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逸,陳彩云
(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常州213164)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1]高校大學生社團種類豐富、覆蓋面廣,是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有效載體,也是學生提升自身素養的第二課堂。大學生社團及其開展的活動幫助大學生實現自我教育、管理和服務的同時,對于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營造良好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氛圍也發揮著重要作用[2]。本文通過調查問卷等方式,探究大學生社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情況及大學生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素養情況和情感需求情況,分析和探討大學生社團在參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方面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本次調查的對象為江蘇省常州市科教城6 所高校的社團成員,調查方式為網絡問卷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604 份,其中男女比例大致均衡,大一同學參與較多,其他年級的同學因課務繁重、實習就業等原因,得到的反饋結果相對較少,其中理工科類專業和藝體文史類專業的參與人數相差不大,樣本結果具有參考價值。問卷的調查內容主要是圍繞大學生社團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狀和大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需求情況及存在的問題這兩方面設計相關問題。
以學生社團為組織形式開展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內在要求,和課堂教學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本調查問卷為探索大學生社團在參與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方面的現狀設計了相關問題。在調查“你加入的社團平時有組織關于傳統文化的教育活動(講座、學習、表演等)嗎”這一問題時,調查結果如圖1 所示,47.68%的同學選擇“有,但頻次不多”,選擇“偶爾一次”的同學為26.16%,選擇“經常有”的同學為14.4%,還有11.75%的同學選擇“沒有”。可以看出,大學生社團會組織關于傳統文化的教育活動,但頻次不多,覆蓋面有限。在回答“你在大學生社團里接收到的傳統文化思想多,還是西方文化思想較多”時,調查結果如圖2 所示,回答“接收西方文化思想較多”的同學占46.86%,回答“接收傳統文化思想較多”的同學占30.46%,剩余22.68%的同學認為相對比較平衡。這反映出多數大學生社團舉辦的西方文化活動較多,社團成員整體思想傾向偏向西方文化,也印證了上一問題的調查結果,說明大學生社團普遍對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意識不夠到位,認知不夠深入。

圖1 社團組織傳統文化教育活動情況圖

圖2 在社團接收的文化思想調查情況圖
當被問到“你經常參加大學生社團組織的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活動(講座、學習、表演等)”時,44.27%的同學選擇“較少參加,主要沒時間”,24.77%的同學選擇“經常參加”,23.34%的同學回答“偶爾參加,不太感興趣”,剩下小部分的同學則表示“沒有參加過,不感興趣”。活動參與率能夠體現出參與者內心對社團活動的情感態度,大部分學生因為沒時間或是不感興趣很少參加社團組織的與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活動,只有少部分同學經常參加,這一結果反映出的問題和原因值得深究和思考。與此同時,在被問到“你認為大學生社團組織的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活動效果如何”時,超過一半的同學給出“活動內容有限,組織方式比較傳統,活動效果一般”的回答,1/4 的同學給出“活動內容豐富,組織方式新穎,活動效果好”的答案,剩下的同學給出“活動內容陳舊,組織方式老套,活動效果較差”和“不清楚,沒考慮過”的回答。通過數據可以看出,大學生社團組織的與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活動,在內容及方式上有待進一步改善與創新,參與者對活動的體驗和效果感覺一般。
大學生社團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歸根結底是要由每一個具體的社團成員去發揮作用和落實完成[3]。本調查問卷為探究大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及素養情況設計了相關問題。在調查問題“你認為傳承弘揚傳統文化對大學生發展和適應社會的需求有幫助嗎”時發現,2/3 的同學認為“有幫助,但作用有限”,1/4的同學認為“有幫助,作用深遠持久”,剩下的同學認為“沒有幫助或沒有考慮過”。調查發現,大部分同學認為傳承弘揚傳統文化對現實的個人發展和適應社會需求有一定作用,但作用不夠明顯,學生普遍認同度不高。在被問到“你認為當前大學生對傳承傳統文化是否有危機感”時,只有80%左右的同學“經常感到和有時感到”,從某種程度上說明,當代大學生對于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度不夠,沒有意識到在當前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和文化環境下,大學生更需要高度重視深沉質樸的民族本土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其蘊涵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不僅是我們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核,對解決人類問題也有重要價值[4]。在回答“你對中國優秀文學作品或是國學類名著的閱讀情況如何”這個問題時,將近一半的同學“僅對一部分有深入閱讀”,1/3 的同學“大致閱讀了解其內容”,僅有15%的同學是“全部閱讀并有深入思考”,還有5%的同學選擇“基本沒有讀過”??梢钥闯?,當前大學生對與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有關的名著或作品的閱讀程度偏低,閱讀后很少思考或者思考不夠深入,普遍缺乏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熱情,個人文化涵養有待進一步加強。同時也說明當前學校教育課程體系及家庭教育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普及力度還不夠,與優秀傳統文化有關的應用能力培養欠缺,學生比較注重應試知識的學習而忽視了傳統文化素養的提升。
基于以上調查和統計,我們發現當前大學生社團普遍對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意識不夠,認知不夠深入;組織與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活動偏少,活動內容單一,缺乏創新,參與者對活動的體驗和效果感覺一般。而當代大學生雖然普遍認為應該有選擇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但大部分對于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不夠,缺乏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特別是在外來文化的影響下,未能充分發揮自身了解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觀能動性。
大學生社團是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其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及重視程度需要進一步提升。在大學生中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應以社團組織的傳統文化活動為抓手,但還需進一步提高社團尤其是國學類社團的活動內涵及活動質量,豐富活動內容,創新活動載體,增強活動吸引力[5];進一步加強對大學生社團的指導與投入,各高校在政策上要給予一定的幫助與傾斜,擴大國學類社團的覆蓋面,擴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力,增強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力,進一步激發當代大學生主動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充分發揮大學生社團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以達到更好的文化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