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建中 車秀蘭


摘 ? 要 ? 2019年6月在長壽區稻田進行了不同農藥器械防治水稻病蟲害田間試驗,定點調查水稻產量、病蟲害防治效果等,比較不同農藥器械的水稻病蟲害防效差異。試驗結果表明,用農藥噴防后,水稻生長穩健,抽穗結實好,病蟲害少,實際產量比未用農藥防治的對照處理增產15%~37%;試驗所用的山東華盛農業藥械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2種背負式靜電噴霧機,比農戶用普通噴霧器防治每667 m2可節省用工40 min左右、降低農藥用量20~30 L,病蟲害防治效果提高5%以上,節本增效明顯。
關鍵詞 ? ?水稻;靜電噴霧器;產量;病蟲害;防效;重慶市長壽區
中圖分類號:S511 ? ?文獻標志碼:A ?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1.011
水稻是重慶市長壽區的主要糧食作物,常年中稻種植面積2.2萬公頃,總產稻谷18.2萬噸左右。近年來,由于勞動力和農資等生產成本逐年增加,稻谷價格下降,水稻生產效益低;而且水稻易發生病蟲草害,農民農藥、器械使用不當易造成水稻減產甚至絕收,嚴重影響了水稻產業發展。為加強新藥械在長壽區的推廣應用,篩選防效好的藥械,2019年6月在新市街道新同村稻田進行了不同藥械防治水稻病蟲害的田間試驗,定點調查水稻產量、病蟲害防治效果等情況,比較不同農藥器械對水稻病蟲害的防治效果差異,以期為推進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工作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水稻品種為晶兩優53。
試驗器械有山東華盛農業藥械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背負式靜電噴霧機2臺,分別為 3WZ-7機動靜電噴霧機(25 L藥箱)、3WFJ-14風送靜電噴霧機(14 L藥箱);有臺州稻花香噴霧器廠生產的農戶電動噴霧器3WBD-20型(20 L藥箱)1臺。
試驗藥劑有9%甲維·茚蟲威、41%甲硫·戊唑醇、50%噻蟲·吡蚜酮。
1.2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選在長壽區新市街道新同村6組袁××大田。稻田海拔333 m,東經107°06′40″,北緯29°58′87″,面積0.168 hm2。稻田土壤肥力中等、均勻,種植水稻品種為晶兩優534,前期生長均勻整齊。
2019年5—6月,當地陰雨天氣較多,氣溫在17~32 ℃,稻田濕度大,水稻病蟲害易發生。6月27日上午噴施農藥(晴天,氣溫23~29 ℃),28日下午有大暴雨。6—8月雨天偏多,當地稻縱卷葉螟和稻苞蟲發生普遍且偏重。
1.3 試驗設計
根據使用藥械的不同,試驗設4個處理,2次重復,同時噴藥,其他所有管理措施都相同。試驗設置:處理1,3WBD-20型電動噴霧器;處理2,3WZ-7機動靜電噴霧機;處理3,3WFJ-14風送靜電噴霧機;處理4,不噴藥空白對照。
1.4 試驗實施
1.4.1 病蟲基數調查
噴藥前,在田中選取5點調查水稻病蟲發生情況,發現100窩水稻中有10窩為二化螟造成的枯心苗,每窩枯苗4~8株,百窩基部節中有二化螟幼蟲20~40頭;百窩中有稻苞蟲末齡幼蟲和蛹30~50頭,稻縱卷葉螟2~4齡幼蟲170~200頭。稻田中后部蟲害發生較重。
1.4.2 施藥
6月27日上午10時,667 m2用9%甲維·茚蟲威30 mL、50%噻蟲·吡蚜酮5 g、41%甲硫·戊唑醇25 mL,兌水50 kg,攪拌均勻的藥液按3種噴霧機容量裝入。上午10: 30—11: 30,3人分區同時進行噴藥。田間記錄各處理的實際噴施藥液量、用時、面積等數據。
1.5 調查項目
1.5.1 噴藥時間、面積、農藥量調查
第1重復水稻種植面積共0.081 hm2:處理1,農戶噴霧器,1桶裝藥液20 L,噴藥面積0.014 hm2,用時11 min;處理2,3WZ-7機動靜電噴霧機,1桶裝藥液25 L,噴藥面積0.028 hm2,用時4 min;處理3,3WFJ-14風送靜電噴霧機,1桶裝藥液14 L,噴藥面積0.025 hm2,用時5 min;處理4,不噴藥空白對照,面積0.014 hm2。
第2重復水稻種植面積共0.087 hm2:處理1,農戶噴霧器噴藥面積0.015 hm2,用時12 min,藥液全部噴施完;處理2,3WZ-7機動靜電噴霧機噴藥面積0.030 hm2,用時5 min,藥液剩余2.5 L;處理3,3WFJ-14風送靜電噴霧機噴藥面積0.028 hm2,用時5 min,藥液剩余4.5 L;處理4,不噴藥空白對照,面積0.014 hm2。
1.5.2 水稻產量、病蟲害情況調查
自6月27日開始至水稻成熟收割,每隔7~10 d,田間調查統計各處理的水稻病蟲害發生情況及為害程度。
2019年8月10日,進行田間測產。每處理中部選3個點,每點各測10窩有效穗;各處理挖取20窩測定產量。在不施藥的對照處理中,取3窩二化螟為害較重的稻穗進行結實率和產量調查。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農藥器械處理的用工、用藥量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本試驗用農戶噴霧器3WBD-20進行水稻孕穗期病蟲害防治時,人工噴防667 m2用時52 min,藥液用量45.5 L;用3WZ-7機動靜電噴霧機人工噴防667 m2用時10 min,藥液用量25.9 L,比農戶噴霧器防治每667 m2節省工時42 min、節省藥液19.6 L;用3WFJ-14風送靜電噴霧機人工噴防667 m2用時13 min,藥液用量12 L,比農戶噴霧器防治每667 m2節省工時39 min、節省藥液33.5 L。
2.2 不同處理的水稻產量、病蟲害防效統計
定點調查分析不同藥械防治對水稻穗期病蟲害發生及產量的影響,結果見表2。不噴藥對照區的水稻穗期病蟲害發生較重,百窩稻葉中有稻縱卷葉螟幼蟲210~270頭、稻苞蟲蛹50~60頭,二化螟為害株率20%,有穗頸瘟、紋枯病、稻曲病為害。田間測產結果:667 m2有效穗為14.33萬穗,每穗202粒,結實率69.5%,千粒重24 g,理論產量483 kg,實際產量460 kg。二化螟為害嚴重的稻穗不整齊,有效穗下降,結實率只有50%,667 m2產量僅有300 kg。
用農戶噴霧器3WBD-20進行水稻孕穗期病蟲害防治,人工噴藥7 d后,田間稻縱卷葉螟的幼蟲死亡率為70%~80%,稻縱卷葉螟蛹和稻苞蟲蛹基本未死亡。水稻成熟期時,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等蟲害影響較小。田間測產結果:667 m2有效穗14.6萬穗,每穗188粒,結實率82.9%,千粒重24 g,理論產量546 kg,實際產量540 kg,比不噴藥對照處理增產15%。
用3WZ-7機動靜電噴霧機進行水稻孕穗期病蟲害防治,人工噴藥7 d后,田間稻縱卷葉螟幼蟲死亡率85%~95%,稻苞蟲蛹死亡率60%。水稻抽穗整齊,成熟期未受到病蟲害影響。田間測產結果:667 m2有效穗16.34萬穗,每穗203粒,結實率84.7%,千粒重24 g,理論產量674 kg,實際產量630 kg,比不噴藥對照處理增產37%。
用3WFJ-14風送靜電噴霧機進行水稻孕穗期病蟲害防治,人工噴藥7 d后,田間稻縱卷葉螟幼蟲死亡率80%~85%,稻苞蟲蛹死亡率25%。水稻抽穗整齊,成熟期未受到病蟲害影響。田間測產結果:667 m2有效穗16.05萬穗,每穗196粒,結實率83.7%,千粒重24 g,理論產量632 kg,實際產量600 kg,比不噴藥對照處理增產30%。
3 小結
試驗結果表明,水稻生產中使用高效低殘留農藥進行病蟲害綜合防控,可有效預防螟蟲、飛虱、稻瘟病、紋枯病等為害。在長壽區2019年5—7月陰雨天多、病蟲發生偏重的情況下,用農藥噴防后,水稻生長穩健,抽穗結實好,未遭受病蟲為害,實際產量比未用農藥防治的對照增產15%~37%,其中用農戶3WBD-20噴霧器噴施農藥的水稻667 m2產量540 kg,比對照增產15%;用3WZ-7機動靜電噴霧機的產量630 kg,比對照增產37%;用3WFJ-14風送靜電噴霧機的水稻667 m2產量600 kg,比對照增產37%。用靜電噴霧機械進行農藥噴霧防治水稻病蟲害的效果顯著,達到了水稻生產中科學使用農藥綜合防控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瘟病等為害,確保水稻增產增效的目的。
本試驗用山東華盛農業藥械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2種背負式靜電噴霧機防治水稻病蟲害,比農戶用普通噴霧器防治每667 m2可節省用工40 min左右、降低農藥用量20~30 L,病蟲害防治效果提高5%以上,節本增效明顯,對全區水稻病蟲害綠色綜合防控、降低農藥施用量、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和保護生態環境有重要作用。在長壽區水稻病蟲草害防控中,應注重綠色植保、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推廣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等綜合防控技術,科學選擇安全高效的新農藥及器械,以促進水稻生產提質增效。
(責任編輯:易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