部部長張欣給出答案:“現在項目審批,從企業的事變成了政府的事,問題有人管、‘短腿有人幫,營商環境的改善非常明顯。”
這僅僅是全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成效的一個縮影。
對于2019年的黑龍江而言,優化營商環境是個無處不在的“熱詞”——從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頒布實施到全面推進“最多跑一次”、努力做到“辦事不求人”的鄭重承諾,再到打造線上線下“一張網”、推行政務服務“只進一扇門”的服務引領……一項項更加實打實的便民利企舉措,按下了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快進鍵”。
法治安商: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2019年春節后上班的省委“第一會”,與2018年一樣——把轉作風、優環境作為開年頭等大事,昭示著省委重塑投資營商新環境的堅定決心始終如一。用省委書記張慶偉的話說就是:“以釘釘子精神解決突出問題,做到久久為功、善作善成。”
而這樣的決心,更是通過立法的形式加以固化——2019年1月18日,《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出臺,“新官必須理舊賬”等企業最渴盼的內容被寫入其中。
這部被媒體稱之為“鐵律”的《條例》出臺,意味著黑龍江優化營商環境有了法律依據,同時也向外界傳遞出一個積極信號:黑龍江省重塑投資營商新環境不會一陣風,而是朝著制度化、法制化方向努力。
隨著“鐵律”的落地實施,一些累積已久的突出問題迅速得以解決,《人民日報》報道過這樣一個案例——
2005年,劉煥春從吉林來到遜克縣投資3億元建礦,后因市場變化而停產。2019年,市場行情有所好轉,劉煥春全力籌資想盡快復產,“但因歷史遺留問題,還需補辦相關手續,駐在當地的有關單位卻硬是不同意我們在合法審批區域內開工,也不出具書面文書”。
無奈之際,劉煥春來到黑河市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求助。經過分析研判,黑河市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認定企業的訴求合法,駐在當地有關單位的行為涉嫌破壞營商環境、損害企業利益。經過依法協調,劉煥春的企業終于在2019年8月初復工。
為進一步推動《條例》落地,我省相關部門和系統大力推動法治龍江和誠信龍江建設,用依法行政的理念扭轉“擺平搞定”的心態,用誠信守約的措施遏制“賴賬添堵”的惡行。
2019年4月,針對政府及相關部門不守信踐諾、新官不理舊賬等問題,全省啟動“清賴行動”,以維護和保障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截至2019年12月末,專項整治工作臺賬總數12 264項,涉及金額143億元,整治完成事項6884項,涉及金額71億元,大大提振了企業家在龍江投資興業的信心。
改革便商:努力做到“辦事不求人”
“一個字,快!”不久前,在哈爾濱市松北區行政服務大廳,哈爾濱新區金融服務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解禮寧只用20分鐘就辦完了工商營業執照。以前要辦結這件事,至少需要5個工作日。
這樣的便利高效,源自哈爾濱新區厲行的行政審批服務改革。自2019年1月1日,哈爾濱新區啟用“哈爾濱新區管理委員會行政審批專用章”,原有的各種行政許可印章同時終止使用,實現了“一枚印章管審批”。
“以前企業要在完善立項、規劃、環評、土地預審等手續后,才能進入用地報批程序,手續繁、關卡多、時間長。”省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局長張琢介紹說,為解決這一問題,該局與哈爾濱新區共同研究“承諾即開工”的改革舉措。這一新政出臺后,企業投資項目落戶哈爾濱新區13個工作日即可開工,能搶出至少100天的有效施工期。
積極推進政務服務流程再造,大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深入推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這一年,在提升政務服務效率方面,龍江探索的步伐越邁越大。
在2019年的全省兩會上,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努力做到‘辦事不求人”。隨即,一場改革攻堅大幕在龍江大地拉開。同年6月19日,省政府印發《關于推進“辦事不求人”工作的指導意見》,出臺15條舉措,并作為全省優化營商環境的重點任務全力推進。隨后,如何“辦事不求人”成為全省各條戰線、各個領域都要研究破解的焦點問題。
對此,在七臺河市經營一家小型家政公司的李莉芬感觸特別深。
“政府層面的服務理念、辦事流程、工作機制都有了徹底的改變。”李莉芬認為,這個變化是實實在在的——原來最頭疼的事兒就是行政審批,現在材料少了、時間短了,很多流程也取消了,所以辦事特別方便,使企業負擔減輕了很多。
“辦事不求人”不僅是深化改革的目標,也是吸引外來投資的一張名片。
位于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綏芬河片區內的羅塔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外籍自然人瓦西里耶維奇通過自貿區政務服務中心的綠色通道,當場就拿到了營業執照,切身感受到了自貿區外資企業登記的“加速度”。
據省社科院課題組調查統計,對“辦事不求人”的改革方向和工作目標,企業評價綜合好評率超過90%。
作風親商:打造招商“強磁場”
“我們是認親來了,我們是服務來了,別把我們當外人,要把我們當家里人!”這是大慶市重點產業項目推進服務辦公室七組組長、“首席服務官”倪廣洲2019年掛在嘴邊的幾句話。
一年來,倪廣洲帶領5名“80后”項目駐場服務專員一起為7個項目提供“一對一”保姆式服務,確保重點產業項目早開工、快建設。
隨著用真誠贏得企業尊重、用真心為企業服務的人越來越多,“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濃厚氛圍正在形成,使黑土地釋放出超強吸引力,各路資本紛紛涌入。
2019年夏天,黑龍江迎來“出關”投資的一股熱潮——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做出“投資要出山海關”的承諾;臺塑企業總裁王文淵帶隊前來考察時,正在龍江發展的臺商給予“來黑龍江一定不會錯”的肯定;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則表態:“投資不過山海關,已是過去時。”
“黑龍江省政府與中國五礦合作,共同打造石墨新材料產業旗艦平臺。”2019年12月18日,一則中國五礦集團(黑龍江)石墨產業有限公司成立的消息引起業內人士的普遍關注——作為國內目前唯一一家堪稱世界級礦業航母的企業,中國五礦攜手龍江,意義非比尋常。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王炯輝說:“中國五礦來黑龍江投資,首先是黑龍江有最好的石墨資源,其次是黑龍江有越來越好的政策環境、營商環境。我們希望五礦進來后有個聚集效應,能吸引更多優質的石墨企業來到黑龍江。”
為回應投資者的信賴,我省也進一步做出承諾:從項目謀劃到企業運營,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點餐”服務,實行首席服務員制度,不叫不到、隨叫隨到,無事不擾、有事幫忙。
截至2019年年底,全省簽約千萬元以上的內資招商項目280個,到位資金380.5億元。110個“百大項目”全部開工,完成年度計劃投資1215.77億元,投資完成率110.31%。
營商環境,“優”無止境。昨日碩果累累,未來更加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