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有林
(班瑪縣知欽鄉畜牧獸醫工作站,青海 班瑪 814399)
包蟲病又叫做棘球蚴病,該疾病的原因主要是棘球絳蟲成蟲和幼蟲,其中,幼蟲在中間宿主中形成包囊,成蟲主要寄生在宿主的腸道內,包蟲病對人體的危害比較大,同時也直接影響畜牧業的健康發展。目前公認棘球絳蟲的種類有五種,棘球絳蟲幼蟲主要寄生在高原鼠兔內臟部位,成蟲主要寄生在藏狐腸道內。
我國棘球蚴病病流行的地區有400多個,分布在我國的內蒙古、四川、西藏、甘肅、青海等省份,其中100多個縣情況比較嚴重。在我國的西部地區,如青海、西藏和甘肅等省份是該疾病的多發地區。此外,青海、四川和西藏等省份是家畜棘球蚴病檢測比較高的地區。相關的調查顯示,在中國流行的棘球蚴病里面,細粒棘球蚴病廣泛分布于家畜和人群中,多房棘球蚴病主要分布在人和嚙齒動物中。從2015--2018年我國流行區學校兒童棘球蚴病患病情況來看,在內蒙古、四川、甘肅、青海、寧夏地區是該疾病檢測率較高的地區。
包蟲病的主要類型是囊型和泡型,危害比較大的類型是泡型,發病率占百分之九十。相關的調查和研究顯示,我國西部地區的四川、西藏、甘肅、青海峰省份,尤其是少數民族廣大的牧區是該疾病的高發地區。其主要特點就是地方性,尤其是對畜牧業造成的影響比較強,經濟損失比較大。在我國的一些地區,該疾病的顯著特點是病從口入。此外,包蟲病流行的背景如下:首先,家畜的飼養在一定程度上加劇該疾病的流行。主要是因為我國西部一些地區的飲食習慣造成的,因為交通不便和商品經濟不發達,影響畜牧產品的銷售,一些牧民不得不自宰自食來滿足生活的需要,因而加劇了包蟲病的擴散和流行。其次,群眾缺乏包蟲病的防治知識,人們在自宰自食的過程中帶有蟲病的肝和肺拋棄,之后被多數的家犬等搶食,從而造成了包蟲病的擴散。
首先,科學養殖犬類動物,動并且物的登記管理。其次,當地的實際情況保證定期對犬類動物驅蟲。動員廣大的人民群眾參與到全力驅動工作中,采取科學的措施控制減少無主犬類的數量,每個月定期對無主犬類聚集的場所進行藥物驅蟲。再次,做好動物及其產品的檢驗監管工作,在該疾病的流行地區應該按照相關的規定對動物產品進行檢疫監管
為更好的防止包蟲病,應該強化家畜屠宰管理,必須按照規定到相關的地點屠宰,做好動物內臟無害化的處理工作,不能隨意將動物得內臟喂食給其他的動物。此外,強化日常的免疫接種,對每年出生的動物進行疫苗接種,同時每年都需要進行一次強化免疫。
如果草地被污染的話,千萬不能在上面放牧,保證為農牧民和家屬提供健康的飲水,有條件的話應該做到供水到戶,如果不具備供水到戶的條件,需要集中供水。
為了降低包蟲病發生的可能,應該加強個人的防護,日常勤洗手,遠離蟲卵不玩狗,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包蟲病是我國比較重要的傳染性疾病,因此,相關的工作部門應該加強領導,建立健全工作機制,不斷提高防疫防治的水平。同時重視相關的工作部門合作,尤其重視公共部門和安全部門的協作。加強日常的宣傳工作,讓人們充分的認識到暴蟲病的危害,采取積極有效的防治措施。應該不斷提高防治人員的業務能力水平,積極向群眾宣傳健康知識。
為了提高防治的效果,可以借鑒其他地區的成功經驗,建立對犬驅蟲為主的區域防治試點,日本的北海道就實施了對包蟲病防治試點,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效果。此外,在阿根廷和秘魯等包蟲病高發地區也一些藥物試點工程。
為了提高防治的效果,可以聘請專業的技術人員對人民群眾進行相關防治知識的講解,或者通過辦理培訓班的方式提高基層防治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此外,結合地區發展的實際情況帶動人們群眾進行包蟲病的防治工作,通過以鄉帶縣和以村帶鄉的方式提高防治的水平。相關的工作部門加強調查和監測的力度,讓人們群眾認識包蟲病的危害,從而積極參與包蟲病的防治工作中。
包蟲病最主要的傳染源就是家犬和牧犬,因此必須控制感染犬的問題。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對包蟲病的防控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不僅采取了相應的控制策略和研制相關的技術,同時也研制了一些新藥劑,驅蟲效果比較好。
有效開展犬用疫苗的應用比藥物驅蟲更為簡單方便,因此,應該加快開展犬用疫苗的研究,不斷為包蟲病的防控提供技術支持。
現階段,我國包蟲病防治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快速診斷的技術需要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同時還應該提高產品的穩定性。其次,一些比較有效的化學藥物還未用于包蟲病病人的防治。最后,更好的解決問題,需要在分子生物學方面下功夫。分子生物學不僅能夠解決包蟲病存在的問題,同時能夠提出一個新的研究途徑。
包蟲病不僅威脅人類的健康,同時也影響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尤其對我國西部少數民族牧區的影響比較大,為此,相關的工作部門應該制定科學的人畜防治措施,研究更為簡單有效的防控技術,更好的控制該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