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周 郭奇亮


摘 ? 要 ? 現有的茶樹菇采后周轉箱結構簡單,易使茶樹菇暴露在空氣中,加快其水分散失及新陳代謝,且轉運過程中易受機械損傷。為解決此問題,成都市農林科學院研發出了一種茶樹菇采后專用周轉箱,詳述了該周轉箱的結構、作用及工作原理。該周轉箱由箱體、兩個壓緊組件、兩個滑動組件和蓋板組成,具有減少茶樹菇機械損傷、減少腐爛、操作簡單等優點。
關鍵詞 ? 茶樹菇;周轉箱;采后;結構;工作原理
中圖分類號:S646 ? ?文獻標志碼:B ?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1.015
茶樹菇是在茶樹、柳樹、楊樹等枯樁上生長的食用菌,原產于中國,其口感脆嫩鮮美,營養豐富,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是世界公認的健康食品之一,并且茶樹菇還是食藥同源食用菌,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茶樹菇采后的新陳代謝會引起菌柄伸長、菌體褐變、開傘、失水萎縮、風味質地下降。新鮮茶樹菇在采收后三天內,菇體就會因失水過多而萎蔫,菌體、菇褶開始褐變,根部和菌傘邊緣開始腐爛。
茶樹菇的保鮮方法主要有冷藏保鮮、自發氣調保鮮、臭氧保鮮及化學藥劑保鮮等,無論采用哪種保鮮方式,都需要對茶樹菇裝箱儲運,而現有的茶樹菇采后周轉箱結構簡單,會使茶樹菇暴露在空氣中,加快其新陳代謝,進而加速茶樹菇的腐爛,且使茶樹菇無法保濕保水;而且周轉箱在轉運過程中,若遇顛簸,放置其內的茶樹菇易因顛簸散亂后相互擠壓造成外形破壞,給菇農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1 周裝箱結構
為解決上述問題,成都市農林科學院研究出了一種茶樹菇采后專用周轉箱,該周轉箱包括箱體、兩個壓緊組件、兩個滑動組件和蓋板,結構示意圖如圖1、圖2所示,局部示意圖見圖3~圖7。
圖1~圖7中,1為箱體,2為翻轉板,3為鎖塊,4為鎖桿,401為中桿,402為定桿,403為轉桿,5為滑套,6為滑動柱,7為彈簧,8為壓板,9為蓋板,10為第一吸水片,11為第四吸水片,12為中滑板,1201為中縱段,1202為中縱條形孔,1203為中橫段,1204為中橫槽,13為底滑板,1301為底縱段,1302為底縱槽,1303為底橫段,1304為底橫槽,14為第二吸水片,15為刻度線,16為第三吸水片,17為滑塊,18為滑槽。
其中箱體內安裝有蓋板,蓋板與箱體內壁滑動連接,蓋板下部設置有第一吸水片,箱體頂部設置有壓緊組件,兩個壓緊組件關于箱體中心軸線對稱設置,壓緊組件由翻轉板、鎖塊、鎖桿、滑套、滑動柱、彈簧和壓板組成,翻轉板與箱體頂部邊緣鉸接,翻轉板頂部固連有鎖塊,鎖塊內部通有條形通孔,翻轉板底部固連有滑套,滑套內滑動連接有滑動柱,滑動柱底部固連有壓板,滑動柱外側設置有彈簧,彈簧兩端分別與滑套、壓板固連,兩個鎖塊內裝有鎖桿。
滑動組件設置在箱體內壁上,兩個滑動組件關于箱體中心軸線對稱設置,滑動組件由若干個中滑板和底滑板組成,中滑板和底滑板位于箱體同一側內壁且均與箱體內壁滑動連接,底滑板與箱體內腔底部匹配設置,兩個相對的中滑板之間和兩個相對的底滑板之間均安裝有第四吸水片,箱體未設置滑動組件的內壁上嵌裝有第二吸水片,關于箱體中心軸線對稱設置有兩個第三吸水片,第三吸水片平行于箱體設置滑動組件的內壁,第三吸水片底端依次穿過蓋板和中滑板且伸入底滑板內部。
鎖桿由中桿、定桿和轉桿組成,中桿一端固連有頂桿,中桿另一端鉸接有轉桿,鎖塊頂部表面到內部條形通孔底面的距離小于定桿和轉桿的長度,鎖塊條形通孔的寬度大于轉桿的長度,中桿的長度大于兩個鎖塊相背面之間的垂直距離,中鎖桿結構示意圖如圖6所示。
中滑板由中縱段和中橫段組成,中縱段和中橫段垂直設置,中縱段內通有中縱條形孔,中縱條形孔與第三吸水片匹配設置,中橫段朝向箱體中心一側通有中橫槽,中橫槽與第四吸水片匹配設置,其結構示意圖如圖7所示。
底滑板由底縱段和底橫段組成,底縱段和底橫段垂直設置,底縱段內通有底縱槽,底縱槽與第三吸水片匹配設置,底橫段朝向箱體中心一側通有底橫槽,底橫槽與第四吸水片匹配設置。
蓋板兩端對稱通有條形孔,且條形孔與第三吸水片匹配設置。
箱體設置滑動組件的內壁上設置有刻度線。
箱體設置滑動組件的內壁上設置有若干滑槽,蓋板、中滑板和底滑板上均設置有滑塊,滑塊與滑槽匹配設置。
第一吸水片、第二吸水片、第三吸水片和第四吸水片為木漿紙。
2 周轉箱作用
該專用周轉箱結構設計具有以下作用:
1)在蓋板、滑動組件、第一吸水片、第二吸水片、第三吸水片和第四吸水片的作用下,保證箱體內的茶樹菇四周均設置有吸水片,吸水片具有一定緩沖作用且在儲運后期含有水分的吸水片還能有保濕保水的作用。
2)在壓緊組件的作用下,箱體可以封閉且其操作簡單快捷,同時由于彈簧的作用,周轉箱在轉運過程中遇到顛簸時,壓緊的蓋板可以相對滑動,可避免茶樹菇由于顛簸散亂后相互擠壓對外形造成的破壞,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3)滑動組件和第四吸水片的共同作用使茶樹菇分層存放,保證了吸水片的效果,且分層存放的操作簡單。
3 工作原理
使用時,將兩底滑板的底橫槽開口方向相對,并在兩底橫槽內插入第四吸水片(可為兩層木漿紙,木漿紙厚度為0.08~0.10 mm,60~80 g·m-2),組裝為第一組件。
將兩中滑板的中橫槽開口方向相對,并在兩中橫槽內插入第四吸水片(可為兩層木漿紙,木漿紙厚度為0.08~0.10 mm,60~80 g·m-2)),組裝為第二組件。
將第一組件沿滑槽滑入箱體底部。
將滅菌后的茶樹菇裝入箱體中,裝入時要將茶樹菇菌傘朝外、菌柄朝里放置,觀察刻度線,每當茶樹菇裝填高度達到7~10 cm時,將第二組件沿滑槽滑入箱體,并使木漿紙與茶樹菇接觸。
當茶樹菇快要裝滿箱體時,將蓋板沿滑槽滑入箱體,并使第一吸水片與茶樹菇接觸。
將兩個第三吸水片分別從蓋板兩端通有的條形孔插入,依次穿過蓋板和若干中縱條形孔,最后插入底縱槽中。此時箱體內的茶樹菇四周均設置有吸水片,吸水片具有一定緩沖作用,可以吸收掉茶樹菇呼吸出的水分,使得茶樹菇菇體不會接觸到明水,在儲運后期,含有水分的吸水片還可以具有保濕保水的作用。
翻轉兩側翻轉板,使壓板與蓋板頂部接觸,將鎖桿依次穿過兩翻轉板上方的鎖塊(通過鎖塊內的條形孔穿過且穿插時保證定桿端面高出鎖塊頂部表面),旋轉轉桿,使轉桿端面高出鎖塊頂部表面,即可使翻轉板不能轉動,在滑套、滑動柱和彈簧的作用下壓緊蓋板,進而使得箱體封閉,同時由于存在彈簧,周轉箱在轉運過程中遇到顛簸時,壓緊的蓋板可以相對滑動,避免箱體內的茶樹菇由于顛簸散亂后相互擠壓對茶樹菇外形造成破壞,減少菇農不必要的損失。
同時在第二組件的作用下使茶樹菇分層存放,保證了吸水片的效果,且分層存放、周轉箱封閉的操作簡單快捷,實用性強。
茶樹菇裝箱完畢,流轉入下一個工藝流程。
參考文獻:
[1] 張正周,李娟,郭奇亮,等.茶樹菇采后保鮮及包裝技術[J].農業與技術,2015(9): 31-32.
[2] 陳小保,韋帶蓮,譚育林.南方茶樹菇高產栽培的關鍵技術[J].食藥用菌,2014(2):104-105.
[3] 姜紅波.茶樹菇綜合保鮮研究[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07.
(責任編輯:易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