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新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日常生活水平隨之提高,畜牧養殖業得到快速發展,目前我國的畜牧養殖業正朝著規模化與集約化的方向發展,但在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逐漸暴露疾病防控的問題,不僅嚴重影響養殖業的長遠發展,同時還影響養殖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生態效益。本文主要探討規模化養殖肉羊疾病的防控方法。
關鍵詞:規模化養殖;肉羊疾病;疾病防控
肉羊的規模化養殖過程中導致疾病頻發的原因包括管理不當、飼料不合理等各個因素。同時,常見肉羊疾病具備一定傳染性,例如羊炭疽與布氏桿菌病等。若沒有充分認識到常見肉羊養殖的疾病危害,便會極大程度上影響到肉羊養殖的整體效益,養殖人員應當改善養殖環境,增強養殖管理,定期開展消毒驅蟲等工作,確保規模化肉羊養殖疾病的有效防控。
一、規模化養殖肉羊疾病的特點
1.傳播快速、危害大
規模化肉羊養殖的特點在于飼養的密度,羊舍中飼養密度與傳統養殖而言,前者要相對高一些,同時為了確保養殖戶的經濟效益,一般都會不斷的擴大養殖規模,不斷地增加肉羊的數量,選擇高密度且集約型的養殖模式。這樣的情況讓傳染類的疾病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機會,一旦出現便會快速的蔓延,與傳統型散養模式相比,規模化養殖的疾病傳播率要大很多。
2.傳播面較廣
規模化肉羊養殖場當中,疫病傳播的速度非常的快速,在人們對于肉制品的需求不斷增加,現代化物流運輸的快速發展,羊肉與肉羊制品會由屠宰場與養殖地中輸送到各個地區,隨著流通環節的不斷增加,若是沒有有效的防控疾病,便會造成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同時,各個區域間肉羊良種的流通日益頻繁,然而部分養殖戶與農業部門沒有防疫意識,防疫手段比較落后,使得疾病不斷地蔓延,難以防控,造成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
3.檢疫機制不完善
我國的動物疾病的檢疫體制不夠健全是非常嚴重的問題,養殖戶過于注重經濟效益,對飼養管理不夠重視,沒有正確的認識到檢疫制度的重要性,飼料環節存在不合理性、疾病的把控不嚴,便導致疾病極易爆發以及大規模的蔓延。此外,部分區域的檢疫部門疏于管理,沒有落實日常的檢疫工作,對于肉羊的養殖、肉制品的生產、運輸以及銷售等環節的檢疫工作不夠重視,導致大量的不法分子以及不法行為出現,讓規模化肉羊養殖相關檢疫工作無法正常的開展,沒有充分地發揮出真正的效用,無法有效地控制肉羊養殖的疾病。
二、規模化養殖肉羊疾病的防控方法
1.養殖場的科學管理
規模化的肉羊養殖場當中,首先應當科學的進行養殖場內部各個區域的規劃布局,明確生活區、飼料區與養殖區的合理布局,避免交叉污染。應當科學的管理飼料倉庫,確保其內部的清潔與干燥,保證養殖飼料的安全。在生活區中應當及時的清理生活垃圾,分開處理垃圾與污染物。建立養殖場的隔離欄,嚴禁無關人員和外界動物隨意的出入。對于進出養殖場的車輛以及人員應當嚴格地開展消毒工作,進入養殖場的人員應當穿戴消毒工作服,從根本上切斷病菌的傳播途徑。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衛生消毒與檢疫機制,在日常的養殖過程中落實,確保疾病的快速發展以及快速的防控。
2.羊舍環境的科學管理
養殖戶應當做好羊舍的環境管理,根據實際情況合理控制環境溫度,確保羊舍內部溫度的合理性。當季節在交替以及晝夜的溫差較大的時候,肉羊機體免疫能力會下降,極易受到病菌的侵害。特別是幼齡的肉羊,更應當關注羊舍內部溫度的管理。與此同時,通過日常的養殖經驗能夠發現,溫度的變化直接的影響到肉羊的采食量。例如:在夏季高溫條件的時候,羊舍當中的溫度如果長期超過30℃的時候,肉羊采食量與正常溫度相比,前者會下降40%到50%。所以,在夏季的時候羊舍內部溫度應該保持處于15℃到25℃范圍。在冬季的時候,應當重視以及落實羊舍內部的防寒保暖,比如在羊舍的外部可以包裹上塑料薄膜以及草氈等,起到一定的防風防寒的作用,能夠有效地預防以及控制流感、副傷寒等各類常見疾病。與此同時,養殖人員應當重視濕度的管理,在羊舍內部環境中出現濕熱問題會給細菌以及螨蟲等微生物的滋生提供一個生長的環境,所以,相關養殖人員應當定期的清理羊舍中的肉羊排泄物,適當通風,確保羊舍內部的環境的干燥性,以及良好的通風。在夏季的時候,可以在上午以及傍晚的時候進行兩個小時的通風,在冬季的時候在正午氣溫比較高的時候進行羊舍的通風。與此同時,應當在規模化養殖場內部的羊舍中安裝適量的溫度與濕度的測量器,這樣更加便于準確地監測以及控制羊舍內部的溫度與濕度上的變化。一般而言,羊舍中最為適宜的濕度需要控制在60%范圍,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肉羊出現關節類疾病。
3.重視日常的養殖管理
規模化肉羊的養殖過程中,應當實施精細化的養殖管理,設計科學的飼料投喂方式以及飼料營養的科學搭配,定期清理糞污等。根據實際情況在規模化肉羊養殖場中實施肉羊的分群管理,充分地考慮到各個生長階段的肉羊體重、體質與采食量等各個方面存在的差異性,為了能夠便于養殖人員實施集中化精細型的管理,便應當實施科學合理的肉羊的分組分群管理。在相同組群當中的肉羊,應當投喂數量相等且相同類型的飼料,這樣便可以有效的避免混群養殖中出現“吃不飽”以及“吃不了”等問題,防止肉羊產生消化類的常見疾病。與此同時,在規模化的養殖場中還應當重視以及落實消毒、隔離以及免疫接種工作,對于羊舍內部的污染物與排泄物應當及時的清理,定期地開展羊舍內外環境的徹底消毒,在肉羊出欄之后還應當開展徹底的消毒工作。根據實際情況利用氫氧化鈉與石灰乳等兌水之后給羊舍內外墻壁以及墻角等位置進行噴灑,隨后用清水進行沖洗,確保滅菌的有效性。定期的消毒以及處理肉羊的飲用水與飲食器具等,將糞污進行集中化的無害處理,定期進行疫苗接種工作,提升肉羊的整體免疫力,確保疾病的有效防控,提升規模化肉羊養殖的經濟效益。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規模化肉羊養殖的不斷發展,疾病的防控成為了關鍵問題,因此考慮到實際問題,相關養殖人員應當積極的轉變思想觀念,引進先進的養殖技術,重視以及落實養殖的消毒、隔離以及免疫接種工作,制定科學有效的養殖管理機制,規范養殖人員的養殖行為,促進規模化肉羊養殖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加爾肯克勒木汗.肉羊疾病治療中的幾種常用注射方法[J].農民致富之友,2017(12):230-230.
[2]李文華.農村規模化肉羊養殖關鍵技術[J].獸醫導刊,2017(20):219-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