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潤鸞
摘 要:近年來農村逐漸成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重點,而一直以來關系到國計民生的農村土地問題卻成為不容忽視的重大議題。就土地承包流轉現象,本文主要分析了農村土地承包流轉現狀,從提高農民土地承包權流轉意識、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權制度體系、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方面闡述了農村土地承包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農村;土地承包;流轉現狀
土地是農村經濟得以發展的重要生產因素,隨著農村土地承包流轉問題不斷出現,土地流轉的形式也逐漸多樣化,因此,為確保將農村承包土地的效益發揮到最大,有必要對農村的土地承包流轉現狀及發展對策進行深入探究。
一、農村土地承包流轉現狀
據現有法律來看,農村土地承包流轉指的是土地承包經營者在沒有對土地所有權進行變更的情況下,將土地的經營權以轉讓、轉包、入股、出租等方式,轉讓給其他人的做法。對于促進農村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來說,農村土地承包權的流轉對其起著重要作用。根據目前我國農村土地承包權流轉的現狀來看,依舊存在很多有待解決的問題。其現狀具體表現在:
1.農民缺乏承包流轉意識
在農村來說,大多數農民的綜合素質較低,總體來說,文化水平低下者居多,這就導致很多農民受傳統思想的束縛,將土地作為自己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有著較為嚴重的戀土情結,因此導致了大多數農民不愿將土地的承包權進行流轉。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農民缺乏對土地承包流轉價值與本質的了解,甚至于完全不知土地承包流轉能給大家帶來的經濟效益,更不清楚農村土地承包權流轉的相關政策。
2.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制度
據調查結果得知,目前農村的土地承包權的流轉不但沒有對轉入者進行相應的法律法規的保障,而且對于轉出者也沒有作出相關的法律保障,這樣一來,無法保證農民的利益和權利,間接導致了很多大多數農民不會輕易在風險較大的情況下流轉自己的承包權。
3.缺乏流程的規范與管理
在土地承包流轉的過程期間,有部分村委會實際操作時違背了法律法規等一系列相關程序,如:對承包土地隨意進行調整、私下控制土地承包流轉、沒有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收集村民對發包的決定的意見與建議,進一步導致矛盾的激化。
二、農村土地承包發展對策及建議
1.提高農民土地承包權流轉意識
目前,由于農民的自身原因,使得農民對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信息認識不全面,導致土地流傳存在很多弊端。若想要帶動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促進農村土地承包全進行合理流轉、滿足廣大農民的需要,相關部門必須將提高農民對于承包流轉的意識當成首要任務,加大宣傳力度;政府也應該加強土地流轉信息的建設,建立專門平臺,整合各項行政信息,為農村土地流轉積極地提供信息指導與服務,積極為農民提供答疑服務,解決農村土地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糾紛,從而使農民正確認識到土地承包流轉的意義。此外,還可以將市場與農村土地承包流轉平臺建立起互動關系,調節政府與市場的作用,規范流轉合同,最大限度地提高農民土地承包流轉意識,更好地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
2.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權制度體系
現存的關于土地承包流轉的法律法規制度并不完善,雖然現在有多部法律都對農村土地經營流轉作出了一些相關規定,但因其各部法律的立法方向的不同,導致法律之間在存在一些矛盾與沖突,給土地承包流轉工作的管理帶來的一定程度上的困難和阻礙。此外,一些農村地區的農民承包地權屬尚不明確、土地的實際面積與登記面積無法對應等情況的產生,恰恰是因為當前的農村承包流轉登記制度的不完善所導致的,因此,為使土地承包流轉合理進行,必須將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體系落實到實際行動中。
首先,制定一個相對完善的協調機制,以促進各部門之間高效開展工作。如:親自到農村走訪,根據農村的實際情況展開全面調研,然后結合國家的相關政策,制定一個擁有地方特征特色的土地承包流轉制度,大力開展與宣傳部門的協調宣傳工作,主要宣傳關于土地承包流轉經營成功的案例,引導農民自愿自覺參與進來,切實解決土地承包流轉中農民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其次,制定保障機制。如:對于農民失去土地承包權制定相關的保障機制,確定土地升值和流轉的價格。最后,制定補償制度。為避免土地承包流轉的過程中存在的風險,應制定合理的防范制度。
3.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
在土地承包流轉的過程中,必須加強對土地承包經營者流轉的管理,其方法如下,以供參考:
(1)制定合同示范文本。各地在制定關于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文本的時候,應該嚴格根據當地的情況來定,并且在合同文本中,明確表明流轉土地的支付方式、用途和面積、價格和期限、以及合同到期后地面附著物品的違約處理責任,引導土地流轉的轉出方和轉讓方明確權責關系,前提是在自主協商下的情況下,簽訂規范的流轉合同。
(2)重要資料的存檔。重要的資料及合同要及時進行存檔保存,對于不同的流轉土地的形式及時辦理承包權證的變更登記或備案,對于口頭形式的流轉應簽署書面協議,并通過集體及鄉鎮進行簽證,避免發生不必要的隱患。
(3)規范土地資源管理。擴大土地流轉的規模,有效地整合土地資源,并結合農村特色產業的發展對土地進行規模性開發,積極鼓勵及倡導農民實施土地承包權的流轉,進而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以此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管理。
(4)制定土地流轉政策。在農村承包流轉的過程中,相關部門應該準確找好自己的定位,把握好自身職能,監測農村地區土地使用情況,再根據當地的土地流轉情況,制定相應的適合農村發展的土地流轉政策。
三、結語
總而言之,農村地區的土地承包流轉對于農村經濟發展來說,明顯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因此,良好的土地承包流轉政策不僅有效地使農村地區的土地得到合理利用,還進一步升級優化了農業資源,提高了農村的農業綜合能力,推動了農村經濟的整體發展。
參考文獻:
[1]冷巖峰.探討農村土地流轉問題的對策[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18,27(03):80-82+121-122.
[2]楊紹蘭.對農村土地承包權流轉問題的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8(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