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瑞芳
(貴州省盤州市劉官街道綜合服務中心,貴州 盤州 553516)
貴州山區溫室大棚黃瓜高效栽培主要是利用溫室大棚適當調節氣候因素,提早或延遲上市時間,利用市場空缺時間差提升經濟效益,栽培的關鍵技術是“水、肥、氣、熱”的平衡協調。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大棚黃瓜栽培技術的不斷提高,溫室大棚栽培不僅能控制溫度,促進黃瓜成熟,同時能夠提高黃瓜的產量,為種植戶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但黃瓜對土壤水分的要求比較嚴格,采取科學的技術能保證為黃瓜提供需要的土壤。本文闡述了溫室大棚黃瓜高效栽培技術,希望為相關的種植人員提供參考。
黃瓜在生長的過程中離不開溫度、陽光、水分和養分,任何一個條件發生變化都會影響生長,黃瓜在生長的過程中必須滿足環境條件的要求,為黃瓜生長提供適宜的環境。
黃瓜是一種喜光喜熱的蔬菜,不喜歡低溫。如果溫度低于2度的話,黃瓜就會被凍死,溫度在5℃到10℃之間也可能遭受凍害,因此,必須保證黃瓜的溫度適合黃瓜的生長。在25℃到30℃這個區間內的溫度比較適合黃瓜的生長。此外,太高的溫度也不適合黃瓜的生長,可能會出現灼燒的問題,導致生長緩慢。
黃瓜對水分也有一定的要求,喜濕、不耐寒、怕澇,如果濕度過大就會出現爛根、引起病蟲害發生等問題,比較適合黃瓜生長的土壤濕度為70%到80%。不同階段的黃瓜對水分的要求存在差異性,發芽期對水分要求高,幼苗期和初花期要適當控制水分,避免水分過多而影響幼苗的生長,水分過多會導致秧苗徒長,爛根的問題。黃瓜結瓜期間對水分的消耗比較大,還應該適時的澆水。
黃瓜喜光,同時具有一定的耐陰性,不同生長階段的黃瓜對光照要求也不同,對光照需求量還是比較大。育苗期光照不足可能出現徒長,不利于壯苗;結瓜光照不足將出現化瓜情況。充足光照能夠為黃瓜的生長提供一定的光合作用,促進黃瓜的生長,提高產量。如果出現連續陰天的話會導致黃瓜產量大幅減產。
黃瓜適宜在有機質含量高的沙壤土中生長,土壤必須透氣性好、保肥性能強,這樣才能利于壯苗的生長。如果土壤太粘,不利于黃瓜生長,造成黃瓜生長遲緩。有機質含量高的沙壤土不僅能夠提高黃瓜的產量,同時能夠保證黃瓜的質量。黃瓜在生長的過程中對鉀含量需求最多,其次是氮,同時對鈣鎂磷硼元素也有一定的需求,因此,必須結合黃瓜的實際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補充礦物元素的措施。
只要溫度適合的話可以在春季播種,也可以在夏季播種。春播在每年的1月份到3月份,夏播在每年的6月份到8月份。
催芽能夠保證黃瓜快速的出苗,在生產中主要是采用溫湯浸種催芽,具體方法是:在溫度為50℃到55℃的溫開水進行浸泡,時間為10分鐘,目的是消毒,浸泡過程中需要不停的攪拌,保證種子均勻受熱。然后撈出種子,再把種子放在30℃左右的溫水中浸泡5個小時,撈出種子濾干,放在恒溫中保存,控制種子的濕度,有效地促進種子發芽。
春季的溫度比較低,可以進行溫湯浸種催芽之后再育苗,在溫室大棚內苗床上加蓋小拱棚或通過覆蓋地膜提高溫度的方式進行播種。夏季氣溫比較高,可以用溫湯浸種后不用催芽直接播種。
肥料能夠為黃瓜的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能夠給黃瓜提供各種營養元素及微生物。施肥方式主要有測土配方施肥和常規施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盡量選擇測土配方施肥,因測土配方施肥能有效控制肥料用量,最大程度避免大量剩余肥料流失造成肥害的情況下滿足作物生長需求,同時能合理控制施肥投入,提升經濟效益。
2.3.1 測土配方施肥
按測土配方施肥操作流程在種植地塊中采取土樣,送相關機構進行檢測,在技術和設備條件都具備的情況下可自行檢測,根據檢測結果,結合黃瓜整個生育期對肥料的需求合理制訂施肥方案及肥料配比。然后在黃瓜整個生育期中結合黃瓜長勢、施肥方案及肥料配比進行施肥。
2.3.2 常規施肥
在整地過程中可以同時施入基肥,基肥主要以農家肥或工廠生產的有機肥為主,因地制宜配施相應氮、磷、鉀配比的生態緩釋肥或復合肥。并結合土壤的肥力選擇施肥量,因為基肥的肥效時間比較長,在黃瓜苗生長期間不需要再施其他肥料。當黃瓜植株長到兩片到三片真葉時需要進行追肥,肥料主要以尿素為主,噴施葉面肥料為輔,每隔一周施肥一次,更好的促進黃瓜吸收肥料,為黃瓜的生長奠定基礎。
2.4.1 科學澆水
水對黃瓜的生長也很重要,雖然黃瓜是喜水作物,但是水分過多,將造成根系缺氧,影響地上部生長發育,嚴重時發生爛根;水分不足,干旱時,苗期易形成“小老苗”,成株表現為“黃化萎蔫”,造成落后落果,所以應該結合不同階段黃瓜對水分的需求來選擇施水量。黃瓜生長苗期要科學控制水分,避免因為水分過多而造成徒長問題。黃瓜開花時需要大量的水分,必須保證對水分的供應。在溫室大棚生產中溫度較高,大量淋水后的高溫高濕極容易誘發病害。所以在大棚生產中應采用滴灌設施進行灌溉。建議選擇滴間距30CM的滴灌帶。在有效控制大棚內空氣濕度、節約用水量及勞動力成本的情況下能充分滿足黃瓜生長對水分的需求。晴天可以每天澆水一次,但是到雨季必須要控制澆水,出現積水的情況下要及時進行排水,避免對黃瓜的質量造成影響。
2.4.2 溫度調節管理
貴州山區溫室大棚主要以自然通風為主,黃瓜栽培主要靠通風和悶棚來調節溫度,根據不同氣候因素變化,科學合理進行通風換氣和悶棚,盡量讓棚室溫度白天保持在20-30℃,夜間保持在11-17℃。
搭架吊蔓是黃瓜種植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如果秧苗出現卷須是必須要進行搭架吊蔓的,保證黃瓜蔓能夠搭在架上,不僅能夠增加秧苗的通風性,同時能夠提高黃瓜的產量。此外還需要對黃瓜進行整枝,一般都采用單蔓整枝,保證植株分布的均勻性。整枝是黃瓜管理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對黃瓜產量和質量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2.6.1 除草培肥
黃瓜在生長的過程中可能受到雜草的影響,必須及時的除草,避免雜草生長過旺影響黃瓜的質量和產量。一旦雜草過多,將影響瓜秧吸收水分和陽光。結合雜草的實際情況選擇人工除草,必須要注意除草不能傷害到黃瓜的主根,否則對黃瓜的生長造成影響。當黃瓜秧出現卷曲時應該適當進行中耕,保證土質疏松,避免土壤板結。當第一批黃瓜成熟采摘之后,需要對黃瓜及時的培土和施肥,做到“少吃多餐,肥水同施”,為黃瓜的生長提供必要的養分和水分,不斷促進黃瓜產量和質量的提升。
2.6.2 病蟲害防治
在貴州山區黃瓜溫室大棚生產中,主要蟲害有蚜蟲、潛葉蠅、地老虎等,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病毒病、枯萎病、早疫病、晚疫病、細菌性角斑病、根結線蟲病、缺素癥等。總體來說,黃瓜病蟲害的防治,關鍵是遵循“以防為主,以治為輔、綜合防治”的防治方針。以通過合理選種、實施科學高效的田間管理、控制大棚內溫濕度、實施人工授粉、采用淡煙熏技術、實施紅光照射以及增補氣肥等農業、生態防治策略,有效防治大棚黃瓜栽培病蟲害。另外,要深入考慮蚜蟲、潛葉蠅、地老虎、霜霉病、白粉病、病毒病、枯萎病、早疫病、晚疫病、細菌性角斑病、根結線蟲病、黃瓜缺素癥等病蟲害,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治技術進行有效防治,確保大棚栽培黃瓜的穩產高產。
采收實際是調整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過程,一般情況下,如果春季種植黃瓜的話,生長期為55天,夏秋季節種植黃瓜生長期為35天。開花10天左右就可以采收,在花瓣不脫落時采收比較適合。需要注意的是頭瓜和植株矮小的瓜必須早收,因為早收可以促進植株生長,避免造成畸形瓜和植株早衰,從而影響后續黃瓜的產量。
黃瓜是我國重要的蔬菜之一,是人們喜愛的食物。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黃瓜栽培技術也在進步,尤其是溫室大棚栽培技術的出現,使人們在一年內都可以吃到黃瓜。黃瓜的產量和質量可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為此,應該不斷提高黃瓜栽培技術和管理技術,結合黃瓜生長的實際情況提供科學的管理手段和措施,為提高黃瓜的產量和質量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