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人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眾志成城,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從醫療救治、后勤保障、愛心接力等到群防群控、聯防聯控的治理模式,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充分彰顯了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我們追求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是為了能夠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必須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不只是黨委和政府的責任,也是社會各方的共同責任,機構、企業和個人都可以作為主體參與。提升主體意識、自主意識、責任意識,匯聚公眾有效合力,才能進一步豐富社會治理手段和方式方法,讓治理思路更加開闊,治理方法更加靈活,治理措施更加多樣,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新需求,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企業是我國市場經濟的主體,也是參與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本期“總編策劃”,我們采訪了10位企業負責人和管理者,共同探討企業如何在創業發展、經營管理中創新舉措、履行社會責任、參與社會治理等話題。
1.蘇州啟迪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華瑩
2.蘇州市吳中區明式家具非遺傳承人周雪英
3.蘇州中晟環境修復股份有限公司張鴻嬪
4.江蘇玉蕙口腔醫療集團社會服務部總監曹燕
5.常州常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徐亞紅
6.江蘇綠億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顧云蕾
7.江蘇康地源生態農場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成娟
8.蘇州春暉堂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婷
9.江蘇瀛鑫律師事務所主任陳巍煒
10.張家港虹雨針織有限公司總經理常新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