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醫院心內科副主任 汪芳
說到心臟康復,可能很多人還不是太了解。在國際上心臟康復已經不是一個新鮮事物了,但是一直到2012 年才真正進入到我國的心血管領域中。由于心臟康復能夠為心血管疾病患者帶來顯而易見的好處 ——減緩病痛、提高生活質量,因此受到的關注也越來越多。
先看看我國1990~2019 年疾病的死亡譜的情況:心腦血管疾病占據首位。特別是最近十年,農村的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已經超過了城市,并且還有繼續上升趨勢。
有人會問:現在的醫療條件這么好,各種好藥層出不窮,國家醫保覆蓋面也更加廣泛,為什么死亡率還在升高呢?
原因自然有很多,其中一個重要的弊端就是目前很多心血管疾病的治療、康復和預防沒有很好地聯動起來,有時候治療及時了,而康復又沒跟上,“防病、治病、控病”沒有形成有機的統一。心臟康復正好是貫穿這一個過程的重要環節,而這正是心臟康復的“優勢”!
從概念上講,心臟康復屬于一類綜合的康復醫療,涵蓋主動積極的身體、心理、行為和社會活動訓練,不僅要求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功能,還要幫助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職業和娛樂等多個方面通過自身的努力控制,從而達到比較好的功能狀態。
良好的心臟康復不僅能夠有效控制心臟病危險因素,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阻止或延緩心臟疾病的發展。
實際上對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都有必要了解心臟康復的理念和重要意義。只不過礙于現有的各種條件,開展具體心臟康復醫療活動的醫院尚未完全普及,所以很多人對心臟康復還只是聽說過,沒做過。
在我看來,有明確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都應該積極進行系統的心臟康復,如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臟移植、心臟瓣膜修復術或置換術、起搏器術后、慢性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臟病、心源性猝死存活患者、植入埋藏式心臟復律除顫器等。當然,不同的患者情況不一樣,具體采取什么樣的康復手段略有區別。
心臟康復主要包括“五大處方”,即藥物處方、運動處方、心理處方、營養處方和戒煙處方。也就是說,接受心臟康復的患者就要努力做到遵循上述五大處方——這是一個體系,而且具有全局性、整體性、全身性。
藥物處方:對于大多數心血管病患者,必須要認清一個現實——我真的需要長期、規范地進行藥物治療了。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規規矩矩”地服藥。即使出現什么異常,也要及時跟醫生溝通,不可私自停藥、換藥。
運動處方:我們一直說“運動是良醫”,其實要加一個前提——“合適的”。
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有輕有重,那些嚴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在醫護人員的密切配合和監控下開展運動訓練,做到循序漸進,目的是逐步提高其心功能儲備。一般來說,通過適度的耐力訓練、阻抗訓練、柔韌訓練能夠切實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整體機能。
心理處方:有些病不是病死的,而是“嚇”死的。對于某些心理負擔重、精神壓力大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確實如此。
我在診室里經常遇到一些明顯的焦慮、抑郁患者,他們脾氣暴躁、經常失眠,甚至影響了家庭和睦。而這些因素,反過來又會加速疾病的進展。由此可見,治病的同時還應加強心理疏導,幫助患者打消顧慮。
營養處方:這是改善生活習慣的一個重要方面,特別是高血壓、冠心病患者,需要控制鹽的攝入,保持血脂達標。也就是我們經常強調的飲食清淡、膳食平衡。
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開始是“病從口入”,確診后開始服藥,仍舊無法控制飲食,甚至出現營養不均衡的情況,最常見的就是超重和肥胖。常言道“管住嘴,邁開腿”,營養處方和運動處方應該好好結合才行。
戒煙處方: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就是吸煙。大量研究表明,吸煙是高血壓、冠心病、心衰等患者預后不佳的因素,特別是做過支架的患者更應該戒煙。
關于吸煙的危害,想必人盡皆知,對于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更是如此。假如單純的勸誡方式沒有效果,患者朋友不妨咨詢醫生,通過一些特殊的技術戒煙手段予以幫助。總之,能不抽煙盡量不要抽煙。
心臟康復是一個多方面綜合的過程,其實也是一種心血管疾病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體現,它能夠讓心血管疾病患者更好地工作生活,享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