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斌
摘 要:隨著現代化經濟建設速度的加快,我國逐步向著工業化建設轉變,然而,目前我國還是屬于農業生產大國,農業在經濟建設中的作用不可忽視。本文就我國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機技術的推廣進行論述,說明其推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為農機技術的推廣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機技術;新農村建設;存在的問題;技術推廣;措施
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大背景下,生產力的轉變給農業技術的創新與改革提出了新的技術要求,農機技術的推廣成為生產力改革的先決條件。新形勢下,農機技術推廣者必須立足農業、農村、農民,提出現代化建設農業的新目標,結合區域特點與經濟發展水平,切實做好農機技術的推廣工作,為農民服務,促進農業新技術的應用,提升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速度,為建設小康社會做貢獻。
一、農機新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
1.農民認識落后,接受新事物能力差
目前,各地區農機推廣部門在農機技術的宣傳上較為懈怠,因此,使農民不能很全面的了解到農機技術的優勢,加上農民文化水平參差不齊,部分農民文化程度低,思想觀念落后,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差,不愿意丟棄傳統的生產技術,對新技術的學習積極性低,學習效果差,從而影響到農機技術推廣的實際效果。現在大部分年輕農民都外出打工,留在農村的基本上都是年紀較大的人,接受新事物需要長期的過度,導致農機技術推廣效率低。加上農村網絡信息化的程度不比城市,建設較為滯后,這也迫使農機新技術的更新延遲。
2.體制不完善,機構不健全,制約技術推廣的開展
目前,我國農機技術推廣系統不完善,體制不健全,導致農機技術推廣工作受阻,農機技術推廣的管理沒有形成體制,導致農機技術推廣管理困難,也沒有專門的機構負責推廣的管理,也存在地方政府某個部門兼職管理或兼職推廣農機技術,或是臨時派非專業人員管理的問題,沒有設置專門的部門或人員來管理技術推廣,其實就是思想上的不重視,認為新的農機技術的推廣在農業生產上不是大問題,這就導致了農機技術推廣工作的停滯或進展緩慢,農機技術在實際推廣中存在的問題無法實行有效的傳遞,導致問題沒法解決,更進一步阻礙了技術的推進。加上資金不足等問題,使農機科技成果難以快速有效的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3.農機技術推廣部門人員結構不合理
人才問題是農機技術推廣的基礎,專業的農機技術人才可以有效的提升推廣的速度和效率。非專業推廣人員難以有效的展現農機技術的優勢,推廣過程知識體系難以支撐技術的推廣,加上觀念落后與年齡結構不合理等問題,致使農機技術推廣缺乏新鮮的血液補充,農機技術專業應屆畢業生真正愿意下基層鍛煉,從事農業相關工作的人員較少,導致機構改革與重組的過程中缺乏專業技術人員的補充,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不高,缺乏對農機技術推廣工作的具體規劃。
4.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落后,難以體現新技術的使用效果
目前,我國農作物種植都是以家庭小面積種植為主,且各家庭種植農作物差異較大,作物種植分布不均,小面積的作物種植對于機械使用的需求較小,也不利于機械作業,無法體現出機械作業的效率,加上農業機械生產的監管不到位,特別是新型機械,使用過程中出現故障的次數較多,農民不具備專業的維修知識,加上配件質量參差不齊,影響機械在生產中的使用,導致農民對機械化種植農作物的信心不足,從而影響了農機技術的大面積推廣。
二、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機技術推廣的有效措施
1.建設農機推廣工作隊伍,完善推廣管理能力
建設一支專業性強的推廣隊伍,對于推廣工作的開展具有很大的幫助。專業性強的隊伍需要通過成立專業的農業技術推廣部門,招聘農機相關專業畢業的人才,招聘需要具有針對性與專業性,需要通過農機推廣部門建立專業的、吸引人才的制度來實現人才的招攬。專業的推廣隊伍可以發揮其優勢,通過安排科技下鄉、召開宣講會、技術培訓會、電視技術片拍攝等方式,對最新的農機技術進行宣講,讓農民可以及時有效的接收到最新的農機技術知識,了解農機技術并產生使用的興趣。專業的技術人員在農民使用農機技術的過程中可以給予詳細的指導,有效的解決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促進農機技術的推廣利用。基層農機推廣機構內部也應該通過開會討論、宣講會等方式,提升內部職工對農機技術的認識,促使職工參與農機推廣工作的積極性。建立農機推廣人員的績效考核制度,對于農機推廣效果好或貢獻突出的工作人員給予獎勵,提升內部員工工作的積極性。
2.完善農機技術推廣制度,加強政府扶持
完善農機技術推廣制度,這離不開政府對農機技術推廣工作的支持,政府通過出臺農機設備購買補貼政策,各級地方政府應通過網絡、電視等媒介,宣傳農業機械購置優惠、補貼標準、范圍、補貼程度等,使廣大農民可以及時了解到最新的購機優惠信息。各級地方政府應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狀況、農作物種植面積與種植特點,針對性的出臺相應的機械購買補貼政策,形成因地制宜的補貼原則,并在政策實行的過程中,不斷的優化與調整,確保政策與當地的經濟發展一致性高。做好農業機械售后服務工作,使農民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萌芽狀態被消滅,定期回訪,詢問農民使用過程中的問題與今后的需求,可以更好的優化農機技術,增強技術的推廣效果。另外,土地的集約化經營管理,可以有效的促進機械化農作物種植方式。這也需要政府部門出臺加快土地流轉的政策,提升農作物規模化種植效率。
3.建立多元化推廣模式與思路,提升推廣效率
結合區域種植經濟作物的種類、農業生產布局與區域地理位置,建立不同類型農機推廣示范基地,促進農民對新技術的了解。建立農機大戶檔案,及時更新與了解農機大戶的需求并實行針對性的服務,促進農機大戶建立示范性農機技術使用基地,對農機技術的推廣起到更好的宣傳作用。創新推廣思路,形成多元化的推廣模式,以不變應萬變,做好農機技術的推廣工作。可以通過建立地方性農機推廣機構與農民聯合、地方性農機推廣機構與種植大戶聯合、農業民間組織如專業合作社等與農民聯合等推廣模式,因地制宜,形成具有地域性特點的多元化的推廣模式,提高推廣的效果。
三、總結
總之,我國農業發展要提升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就必須走機械化、專業化的發展道路,科學技術的應用是農業快速發展的前提。其中,農機技術推廣工作是實現農業機械化道路的先決條件,只有機械化在農業生產上的大規模應用,才能實現農業的現代化發展的步伐,這就需要農機技術推廣工作者的不斷努力,為我國農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何天權.基層農機技術推廣工作存在不足及對策[J].湖北農機化,2019(11).
[2]尹燕國,張元濤,張峰.農機技術推廣工作在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9(2).
[3]候志華.農機技術推廣工作在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J].農家參謀,2018(22):8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