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文偉
摘 要:文章基于森林火災預防管理的重要作用,分析導致森林火災的主要原因以及目前開展森林火災預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森林火災的預防管理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森林火災;預防管理;原因
一、引言
目前,林業產業的多元化發展人們對森林資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在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森林火災頻率的增加并對森林資源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不利于我國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因此,在林業產業發展中也始終將森林防火工作作為管理重點,通過加強宣傳教育以及制定火災防治制度等,從而保證森林防火責任制的落實。
二、森林火災預防管理的重要性
正如前文所述,森林火災預防管理工作對于確保我國生態可持續發展、推進社會和諧穩定以及促進林業產業的多元化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具體表現為:首先是森林資源主要起到調節氣候、凈化空氣、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等重要作用,而森林火災則會破壞森林資源的上述功能而影響生態平衡,增加出現水土流失以及水旱風沙等災害的概率。其次是森林火災如果發生在三林交錯的地區容易對成片的林木造成燒毀的危害,而如果發生在居民點則會危及人們的生命以及財產安全,如果發生在農田地區,則會對耕畜和農具等造成破壞。在火災發生之后需要國家消防部門組織大量人員并消耗大量的物力和財力開展火災救援工作,還容易導致人員傷亡以及國家損失問題。最后是目前我國雖然在持續開展植樹造林的活動,但是森林覆蓋面積也遠沒有達到標準要求,通過森林防火工作的開展也有助于促進林業健康發展。
三、森林火災發生的原因分析
森林資源由于其自身的特性,火災發生之后容易快速擴散和蔓延,因此對于林業工作人員來說,預防森林火災是工作重點,而在開展有效的火災預防措施之前,需要分析森林火災發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從自然方面分析,雷電是造成森林火災的主要原因,而且具有難以預防的偶然性特點。二是從人為因素分析,這主要是人們日常生產和生活中的焚燒祭品、燒荒、燒灰集肥等活動中以及吸煙等行為都可能會導致森林火災的發生。在目前的森林火災管理中,如果沒有重視上述原因所引發的火災,林業工作人員出現麻痹大意、防火意識差等問題,或者沒有做好森林防火宣傳教育等工作,沒有控制好森林火災的源頭以及對違法縱火行為的查處力度不足等,這都是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四、森林火災的預防管理措施
1.做好森林防火的宣傳和教育工作
針對目前容易發生的森林火災的原因進行分析可知,主要是由于燒荒、燒墾以及放炮采石等人類的生產生活行為而引起的,也就是由于人們的生產性用火或疏忽等人為因素引起的,其根本原因是人們的防火意識比較淡薄。為此就需要從源頭上做好森林防火的宣傳和教育,從而提升人們的防火意識,這就需要通過電視、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媒體方式來宣傳森林防火的重要意義,使得森林防火的意識在人們的觀念中根深蒂固。
2.建立健全森林火災防治制度
我國的林業部門需要在分析森林火災發生的原因和特點的基礎上建立森林火災防治制度,然后在制度要求基礎上確保此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和落實,加大對違法違規人員的查處力度。通過上述制度不僅要明確預防為主以及積極消滅的森林防火方針和要求,確保應對森林火災緊急事務策略的正確性,做好森林火災的預防準備并確保及時反應來減少森林火災所造成的危害。同時要通過此制度來明確領導以及直接管護人員的責任,確保具體人員管護責任以及范圍。最后是要在上述制度的要求下建立護林員隊伍,通過競爭上崗以及年終考核的方式保證所組建的隊伍具有優良的素質和作風,并且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和防火意識,吃苦耐勞、甘于奉獻,確保每個護林員做好自己管轄范圍內的防火管理工作。
3.做好火源管理
正是由于人為因素是導致火災的主要因素,為此需要做好人們的教育和引導工作,確保用火規范。這不僅需要在各種傳統的祭祀節日過程中,做好對林區以及墓地的嚴格看管,并且通過多種媒體方式來逐步引導人們轉變觀念以及改變其祭奠的習慣,通過壓紙、掛紙或者獻花、栽樹等方式來代替傳統的燒紙焚香等方式。還要做好對林區旅游以及生產人員的宣傳和等級管理工作,在路口設立檢查站,做好多過往人員和車輛的檢查和登記工作,對火種進行收繳。此外,還要做好林區中長期生產和作業的單位負責人以及特殊人員進行責任書的簽訂,明確其防火責任,提高其防火意識。
4.做好防火基礎設施和應急準備工作
森林防火基礎設施準備工作,主要就是要確保防火道路的暢通,在林區重點部位進行管護站、檢查站的設置,而且要進行先進的防火預警監測設施設備的配備和應用,此外還要準備好各種消防物資和工具的準備,保證通訊網絡的暢通、確保水源地充足等。不僅如此,針對可能發生的火災,需要結合不同區域特點和要求開展滅火應急預案的制定,保證在火情出現之后可以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來確保救援工作的有序開展,確保火災被快速撲滅來盡量減少火災所造成的人員傷害和經濟損失等。
5.保障信息暢通
通過不同級別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之間保持信息暢通的主要要求,一是要確保氣象信息的暢通,可以保證在高火險期內及時向各級傳達信息并提前開展預防措施;二是要從基層向上級逐級進行平安信息的匯報;三是在火情出現之后需要逐級上報并由上級盡快決策來應對和處置火災。為此就要求在不同防火機構中確保24h值班制度以及護林員每日巡山制度的落實。
五、結語
正是由于開展有效的森林火災預防工作可以保護生態平衡和生態環境、保障社會和諧穩定以及推動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為此就需要針對引起森林火災的人為和自然方面的原因以及目前開展森林火災預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重視、宣傳以及案件查處等方面的問題。需要做好森林防火宣傳和教育、建立健全森林火災防治制度、做好火源管理、做好防火基礎設施以及應急準備工作、確保信息暢通等來保證森林防火責任制的落實,減少森林火災的發生概率以及降低森林火災所造成的危害,發揮其作用來確保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參考文獻:
[1]戴立松.森林火災的發生特點及綜合預防[J].現代農業科技,2017(22):128-128.
[2]周水金.林業資源保護和森林防火管理方法初探[J].花卉,2019(6).
[3]任忠誠.森林火災的發生特點與綜合預防探究[J].現代園藝,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