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瑛
(藍田縣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執法局,陜西 藍田 710500)
紅豆杉的生長速度比較緩慢,繁殖困難,加之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想要形成大規模的紅豆杉種植很困難。紅豆杉的育種技術對種植很關鍵,為此,必須采取科學的育種技術才能更好的促進紅豆杉的健康生長。
紅豆杉又名紫杉、赤柏松,屬四季常綠植物。是重要的生態、觀賞和綠化樹種,能有效吸附一氧化碳、尼古丁、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質,消除“二手煙”帶來的危害。同時在治療癌癥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尤其在治療卵巢癌和乳腺癌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紅豆杉屬于常綠喬木,高度一般在30米以上,胸徑在一米左右。紅豆杉是喜陰的樹種,在其幼苗階段喜陰、忌曬,但是如果在幼苗期間生長環境過于潮濕的話將引發幼苗出現立枯病。紅豆杉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以上的山林中。紅豆杉在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和氣候溫暖的環境中生長比較高,但是紅豆杉對外界環境的要求比較高,因而生長緩慢。
在每年的10月中下旬可以進行紅豆杉種子的采集處理,主要步驟為:使用塑料布在樹下鋪好,之后將紅豆杉果實打落,經過7天的晾曬,洗去外面的種皮,插入細沙慢慢的揉搓,外表的角質層去除,之后使用一定量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30分鐘進行消毒,曬干之后貯藏。
種子采摘之后要及時的貯藏,情況下采摘之后的生理成熟期為一天,使用沙子藏法進行貯藏,將一定比例的種子和純凈的河沙進行混合,必須保證貯藏的條件陰涼和通風,保證每隔30天到60天翻堆一次,并且隨時對貯藏的種子進行檢查,防止出現病害或蟲害。
選擇適合是時間進行種子的催芽。到第二年的春天,貯藏之后的中種子就可以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種子之前對其進行處理,使用一定濃度的高錳酸鉀進行浸泡,之后清洗,對種子消毒之后進行催芽處理,科學控制好濕度和溫度,同時保證通風條件,促進種子的快速出苗。
為促進紅豆杉的健康生長,應該選擇土層肥沃、有機質含量高和排水條件好的土壤,此外,為了保證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應該對土壤進行深翻,可以在前一年的冬天進行深翻,之后在第二年的春天再進行深翻。在施肥過程中,可以施入一定量的熟豬牛糞肥,施入一定量的復合肥,此外,為了有效的防治病害可以加入一定量的硫酸亞鐵。
將土壤分為一定高度和一定寬度的圃地,結合種植的實際情況來控制長度。3.3播種
紅豆杉方式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撒播,第二種是條播。前者就是將種子均勻的撒在床面上,之后覆蓋土壤。條播就是需要進行開溝,對深度和寬度都有一定的要求,之后使用木板進行壓實,然后將種子均勻地播撒在溝內。播種完畢之后需要使用遮陽網建好棚,必須保證一定的透光性,還應該對溫度和濕度進行合理的控制。在種子生長的過程中如果出現干旱情況,必須選擇適當天氣進行噴霧來保證苗床的濕潤。
如果溫度保持在25度左右時,退經過催芽之后的紅豆杉種子會慢慢出土,但是生長的速度比較慢。真葉出現之后,地下側根將影響幼苗吸收養分,如果土壤出現板結問題將影響幼苗的成長。為更好的促進幼苗出土期的管理,應該做到以下為了幾點。首先,幼苗出土1/2~1/3之后要揭開草蓋。其次,為了避免陽光對幼苗造成傷害,應該適當的搭建遮陽網。再次,幼苗的生長能力比較差,出土之后更弱,加之如果出現干旱或者多雨情況的話,將影響幼苗的健康生長,應該重視日常的噴水和松土工作,為幼苗苗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
生長初期階段的苗木幼嫩,主苗生長速度慢,但是側枝增長速度快,主苗根部很難抵御外界干旱和高溫的侵害。為此,該時期的主要任務就是保證幼苗根系健康的成長,可以采取適當松土、適當澆水、除草和補苗的工作來保證幼苗的健康生長。
速生期是紅豆苗生長的旺盛時期,該階段應該做好對幼苗的科學管理,保證養分和水分促進該階段樹木的生長。應該定期澆水灌溉,并且適當的施肥,后期階段應該停止使用氮肥,適當追加磷肥和鉀肥。
該階段的苗木開始停止生長逐漸,進入休眠狀態,開始儲存營養物質。此時期紅豆杉幼苗的抵抗力和抗低溫能力增強,主要任務是避免紅豆杉過度的生長,應該停止使用肥料,為做好越冬工作奠定基礎。
紅豆杉經常受到蚜蟲的侵害,如果室內育苗的話,保證室內的溫度在18度左右。在冬季基本不會發生蚜蟲病,但是如果在夏季溫度達到38度左右時很容易造成蚜蟲的繁殖。為此,采取科學的措施避免蚜蟲在溫室內繁殖,此外,用一定濃度的吡蟲磷乳劑對苗床進行噴灑,防治效果比較好能夠達到九十五以上。
成年后的紅豆杉抗病害能力比較強,一般情況下,如果采用科學的管理方式的話不用使用農藥。紅豆杉受到白蟻危害的話,在每年的5月份到6月份可以對白蟻進行集中的誘殺。
紅豆杉在我國的經濟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比較高,尤其是藥用價值明顯,尤其對治療乳腺癌和卵巢癌具有一定的功效。我國野生紅豆杉非常珍貴,通過后天培育的方式能夠提高紅豆杉的產量,為此,應該采取科學的培育技術來加強對紅豆杉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