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倩
摘 要:我國農業技術水平逐漸提高,玉米生產產量和品質逐漸提高,提高農業經濟水平的同時,推動了農業事業發展。基于此,本文研究了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主要經過科學選種、預處理、整地、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幾個步驟,顯著提高玉米植株抗病蟲害能力,加強病蟲害預防,從而提高玉米產量,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玉米種植;高產栽培技術;病蟲害;田間管理
玉米在我國糧食作物中具有優越的經濟價值,提高玉米產量和品質始終是玉米種植的目標。合理使用高產栽培技術,可達到高產量、高品質的種植目標,提高種植戶的經濟收入。因此針對高產栽培技術展開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提高玉米種植產量,提高農民經濟收入,推動農業事業建設,也有效推動國家經濟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一、科學選種
栽培玉米過程中,玉米選種十分關鍵,品種主要包括雜交品種以及地方品種兩種。應用地方品種具有較強大的適應能力,栽培程序和流程簡潔,目前很多地區仍然選擇地方品種種植。雜交品種有著種植產量的顯著優勢,但是存在不適應當地氣候和土質的風險,隨著雜交技術的發展,雜交品種適應能力逐漸增強,在增產方面表現更加出色。因此需要將雜交品種玉米作為栽培主要品種,要注意的是,選擇雜交品種玉米要堅持因地制宜原則,考慮到地質條件、天氣條件以及水文條件因素,科學選擇玉米品種。如水肥條件良好的地區,可以選擇耐肥品種。地質災害高發的地區,要盡量選擇耐寒、耐澇以及耐旱的品種。種植晚熟玉米,要偏向灌漿周期短,豐產性強的品種。根據當地情況匹配玉米品種,要注重提高玉米栽培產量,保證玉米的健康生長。
二、預處理
栽培前要預處理玉米種子,去除破碎、病害、霉變等種子,種植人員在播種前曬種處理,達到減少玉米水分的作用,根據種子情況在陽光下曬種2~3h。再拌種浸種。通過浸種給種子提供充足水分,要控制好浸種時間,可以添加化學試劑,提高種子抗病害能力。拌種操作上,要結合農藥適量拌和,進一步提高種子抗病蟲害能力。
三、整地
玉米種植要選擇深厚疏松的土壤,對于土壤通透性具有較高要求,要保證土層上虛下實,能夠儲存雨雪,促進蓄水能力得到提高,也要規避雨期積水的情況。收獲后,還需滅茬整地,冬季前要對土地深耕,從而有效促進土壤的熟化,讓土壤疏松。深耕可有效減少越冬蟲源,減少蟲害基數,大量消除病菌和蟲蛹。深耕時需要根據土地情況,一般深翻30cm,若土壤為上沙下粘土,更要積極深翻,促進土壤層充分結合,若土壤貧瘠,不能深耕處理。
四、施用基肥
栽培玉米過程中注意施用基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改變土壤性狀,提高土壤的稀松程度,給微生物創造更好的生存空間,能夠給玉米生長過程中補充養分。施用基肥要配合速效費和遲效費,從而提高肥料的功效時間。選擇合適的施肥方法也至關重要,還需根據玉米生長情況以及生長階段,搭配穴施、撒施等不同方式施肥。
五、合理密植
種植人員要根據玉米種子植株調整種植行距,將60~65cm行距增加至120~130cm行距。根據種植面積適度密植,保證每公頃種植6~6.2萬株,保證玉米產量。另外選擇播種時間至關重要,適當增加株距。播種時間的選擇還需根據當地氣候和品種特性,合理選擇播種時間,在氣溫回升時播種。
六、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作為栽種最重要的環節之一,種植人員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定苗間苗,在玉米生長至3~4片葉時間苗,間苗過程中,間除病苗、弱苗等癥狀,每個穴位要保留一株壯苗。定苗和間苗要安排在晴天進行,促進玉米植株的健康生長。期間按照去弱留強、間密存稀的原則展開作業。土壤肥力不足也會影響到玉米的正常生長,為了提高玉米產量,要重視科學施肥,種植人員要根據當地條件科學選擇肥料。在玉米發育過程中保證充足養分供給,值得注意的是,玉米苗期、出苗期、拔節期等,都要調整肥料的配比,滿足玉米植株的生長需要,才能達到促進玉米植株生長的作用。
七、病蟲害防治
1.蟲害防治
防治蟲害可采用生物防治方法,作為綠色環保技術,得到逐漸推廣,常和物理技術結合使用,受到了農業部大力推動。對玉米生物防治時,主要利用害蟲天敵進行防治。如防治玉米螟主要使用赤眼蜂,借助于生物效應,有效防治蟲害。在玉米地里安裝頻振式殺蟲燈,也能有效減少玉米害蟲,尤其是螟蛾類害蟲,可達到理想的效果。田地中已經出現的病害玉米植株,必須要及時清除,通過去除枯心苗等病株,從而減少病蟲害的傳播,從根源上減少玉米蟲害,推動綠色生產,讓玉米品質得到提高。還可以使用化學方法進行防治,主要針對螻蛄以及地老虎,使用甲拌磷顆粒劑和敵殺死,在苗期噴灑,可有效殺蟲去害。在玉米種植中紅蜘蛛和玉米螟蟲也十分常見,蟲害侵襲范圍擴大,數量過多,無法利用生物防治技術時,可以借助化學藥劑進行查殺。
2.病害防治
在高溫雨季,玉米病害高發,多由于真菌致病。防治病害主要依賴于選擇抗病品種,減少致病真菌對于種植玉米的侵害,可以通過滅殺病害實現。防治玉米粗縮病,可在玉米浸種環節上,添加有殺蟲效果的試劑,提高種子抗病害能力。其他常見病如玉米枯紋病、莖腐病等,主要使用藥物防治,使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可以達到良好的預防效果。
八、結論
綜上所述,玉米作為我國的主要糧食,在我國農業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為提高我國玉米產量和品質,必須要妥善應用高產栽培技術,根據不同本地區的地域條件和氣候條件,合理重視,提高產量和品質。種植人員要充分了解當地土壤條件、氣候、常見病蟲害等信息,綜合這些信息選種種植,要重視預處理、整地、田間管理以及病蟲害的作用,提前預防病蟲害,才能提高產量和玉米品質。
參考文獻:
[1]高衛東.優質玉米高產栽培與病蟲害防治技術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9,(31):34.
[2]陳晶.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方法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9,(2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