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棟
隆冬時節,萬木蕭疏,但江蘇康地源生態農場有限公司廣袤的艾草種植基地里,卻是一片清香。艾香從這里四溢開去,朱成娟的夢想便也從這里起航……

見人就笑的朱成娟,身上有一股淡淡的艾草香味,這讓已55歲的她看上去依然年輕。“事業上的百折不撓,是讓人保持年輕的良方。”朱成娟說,“用‘一波三折來形容我的創業歷程,一點也不為過。”
起初,走出校門的朱成娟在鄰近的縣城從事幼教工作,過著穩定而閑適的生活。可血液中流淌著“闖蕩因子”的她,漸漸厭倦了這樣的日子,萌生出去闖事業的念頭。
1996年,朱成娟只身來到鹽城市區,克服資金、場地等困難,開了一家飯店。可飯店經營舉步維艱,一年后無奈停擺。出師不利,朱成娟并未氣餒。不久后,她又摸著石頭過河,干起了道路工程施工的生意。一番摸爬滾打后,公司經營逐步走上正軌,2017年營業額就已超億元。
就在大家都認為朱成娟功成名就之時,她再次做出讓所有親友感到意外的決定:退出道路工程施工領域,轉行艾草種植產業。對于朱成娟來說,投身大健康產業,以巾幗創業促進鄉村振興正逢其時,這也是她深植于內心的鏗鏘誓言。
經過廣泛深入的市場調研,朱成娟得知,艾草既可用于制作食物,又可用于生產日用品,還可用于藥浴以及染色原料和印泥原料,更與端午節的傳統文化習俗有關,可以開發非遺方面的衍生產品……這一系列產品均擁有極大的社會需求量,蘊藏著特別可觀的市場效益。
2018年9月,朱成娟投資近2000萬元,成立了江蘇康地源生態農場有限公司,業務范圍涵蓋艾草種植、加工、銷售、農業技術研發、水產品養殖等。朱成娟表示:“以艾草種植、加工、銷售為主產業鏈,珠串其他關聯產業,致力打造一個多元化、立體式、互通型的大健康產業集群,是我孜孜以求的夢想。”
“夢想美好如畫,卻不是輕描淡寫就能實現的。”朱成娟一直用這句話自勉,也是她投身艾草種植產業的境況寫照。當時,最大的挑戰是技術難題。為了破解技術瓶頸,朱成娟一次次前往艾草產業發展迅速的河南南陽等地取經。經過反復論證、權衡,朱成娟從南陽成功引種優質品種“宛艾一期”400畝。
為了使公司盡快在市場站穩腳跟,朱成娟發揚“從零起步”的創業精神,全身心投入艾草生產、加工、銷售一線。可是,任她使出渾身解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依然有些吃力。關鍵時刻,鹽城市亭湖區婦聯多次伸出援手,以“慧心坊”為紐帶,促使她的公司與其他企業開展合作,有效拓寬了艾制品的銷路。
“天天與艾草泡在一起,連呼吸里都有了艾草的清香。”忙碌并幸福著的朱成娟,心里的那個小康夢已經不再是自家的夢想,她期望在不遠的將來,更多人的小康夢如艾葉般郁郁蔥蔥,催生出滿地芳華。

朱成娟
A:康養產業是一個朝陽產業,具有非常遠大的前景。艾草種植當時在我省是新生事物,一定會有風險,當然更蘊藏著巨大的商機,值得我試一試、闖一闖,成功后能為家鄉增加不少就業崗位。
A: 人才是事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在招才引智上下了很多功夫。我們聘請了揚州大學教授、著名中藥學專家為技術顧問,并招錄南京農業大學畢業生為技術負責人,這些人才使康地源公司的生產和科技研發能力大幅提升。
A:目前,公司已形成年采收艾葉100噸左右的規模,并擁有三個高科技含量的精深加工艾制品系列和兩個精深加工點,成為鹽城醫藥公司等大型企業的艾制品長期供應商。最讓我欣慰的是,公司帶動了當地大批農民種植艾草,并為50多個家庭提供了就業崗位。
編輯 鐘健 12497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