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可忠
一、大豆的基本特性
該種植物的根系發達且生有根瘤菌,對空氣中的氮素吸收率較高。這在一定意義上節約了肥料。易成活,生命力旺盛,粗放管理就能獲得很好的收益。大豆的生長周期短,成熟期在4個月左右,生長周期在120~130d。通常大豆的第一花序生長在第4~5節,結莢在3~4個,節節開花結莢,同時還有側蔓生長,一株在3~4個左右,側蔓也能節節開花結莢。四季豆的品種有矮生和蔓生兩種,其中矮生大豆耐低溫結莢,早熟,無需搭架,大豆的植株在40~50cm,結莢長度在10~11cm,產量不高,采收時間短。蔓生的大豆一般植株在0.3~0.5m左右,需要搭架,有早晚熟之分,結莢情況類似矮生的四季豆,產量較高,其缺點是用肥多,搭架、扶蔓等工藝交復雜。
二、大豆的種植特點
大豆對產地的環境要求,應符合NY5010規定的條件。選種也是大豆種植的關鍵,應選擇抗病、優質、高產、商品性好的有良好種子,且保證種子符合目標市場消費需求以及消費習慣。選定好品種之后,將種子晾曬1~2d,但要注意的是嚴禁曝曬。適時播種也是大豆種植的要素之一,根據栽培季節、育苗手段等因素,擇期播種。保證種子的純度≥97%、凈度≥98%、發芽率≥90%,水分≤12%。確定定植密度,每畝667㎡的用種量在2.5~3.5kg左右。
三、播種時間
大豆可分兩個播種時間,春播時間在每年的4月至5月初開始,夏播時間在每年的6月下旬直7月上中旬左右。當然根據地區的氣候特點以及海拔高度,尤其是種植區的環境特征,高崗、山谷、向陽、背坡等,可以適當調整播種時期,也可以根據自己以往的種植經驗,進行種植。農民可以按照市場的需求時間確定播種時間,一般是按照上市時間前推120d播種為佳。應該堅持依照客觀規律的原則,結合市場的供應情況進行種植時間的調配。同時保證每畝地的用種量。
四、大豆的茬季
大豆不怕熱、不怕寒,但是還需要一定的溫度。一般是在溫度適宜的春夏季節最適合其生長,大豆一般在春夏種植兩茬,可以獲得滿意收獲,適當在秋茬多種。不過也可以根據當地的市場需求情況,進行種植調整。
五、整地施肥
在大豆種植前10—15d,就應該進行深翻地塊,整理成菜畦,寬度一般保持在1.4~1.5m左右,溝以不含水為準,并且保證畦土曬熱烤化,并在烤曬的過程中化驗pH值,如果pH值低于5.8時,需要撒播石灰進行整改,一般每畝地用石灰50~100kg。大豆在播種前先施基肥,667m2范圍的基肥施用量2000kg,以農家肥為最佳,深施在15~20cm的土層中。另外也包括硫鉀復合肥或優質復合肥,數量在不超過20kg為宜,實施穴施或者拌種。
六、大豆的田間管理
由于大豆喜溫,棚內的溫度控制非常重要,從播種到第一片復葉顯露,這個階段的溫度控制可以參照育苗期間的溫度要求,采用育苗移栽方式,對溫度的要求更高些,緩苗期白天28~30℃,晚上不低于18℃,對于直播的四季豆或者是已經緩苗后,應該控制白天溫度20~25℃,夜間不低于15℃的范圍內。
大豆的生長對光照的要求,棚膜應選擇透光性好的功能膜,保證生長期的光照強度和時間,當夏秋季節,高溫階段適當遮陽降溫,保證棚內具有合適的溫度。
大豆的生長對空氣濕度的要求也有關系,棚內的最佳空氣相對濕度的調控應控制在65~75℃之間為宜。任何農作物的生長離不開水和肥,肥水管理對大豆的生長尤其重要。通常需要采用膜下滴灌或暗灌的方式。大豆定植后必須要及時澆水,待到3~5d后再澆灌一次緩苗水,水量不宜過大,第一花穗開花坐莢時澆第一次水,控制大豆不能徒長,確保花穗形成。第二次澆水是在主蔓上約三分之二花穗開花時期,當生地面顯得稍干時,就應該實施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施肥管理,根據高山四季豆生育期長短,采取不同的施肥方式,按照平衡施肥要求施肥,主要施用氮肥和鉀肥。根據省長需要,有針對性地噴施微量元素肥料,追施葉面肥預防早衰。嚴禁施用未經無害化處理和重金屬含量超標的城市垃圾、污泥、工業廢渣作為肥料。
七、大豆的病害防治
采用無菌溫床育苗,控制好溫度,防止低溫、高濕;
播種期間用代森錳鋅或其他允許范圍內的高效低毒安全藥劑進行拌種,從源頭防止病蟲害。
育苗前的整地階段,采用1份硫酸銅,10份生石灰,摻土100份的比例,調節土壤的pH值,確保床土適合高山四季豆的生長。
使用農藥保護大豆生長不受或者減少病害的威脅。采用64%殺毒礬500倍或其他允許使用的藥物,在發現病株時即噴霧,防止病害蔓延。也可用20%龍克菌(噻菌銅)懸浮劑500倍液進行噴霧處理,防止大豆的病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