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紹意
摘 要:茶作為我國傳統的飲品之一,在飲食文化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但隨著社會生活品質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茶的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當前的茶葉種植中,相關種植單位與人員要不斷的提高茶葉種植技術,使種植出的茶葉能夠有較好的質量。本文主要就山區茶葉種植技術與管理策略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山區茶葉;種植技術;管理策略
茶葉,又可叫做槚、茗等,具體是指茶樹的葉子和芽的部分。茶葉為葉革質,外觀呈長圓形或橢圓形,一般生長于丘陵、山地等陽光充足、降水充沛的地區,像我國長江以南的很多省份都有較大規模的茶葉種植區域。但是,雖然當前我國許多區域都有種植茶葉的良好環境,可還是存在著種植技術不規范和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問題。因此,茶葉種植人員要不斷引進先進的茶葉種植技術,并做好茶葉的種植管理工作,從而使茶葉產業能夠得到較好的發展。
一、山區茶葉種植技術分析
雖然當前我國的茶葉種植技術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為了更好的完善茶葉種植體系,種植人員還需在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提高:第一,種植人員要做好茶葉的選種技術應用;第二,種植人員要做好茶葉種植的整地技術應用;第三,種植人員要做好茶葉種植的施肥技術應用;第四,種植人員要做好茶葉的病蟲害防治技術應用。
1.選種技術分析
為了保障茶葉種植的品質,種植人員在進行茶葉種植前必須做好茶葉的相關選種工作。首先,山區茶葉種子的選擇,必須根據種植山區的環境狀況而定,像種植人員要選擇與當地土壤、環境、氣候等相契合的茶葉品種進行種植;其次,在確定種植茶葉的品種后,種植人員還要做好茶葉種子質量的把控工作,像種植人員要選擇那些質量高、抗性強,且容易存活的茶葉種子進行種植;最后,種植人員要選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且疏松的區域進行茶葉種子的種植工作,因為茶葉只有在適宜的環境中才能得到較好的生長。
2.整地技術
為了更好的保障茶葉種植的質量,種植人員在進行山區茶葉種植時還要做好土地整改和密度控制的工作。首先,種植人員需根據種植茶葉的品種,對種植的區域土地進行相應的整改工作,主要是對土壤進行深翻,以保障種植區域的土壤能夠滿足種植需要;其次,種植人員要根據土壤中的元素,進行相關的施肥工作,以保障土壤能夠有足夠的肥力;最后,種植人員需控制好茶樹種植的密度,像可以使用條栽的方法進行茶樹種植,一般來說,這種方式下的種植密度比較適宜茶樹的生長,能夠讓所種植的茶樹都能夠獲得足夠的光照與養分。
3.施肥技術
為了茶葉能夠更好的生長,種植人員在進行茶葉種植時,還要做好茶葉種植的施肥技術的應用。首先,從茶葉種植的施肥時間來說,茶葉的施肥時間通常是在秋季;其次,從茶葉種植的施肥方式來說,一是,種植人員需施足基肥,二是,種植人員要根據茶葉的種植情況進行追肥工作。
4.災害防治技術
在茶葉種植過程中,種植人員還要加強災害防治技術的使用,從而更有效的保障茶葉種植的質量。具體來說,在山區茶葉種植中,最常見的災害就是干旱和病蟲,而面對這兩種不同的災害類型,種植人員要根據其產生災害的原因,做好相關的防治工作。首先,就干旱災害來說,最主要的原因是缺少水分,所以種植人員在進行茶葉種植時,除了要選擇水源充足,土層深厚的區域進行種植之外,還需做好日常的水源灌溉工作,以保障茶葉生長的水分需要;其次,就病蟲災害來說,一般可分為兩步,一是預防,即種植人員可以用苦參堿礦物油等來減少病蟲的影響,二是治理,即種植人員可選擇生物農藥等方式對蟲害進行治理。
二、山區茶葉種植的管理策略探討
在當前我國山區茶葉種植中,還存在著許多管理不夠規范的地方,像肥水管理不當和缺乏修剪管理等,這些都對種植茶葉的質量和產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因此,相關種植人員要積極的做好茶葉種植的管理工作,以提高茶葉種植的效益。
1.肥水管理工作
在山區茶葉的種植過程中,種植人員需做好茶葉種植的肥水管理工作。具體來說,要注重以下幾點內容:第一,茶葉種植所需的肥料要以有機肥為主,以其他肥料為輔,并按照一定比例搭配運用;第二,種植人員要做好茶樹種植的追肥工作,像對于剛種植的茶樹來說,種植人員就要按照茶樹的生長情況,適當追加一定的速效性肥料以促進茶樹生長;第三,種植人員要注重施肥的方式,一般是采用挖坑填埋的方法,但是在填埋后,要讓填埋土壤能高于地面2cm左右的距離,以防止出現土壤下陷的情況。
2.修剪管理工作
種植人員在進行后期管理時,還要做好對茶樹的枝葉修剪工作。具體來說,種植人員要根據茶樹的生長需要,選擇合適的修剪方法對茶樹進行不同程度的修剪:首先,在對茶樹的樹冠進行定型工作時,種植人員要選擇定型管理的方式;其次,當為了讓茶樹更好生長時,種植人員需選擇輕度修剪的方式對茶樹進行細微調整;最后,在茶樹需要進行樹冠的整體改造時,種植人員則要選擇重度修剪的方法。
3.采摘管理工作
種植人員在茶葉種植管理過程中,還需做好茶葉的采摘管理工作,因為茶葉采摘是茶葉種植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它不僅關乎著茶葉的質量,也關乎著茶樹之后的生長。所以,種植人員在進行采摘工作時,一定要按照科學的方法進行操作。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內容:第一,種植人員要注重采摘的時間,像不同的茶葉就有不同的采摘時間,如春茶來說,主要是在每年的四五月份,一般成熟后就可提前采摘;第二,種植人員要注重采摘的方式,一般是從小面開始,中開面結束;第三,種植人員要注重采摘后的保存規范,像要根據茶葉的新鮮程度進行裝袋處理。
三、結語
總的來說,為了更好的保障山區茶葉的種植品質,種植人員在進行茶葉種植時,還需將種植技術與科學管理相結合,通過不斷的提高技術水平和完善管理機制來提高茶葉種植的產量和質量,使山區茶葉種植能夠走向科學化、產業化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歐少云,羅月紅,鄭正.清遠筆架山土壤生態狀況與筆架茶品質分析[J].清遠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2(3):138-139.
[2]趙繼鴻.耿馬縣勐撒農場茶葉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J].新農村:黑龍江,2017(14):110.
[3]譚學軍.山區茶葉的種植技術分析及管理策略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7,37(10):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