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國順 羅中意 劉新民



摘 要:黃花菜屬百合科萱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藥用、食用和觀賞價值,種植經濟效益高。近幾年,全國許多地方政府從中國黃花菜之鄉祁東縣大量引種祁東黃花菜作為扶貧產業發展種植。黃花菜是小宗農作物,農藥登記證上沒有登記。筆者作為黃花菜病蟲害防治藥劑田間防治效果篩選試驗參與者,根據“先試驗再示范后推廣”的農技推廣原則,探索出了既包括舊式藥劑及新型藥劑又技術完整且經過大面積連續多年推廣應用驗證,效果好的黃花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關鍵詞:黃花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規程
為踐行“綠色植保”理念,科學合理用藥、有效控制黃花菜病蟲害,保障生產安全,制定本規程。
一、黃花菜主要病蟲害
1.主要病害
主要有葉斑病、葉枯病、銹病、莖基腐病、白絹病(莖枯病)等。
2.主要蟲害
主要有蚜蟲、紅蜘蛛、黃蜘蛛、金龜子(以蠐螬危害為主)、夜蛾(青蟲)、蝽象、薊馬、小地老虎、大地老虎等。
3.主要生理性病害
葉片白化、落蕾早衰、毛蔸等。
二、防治原則
采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與藥制防治相結合,達到綜合防治、農藥減量的目的。如選用抗病蟲品種,冬季清園,懸掛黃板和誘蛾燈,放養煙蚜繭蜂等。施用化學農藥參照蔬菜用藥有關要求,并符合本規程的規定。
三、防治措施
1.主要病害防治
(1)農業防治。
①選擇優良品種。可選種祁珍花(沖里花)、白花和猛子花等。
②增施有機肥和葉面肥。秋冬季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苗期噴施磷酸二氫鉀、微量元素或含活性物質等葉面肥,防早衰,增強逆性。
③及時摘除病葉、清除病株,并帶出園外銷毀;冬、春季應清除菜園雜草、枯苔(葉)及其廢棄物。
(2)藥劑防治。
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見表1。
2.主要蟲害防治
(1)農業防治。
主要防治方法同3.1。
(2)物理防治。
在菜園安裝智能太陽能殺蟲燈,在4~6月份懸掛粘蟲黃板,具體安裝使用見說明。
(3)生物防治。
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菜園投放煙蚜繭蜂防治蚜蟲,菜園養雞等。
(4)藥劑防治。
主要蟲害的防治方法見表2。
3.主要生理性病害防治
(1)葉片白化。
①發生時期:主要發生于春苗期。
②防治措施:增施有機肥和補充鋅、鐵、錳、硼等微量元素。
(2)落蕾早衰。
①發生時期:主要發生于花期。
②防治措施:增施有機肥,控制氮肥用量,氮磷鉀合理搭配;防治病蟲害;花期防干旱缺水和噴施葉面肥。
(3)毛蔸。
①發生時期:長年生長后(10年以上),表現株叢矮縮、根和花苔纖細。
②防治措施:增施有機肥;冬季客土培蔸;挖蔸分株重栽。
四、注意事項
1.選用《湖南省主要農作物有害生物防控科學用藥推薦名錄(第三次修訂)》防治蔬菜病蟲害推薦藥劑品種。農藥在黃花菜生長期最多使用次數、安全間隔期(天)等使用準則,應符合生產綠色食品的農藥使用準則NY/T393-2000中相關規定。
2.使用證件齊全,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對癥下藥,提高施藥技術,實行靶標精準作業。
3.注重藥劑的輪換使用和合理混用。如“吡唑萘菌胺嘧菌酯”不能與有機磷、乳油類農藥混用;波爾多液和石硫合劑不能混用;二硫代氨基甲酸酯類殺菌劑、氨基甲酸酯類不能與波爾多液或石硫合劑等堿性藥劑混用;甲基硫菌靈、多菌靈不宜與含銅制劑混用;活體微生物農藥不能與殺菌劑農藥混用;能混用的藥劑應具有不同的作用機理或不同的防治對象,混配后性狀穩定,不會發生化學反應及不影響食品的安全性。為提高藥劑防治效果,延緩病害抗性產生,優化農藥配方,建議保護性殺菌劑與治療性殺菌劑混用,另加葉面肥。如代森錳鋅或代森聯+治療性殺菌劑+葉面肥。
4.黃花菜抽苔初期對粉銹寧、烯唑醇等三唑類殺菌劑使用濃度敏感,此期使用三唑類特別是烯唑醇時,要減少藥量,不能超標。銹病發生期不宜使用銅制劑農藥,以免影響銹病防治效果。黃花菜花蕾期禁用農藥。
5.對化學農藥的使用情況應及時準確登記,建立檔案,對農藥廢棄包裝收集統一處理。
參考文獻:
[1]HNZ056-2014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規程.
[2]HNZ023-2012歐亞種葡萄避雨栽培病蟲害防治技術規程.
[3]HNZ祁東001-2016無公害黃花菜栽培規程.
[4]GB4285-1989農藥安全使用標準.
[5]GB2763-201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6]GB/T8321.10-2018農藥合理使用準則(十).
[7]NY/T393-2000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
[8]《湖南省主要農作物有害生物防控科學用藥推薦名錄(第三次修訂)》湘農辦植〔2017〕100號.
作者簡介:譚國順(1970-)男,湖南祁東人,大專,農藝師,從事農作物技術推廣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