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馬鈴薯具有營養豐富、產量高、生長期短以及用途廣泛等諸多優點,不僅是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同時一種非常重要的蔬菜作物品種,在農業經濟發展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為了實現馬鈴薯的高產穩產。文中筆者結合云南省富源縣富村鎮實際情況,從科學選擇優良種植品種,加強脫毒種薯推廣,合適優選適宜地塊進行種植以及精細整地,種薯催芽、合理密植與施肥,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等幾個方面,對當地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進行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冬早馬鈴薯;栽培技術;富源縣富村鎮;云南省
冬早馬鈴薯主要是指冬季馬鈴薯與早春馬鈴薯。前者播種時間躲在每年的10~12月份,收獲時間為2~4月,種植區主要分布在海拔1600m以下的江邊河谷以及壩區。早春馬鈴薯的播種時間主要在每年的1~2月份,收獲時間在4~6月份,種植區主要分布在海拔1600m以上的區域。冬早馬鈴薯生長期正是云南省富源縣富村鎮的旱季,此階段光照條件比較充足,氣溫低、降雨偏少,不僅符合馬鈴薯喜冷涼氣候的特性,同時又避免了多雨時節給馬鈴薯生長造成的不利影響,減少了晚疫病的發生,為馬鈴薯高產穩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并且還有效提高了馬鈴薯的品質。另外淡季馬鈴薯上市,價格高且銷路好,經濟效益可觀。然而就云南省富源縣富村鎮冬早馬鈴薯種植而言,規模還比較小,多為分散種植,種植水平還不是很高,對馬鈴薯的產量造成一定影響,馬鈴薯產量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為了實現云南省富源縣富村鎮冬早馬鈴薯高產穩產,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文中結合實踐,對當地冬早馬鈴薯生產情況進行總結與分析的基礎上,探討云南省富源縣富村鎮冬早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旨在為當地馬鈴薯種植提供一定的參考作用。
一、選用優良品種,推廣脫毒種薯
種植馬鈴薯過程中選擇品質優,豐產性能好,抗性強的品種進行種植,同時,種植過程中還應當考慮馬鈴薯的傷。以及市場銷售情況的,選擇中早熟的品種進行種植,確保能夠提前上市,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麗薯6號是有麗江農科所所培育,其具備上述特性,在省內,很多馬鈴薯種植區都有著良好的種植效果,所以在種植馬鈴薯過程當中可以首選此類品種,種薯通過一二級脫毒的效果更好,能夠有效提升種薯質量,對馬鈴薯高產穩產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選擇適宜田塊,精細整地
在種植馬鈴薯過程當中,疏松肥沃的土壤條件以及具有較好排灌能力的沙質地塊,更適宜馬鈴薯的生長,同時選擇馬鈴薯地塊進行種植時,前作植物為水稻的更佳,前作植物為茄科類的地塊兒不適宜種植馬鈴薯,因為此類地塊兒病菌量較多,因為此類地塊兒病菌量較多會增加馬鈴薯病害發生幾率。種植之前深翻土地,保持深度在25cm左右,確保土壤疏松度,將田塊中的土塊打碎,摟平,實時種植。
三、種薯催芽和切塊
冬早馬鈴薯播種時間與采收種薯時間比較短,還處于馬鈴薯的休眠期,這時便會對出苗造成一定影響,而且還會導致爛薯的情況出現,引發缺苗現象,為了有效提高出苗率,保證馬鈴薯能夠整齊出苗,播種馬鈴薯之前進行相應的崔苗措施非常重要。過去是先切塊然后催苗,現在在云南省富源縣馬鈴薯種植過程中,都是采用先催苗后切塊的方式,這樣能夠降低爛薯的發生率,提高出苗效果。
①種薯處理:在氣溫20℃左右的條件下,將種薯置于58%甲霜靈800倍與920(赤霉素)1~2mg/L-4濃度的混合液中浸泡2~5min鐘進行處理。
②催芽:將處理過的種薯放置在浸濕過的稻草或濕沙中進行催芽,一層稻草(沙)一層薯,以堆放3~4層為宜,最后用薄膜、麻袋等覆蓋以增溫保濕。催芽前在頂芽附近用刀環切3/4,以阻止薯塊營養及生長素向頂芽輸送,防止頂芽徒長,從而促進側芽的萌發和生長,使整個薯塊出芽均勻。
③切塊:切塊大小以30~40g為宜,保證帶一個芽,形狀以菱形四面體為好。切種時每人準備2把切刀、2塊切板,并放在5%的高錳酸鉀溶液或500倍甲基托不津溶液或75%酒精中浸泡。每使用10min后或當切到病、爛薯時,輪換一次切刀和切板,并剔除病、爛薯。切好的薯塊要當天播完。
四、合理密植,科學施肥
云南省富源縣富村鎮冬早馬鈴薯基本上采用單壟雙行地膜種植,按100cm行距開播種溝,溝寬40cm,深30cm,溝兩邊丁字型放種,株距30cm,每667m2種植4500株左右。并用三元復合肥(15:15:15)60~80kg,農家肥1500~2000kg作底肥,施入溝內,然后擺種,起壟蓋膜,形成寬70cm,高25cm左右的單壟。
當馬鈴薯苗出齊之后,如果苗情生長不是非常旺盛,缺少氮肥,應當按照15kg/667m2追施尿素,當出現花蕾時,按照15kg/667m2追施硫酸鉀,為馬鈴薯生長提供良好的肥力,促進馬鈴薯生長。
五、及時防治病蟲害
用500倍液的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噴施防治馬鈴薯早疫病,利用800倍液的58%的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噴施防治馬鈴薯晚疫病,每間隔十天防治一次,通常三次便能達到良好的防治。地下害蟲可以利用敵百蟲以及辛硫磷等藥劑進行防治。蚜虱凈防治蚜蟲效果較好。
六、水分調控
馬鈴薯生長整個過程對于水分的需求不是太大,所以應當合理控制水分,避免大量澆水導致爛薯等不良情況出現。播種之前應當澆一次水,這樣利于馬鈴薯發芽生長,當馬鈴薯齊苗之后,再澆一次水,馬鈴薯現蕾與開花階段各澆一次水,同時,還應當結合土壤條件以及氣候條件等因素對馬鈴薯合理灌溉,做好排水工作。
七、預防凍害
15~25℃適宜馬鈴薯的生長,但是溫度過低時,也會對馬鈴薯的生長造成不利影響,所以也應當采取有效的防凍措施。結合地區實際對播種期合理調整,霜凍階段不能種植馬鈴薯,霜凍到來之前一到兩日放水進溝,保證土壤濕潤性,出現動態之前,可以利用稻草等進行合理覆蓋。發生霜凍時,利用作物雜草等作為燃料進行煙熏,降低凍害對馬鈴薯生長造成的不利影響。
八、適時收獲,實現效益最大化
馬鈴薯進入生理成熟期將不再生長,莖葉逐漸變黃,當莖葉易和匍匐莖出現分離時,選擇有利時機進行采收,上市銷售,當天采收當天售賣,提高種植效益。
參考文獻
[1]沈平,杜堯東,張永華,等.冬種馬鈴薯種植氣候的適宜性區劃[J].云南氣象,2018,40(06):49-52.
[2]吳一心。冬種馬鈴薯無公害栽培技術[J].農村新技術,2018(12):10-11.
[3]李雪琴.馬鈴薯雙膜覆蓋高產栽培技術要點[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8(6):151.
[4]王吉福.淺談湟中縣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要點[J].農技推廣,2019(1):18-19.
[5]鄧永強.馬鈴薯高產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20):23-24.
作者簡介:李加穩(1976-03-)男,漢,籍貫:云南省曲靖市,學歷:大專,職稱: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