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進
摘 要:現階段,我國人工造林的面積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了充分地擴大,各個領域林業部門的管理人員也更加重視人工造林的價值。人工造林工作主要的內容便是利用先進的種植技術將樹木的幼苗提前進行培育,隨后再將其運輸到事先劃分好的林區之中進行科學合理地播種,保證森林資源能夠得到及時的補充。同時,工作人員在進行幼苗種植的時候時刻注意天氣的變化動向,并進行土壤方面的研究,切實保證林區的健康發展。本文針對當今社會新疆地區人工造林工作的進展情況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總結,并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政策來完善此項工作的不足之處,切實幫助新疆地區造林工作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人工造林;新疆地區;造林工作建議
隨著社會各界的迅猛發展,人類生活的環境在也在過度的開發工作中變得愈發糟糕。保護地球環境已經成為了全球人類共同商議的問題。我國為了更好地改變現有的環境問題,實施了人工造林這種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國家在面對環境改造問題的時候不遺余力地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及人力,在多方的共同努力,環境治理獲得了不小的成就,我國的生存環境也能夠在這種先進措施的推動之下擁有良好地改善,森林資源也能夠得到很好地保護。
一、新疆地區人工造林工作在進展過程之中面臨的困難
新疆區域人工造林工作雖然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但其中依然存在的一定的問題需要解決。阻礙該林區順利發展的重要原因便是相關的工作人員能在進行數據統計的時候沒有認真對待,甚至會虛假匯報種植面積,還有一部分的工作人員試圖在林區私自種植葡萄來掩蓋虛報數據的事實,藤本植物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并不能夠起到固定土壤的功能。另一方面,數據的統計人員也沒有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在記錄數據后沒有將其精確核實便進行上報,導致很長一段時間之內國家并不能夠對新疆地區林場的實際面積擁有一個準確把控。同時,新疆地區的自然環境條件也極其不利于樹木的生長。由于其身居內陸地區,海洋區域的潮濕氣流不能到達,進而形成溫帶大陸性氣候,這種氣候的特點便是晝夜溫差十分明顯,擁有充足的日照但是極度缺乏雨水。新疆地區全年溫差也是較為巨大的,冬季極寒,夏季極熱,處于兩種極端狀態,土壤也多為沙質土。這種環境氣候以及土壤條件對于種植瓜類作物是極為有利的,但是卻為種植樹木造成了極大的困難,想要在新疆地區形成茂密樹林便是更加具有難度的,很多樹苗因為不能夠積極適應當地的惡劣環境而出現大面積死亡的現象,成活率十分堪憂。
二、解決新疆地區人工造林工作現狀的有效途徑
1.國家應適當提高造林標準
新疆地區由于其環境條件的限制,在進行人工造林工作的時候面臨著諸多的困難。為此,國家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新型的政策,提高新疆地區的造林標準,投入更多地資金及技術支持,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大土壤灌溉的面積以及時長,讓樹木幼苗能夠擁有更好地生長條件,切實提升植物的成活幾率,新疆地區的有效種植面積也能夠因此得到相應的擴充,提早實現國家制定的“雙增”標準。同時,新疆地區在上報種植面積的時候經常出現匯報虛假數據的情況,國家應該出臺相應的政策進行嚴格管制,以便掌握真實的造林數據信息,發現實際存在的問題,針對具體出現的問題制定新型的整治措施。
2.強化人工造林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
保證造林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就是強化種植人員的專業技能。技術人員需要根據新疆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新型種子的研究,提升樹種的御寒能力及抗干旱性能,保證人工林場可以長久地繁衍生息。在實際種植的時候也需要選取多種樹苗,讓不同的樹種之間能夠形成相輔相成的良好關系,共同健康生長,通過重視密度的選取以及樹木高度的分析來構建出具有良好科學性的樹木種植模式,切實保證林場的順利生長。同時,工作人員需要具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新疆地區較為偏遠,氣候也十分惡劣,工作人員應克服這些困難,每天都對幼苗情況進行記錄和觀察,根據幼苗的生長態勢進行水分的補充和能量的供應。由于新疆地區的土壤并不是十分肥沃,僅靠土壤中現存的養分不能夠幫助木本植物健康生長,因此,工作人員需要運用先進的技術來調配相關的營養液,并利用注射器定期為樹木注射營養原液,讓樹木能夠在及時獲取到足夠的養分。為了幫助幼苗的根部可以良好生長,工作人員需要定期進行翻土工作,讓根系能夠吸收到足夠的氧氣。
3.增加種植樹木種類增加收益
新疆地區內并不是所有的土地條件都是極為惡劣的,在雨水相對豐沛的東部地區可以適當增加種植樹木的種類。一般情況下新疆地區的氣候條件僅適合種植針葉植物,這種植物雖然能夠很好地抵抗惡劣環境,但是其防風效果并不盡如人意,而且也不能夠為林農帶來跟多的實際收益。為此,工作人員可以在適宜的條件下種植棗樹等植物,或者是桑樹。林業部門需要積極引進相關人才,將先進的科學技術應用于實際的工作之中,提高果實的產量,并將林果作為當地的特產產品,強化當地的形象宣傳,林農也能夠因此獲得不菲的收入。在這中發展態勢之下,果農的生產積極性也能夠被充分地激發出來,并會自行研究提升林果產量的有效措施,切實促進新疆地區經濟建設工作的發展,人工造林工作也能夠在此基礎上順利進行,周邊環境的質量也可以因此有效提升。
4.人工造林工作其他注意事項
人工造林工作在運行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多種因素的影響。尤其在新疆地區這種環境相對惡劣的區域需要更加注重多種問題。工作人員在進行樹木種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科學合理使用間作理念,嚴格控制樹木的種植密度。工作人員在種植樹木的時候,在有些情況下會一次性選擇多種樹苗,這樣能夠有效防止因病蟲害而導致樹苗大面積死亡情況的發生。但是在選取樹苗種類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其中的相生相克性。同時,在種植樹苗的時候,工作人員一定要嚴格控制密度,過于緊密的種植方式不利于根系的發展,過于疏松的樹木排布無法對土壤起到很好地固著作用。因此,種植人員必須要對每種樹木的生長方式擁有一個較為詳盡地了解,并合理控制種植模式,切實推重人工造林工作的順利、長久地進行。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新疆地區在發展的過程之中需要積極利用人工造林工作來增加土地利用率。這樣不僅能夠幫助新疆地區的周邊環境得到顯著改善,還能夠幫助當地林農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切實推動當地經濟建設工作順利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詩梅.論林業造林工程的主要質量問題及改進措施[J].農技服務,2017,34(7):94.
[2]許文濱.論如何加快造林更新的速度與質量[J].民營科技,2019(2):182.
[3]郭曉麗.人工造林技術及成活率提升的措施淺談[J].中國林業產業,2018(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