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林海,跨雪原,氣沖霄漢……”每當聽到電影《智取威虎山》這段京劇氣勢磅礡的唱腔時,人們就會想起楊子榮的扮演者、名聞遐邇的京劇表演藝術家童祥苓先生。而今童祥苓夫婦都已85歲高齡,他們居住在上海安度晚年。這對伉儷由于在京劇藝術上的杰出貢獻,雙雙榮獲中國戲曲學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
童祥苓、張南云均出生于1935年,屬同庚。他們的結合并非自由戀愛,而是由父母包辦婚姻促成,正像童祥苓所說:我們是先結婚后戀愛。但是這對梨園的年輕人結為伉儷后,相處和諧,互相包容,很少紅過臉。在事業上則互相學習,互相扶持,切磋交流,共同進步。
童祥苓是馬連良先生的學生,又藝宗余派,他唱腔高亢激越,瀟灑流暢,在京劇界頗獲好評。到上海后他又拜周信芳為師,對各派優點兼收并蓄。童祥苓不僅以《智取威虎山》名揚天下,傳統戲同樣也非常精彩,他在《群英會·借東風·華容道》一劇中,分別飾演魯肅、諸葛亮、關羽三個人物,個個栩栩如生。1966年,毛主席在北京京西賓館觀看了京劇《智取威虎山》,對其唱腔甚為贊賞,并把他拉在身邊合了影。童祥苓當即將此事告知了他姐姐、著名京劇演員童芷苓,激動得一夜未睡好。后來《智取威虎山》被拍成電影,從此童祥苓紅遍大江南北,成為家喻戶曉的大明星。
張南云原名張蘭云,藝宗梅(蘭芳)派,卻是梅、荀(慧生)兼長,尤其是《誆妻嫁妹》,一人前后分演兩個角色,分別以青衣、花旦見長。當年毛主席觀看了她演出的《霸王別姬》后大加贊賞,并親自為她改名張南云。
童祥苓夫婦晚年身體不是太好。童祥苓因心肌缺血做了心臟搭橋手術,術后醫生囑他“三不”:不能太激動,不能太緊張,不能太累。他的雙腿也不太利索,有時坐久了就站不起來。張南云則會扶著他起來,并在屋里走走。而張南云的視力不斷下降,幾乎看不見,有時要貼著對方才能看清一些。她要外出,全靠老伴童祥苓攙扶與引導。張南云笑笑說:老童是我的眼,我則是他的腿。兩人相互依附。
2019年是兩位老人結婚63周年,從四面八方趕來的學生們在他家里為兩位老人慶賀。其間,童祥苓亮嗓唱了一曲楊子榮京劇唱段《管叫山河換新裝》,張南云獻上了一曲《梨花頌》。大家圍桌而坐,邊吃邊聊,其樂融融。一些學生舉杯衷心祝福兩位老師: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摘自《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