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家飛
摘 要:稻田養魚技術是現代社會水產養殖中的一種新型技術,這種技術的使用可以更好的利用稻田,從而提升稻田與水產的產量。本文通過對稻田養魚的理解,從生態環境、魚田建設、放養、環境維護以及農藥使用五個方面出發來總結出稻田養魚的高產技術,希望可以起到參考的作用。
關鍵詞:稻田規劃;水產養殖;魚田建設
作為水產養殖中的新技術,稻田養魚方法一出現就被全國的養殖戶大范圍的采用。使用這種技術可以做到一地兩用,實現稻田產量和魚類養殖的雙重目標,促進生態環境的同時也有利于農戶收益的提高。從此可以看出,稻田養魚技術應當被重視,并被逐漸推廣。
一、稻田養魚的特征及其優勢
稻田養魚可以使稻田與養魚共生,最大限度的合理使用稻田。作為典型的一體化養殖技術,在這項技術的應用中,稻田與養魚互惠互利,成功的將養殖業與種植業緊密的結合在了一起,完成了經濟效益的全面提升。同時,這種技術可以利用魚類捕食稻田中的害蟲,以此減少農藥的使用,保證稻田生長環境無污染無公害,從而培養出真正意義上的綠色食物。因為稻田的養殖環境天然開闊,很適合魚類生長,所以稻田中魚的生長會更加快速,肉質也會更加鮮美,因此稻田魚的價格更高,利潤也就更多,所以大量使用稻田養魚可以為農民帶來更多的收益。在稻田中,養殖的魚越多,雜草就會越來越少,魚類的排泄物也可以變為極好的肥料滋養稻田,更好的稻田又可以培育出更好的水稻,在這種良好的循環下,稻田的長勢和魚類的生長都會越來越好,生態環境也會得到保護。
二、稻田養魚高產技術
(一)生態環境的選擇
一個好的生態環境可以保證稻田和魚類更好的生長,所以,在建設魚田之前就要先選擇合適的地點。稻田養魚的要求方面,稻田必須要有水源充足且保水性能好的特點,足夠的水源可以保證稻田和魚類順利成長。此外,稻田的選擇必須要排灌方便,因為魚類的生活需要活水,所以水源長久不流通的話容易導致魚類死亡。在水質的要求方面,水質需要保證無污染,在這樣的水中生活,魚類的肉質會更加鮮嫩可口。水質酸堿性要適中或者是偏向堿性,pH值要保證在6.5到9.5之間。稻田面積需要一畝以上,可以方便魚類活動。此外,還要注意當地的天氣情況,防止天氣變化對稻田中的魚類產生損傷。
(二)魚田的建設
魚田的建設是稻田養殖中最重要的環節,只有合適的魚田才能滿足稻田與魚類共同生長的需求。首先,要加高加固田埂,對于田埂的高度至少要達到40cm,田埂高度不足可能會讓稻田中的魚類逃出,同時,加固田埂,防止田埂出現坍塌情況,最好在田埂內部放置紅磚,用來保證田埂不會被雨水沖毀。其次,要在田角和田邊設置7%的魚溝、魚函,魚函和魚溝要相同,魚溝設置為深0.4cm,寬0.5cm,魚函深度為1m。再次,要設立灌溉與排水設施,在稻田的兩段埋藏兩根水管,地勢高的地方為入水口,地勢低的地方為出水口,排水口要用紅磚或者是水泥進行加固,同時,要在水口附近放置放置魚類逃脫的鐵絲網或柵欄。最后,要注重防暑降溫工作,夏季,氣溫升高,魚類容易出現大面積死亡,為防止這種情況平時應當多換水,保證水溫。最好在稻田附近種植藤瓜等植物,既可以起到避暑的功效,又可以為魚類提供食物。
(三)稻田養魚放養技術
稻田養魚對于苗種和魚種的選擇都有一定的要求。在苗種選擇方面,盡量選用放心的自育苗種,如果要外購的話也需要從正規渠道購買,保證苗種的安全。苗種的種類方面要選擇適水性強,規格整齊,體質健壯的苗種。注意苗種之中是否含有寄生蟲,且關注稻苗的邊緣是否光滑。選擇魚種的時候最好選擇雜食類魚種,主要是鯉魚和鯽魚兩大類,鯉魚,生長快,食物種類多,無論是稻草還是水中的蟲子和微生物都可以成為它的食物;鯽魚生長較慢,可以當做配角養殖,養殖的時候當以鯉魚為主,鯽魚為輔。選擇魚種時,鯉魚可以選擇:本地野鯉、建鯉、湘云鯉以及芙蓉鯉。鯽魚可以選擇:湘云鯽和芙蓉鯽。鯉魚和鯽魚在水稻放青的時候就可以投放,放魚前,水溫溫差要小于或等于3℃,放魚過程中要輕拿輕放,不要傷害到魚的身體。隨著稻田的生長,要不斷的加深水位,就算是曬田,也要保證魚溝中有充足的水,防止魚類因為缺水而生長緩慢。
(四)稻田養魚環境維護技術
稻田養魚,是三分養,七分管的養殖方法,對于養殖環境的維護有著很高的要求。平時要多注意觀察稻田的情況。當發現魚類餌料不足的時候及時進行人工投喂,最好每天分成早晚兩次投喂,保證魚類食物充足。同時,檢查魚類的身體是否健康。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定期檢查圍欄,鐵絲網等防護措施有沒有出現問題,防止出現野貓,老鼠等生物危害稻田的安全。多關注天氣預報,在雷雨,大風天氣來臨之前,對稻田的田埂和防護措施進行檢測并加固,防止魚類逃跑,在大雨天氣之后,要及時前往魚田檢查是否有魚丟失情況發生。良好的水質對魚類生長十分重要,所以要定期對稻田進行換水,保證稻田中的水質良好。
(五)稻田用藥的注意事項
稻田用藥的時機,需要選擇一個晴天進行撒藥。選擇藥物的時候要選擇一些效果好,含毒量低并且藥物殘留期短的農藥。噴灑農藥的方法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在噴灑農藥之后立刻加深稻田水位,以此來稀釋稻田中的農藥濃度。第二種是放掉部分水,提升防治防蟲效力。使用農藥的時候,要使用分批分片的方法,對稻田逐步撒藥,這種方法的效果顯著,很受人們的歡迎。可以選擇目前全國各地都在推廣的生物農藥防治病蟲害方法,這種方法形成的農藥殘留極少,對魚類生長影響小,受到了各地人民的歡迎。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稻田養魚的過程中,要選擇好的生態環境給生物生長提供保障,建設完美的魚田促進魚類生長,然后注重平時食物的投喂,加強防護措施的建設,注意藥物的使用,從而保證稻田和魚類的生長更加的健康安全。
參考文獻:
[1]張家榮.稻田養魚高產關鍵技術[J].河南農業,2019(08):57-58.
[2]謝云顯.稻田養魚高產技術[J].農業工程技術,2016,36(2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