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推動茶葉產業發展的目的,針對當前茶葉市場營銷中的問題,做了簡單的論述,提出了相應的策略。目前來說,茶葉銷售面臨著技術標準提高、產能過剩等問題,需要從提升品質、創新市場營銷方式方法等方面入手,采取相應的措施,促進產品銷售量的增加,獲得更多的效益?,F結合具體研究,作如下論述。
關鍵詞:茶葉;市場營銷;營銷策略
從茶葉的市場推廣和銷售實踐來說,做好市場營銷,運用適合的銷售手段,對增加產品銷售額,創造更高的品牌價值,有著重要的意義。目前來說,部分具有茶葉種植條件的地區,將茶葉作為帶動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積極培育茶產業。好品質+好的營銷是創造茶葉效益的根本路徑,因此深度分析此課題,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茶葉市場現狀分析
以威寧為例,茶葉生產銷售,受全省“東茶西移”“畢節奢香貢花”等區域公用品牌宣傳效應和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茶葉價格普遍上漲10~15%,但市場銷售形勢較好,實現了產量價格雙增。近兩年茶葉總產量平均4600t,一產產值4.425億,綜合產值8.55億,茶農人均收入3259元,分別較上年增長11%、13%,增幅顯著。全縣茶葉總面積達7.2萬畝,可采茶園4.5萬畝,分別較上兩年增長1.2萬畝和1.6萬畝。雖然當前的茶葉市場形勢良好,不過茶葉市場營銷還面臨著諸多問題需要克服。
二、茶葉市場營銷中的問題
1.技術壁壘。從當前茶葉市場營銷來說,國外市場技術壁壘,如歐盟、日本等標準有愈發加嚴之勢,中國出口茶葉的風險愈加巨大。茶葉對外出口,面臨著影響因素眾多,其中產品品質標準不斷提升,很容易影響整個銷售。
2.價格優勢衰退。國內茶葉綜合持續上漲,國外茶商難以接受,價格優勢正逐漸削弱。一直以來,我國茶葉出口除了品質的優勢外,更重要的是具有價格優勢。隨著國內市場需求的增加,帶動著茶葉價格的增長,影響著對外出口的價格,很多國外茶商對價格難以接受,進而影響著銷售。
3.產能過剩。國內茶葉產能過剩問題日益突出,特別是三公消費限制下高檔名優茶市場急劇下滑,茶葉出口受到關注,大宗茶生產增加,出口競爭將更加激烈,企業已無利潤可言,并且極易引發貿易的混亂局面。
4.茶葉品質問題。目前來說,農殘限量檢測項目不斷增加;累積農殘超標隱患爆發;顧忌農殘而落入原始農業陷阱;茶葉品質下降,競爭力下降等,都是影響茶葉市場營銷的主要因素。
5.缺少高素質市場營銷人才。從茶葉市場營銷的角度來說,好的產品也需要好的銷售,產品再好沒有好的營銷方法,也難以增加產品的價值。面對當前競爭激烈的市場,如何高效營銷,對市場營銷人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需要其具備較高的能力,能夠洞察市場變化,精準定位目標市場,切準銷售點,拓大市場銷售渠道,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目前來說,高素質能力水平的市場營銷人才匱乏,還需要加大人才的培養。
三、茶葉市場營銷策略的總結
1.加大市場營銷人才的培養。茶葉銷售和營銷人員素質之間存在著緊密的關系,好的營銷人員,能夠讓產品在其原有的價值上創造更多效益。新時期,作為市場營銷人員,要善于運用當前的營銷平臺和機會,及時掌握市場變化,抓住最佳的銷售時機,進而創造更多的效益?;诖诵枨?,要對市場營銷人員進行培養和培訓,具體措施如下:1)加強和高校的合作,進行營銷人才的定向培養,建設專業的茶葉市場營銷團隊,圍繞茶葉市場營銷相關知識和技能,對人才進行針對性培養,輸出高素質人才。2)茶葉銷售企業要積極為營銷人員,提供崗位培訓機會,使其能夠及時更新營銷知識和技能,掌握互聯網和O2O等平臺的新營銷方法,實現網絡營銷和實體營銷的高效運用。3)構建完善的薪酬激勵機制,調動市場營銷人員的參與積極性,使其能夠全力營銷。
2.充分利用博覽會、廣交會契機。2019年11月27日,聯合國大會宣布每年5月21日為“國際茶日”,以贊美茶葉的經濟、社會和文化價值,促進全球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將“國際茶日”確定為5月21日是由我國主導推動的,這是世界對中國茶文化的認同,能夠推動各個國家茶文化的相互融合借鑒,助力各國茶產業的發展。開展茶市場營銷,充分利用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進行產品的宣傳和貿易,打開茶葉市場,帶動茶產業發展。以威寧為例,2017年在市政府、市茶辦組織下,參加“絲綢之路”廣州之行的茶葉廣交會上,“烏撒烤茶”茶文化得到了廣州市民及國內外賓客的認可。
3.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針對當前產能過剩的問題,各地區積極探索相應的措施。以貴州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工作主線,提出了“三去一降一補”任務。具體措施如下:1)去庫存。2)去杠桿。3)降成本;4)補短板等。從農業方面來說,積極調整種植業結構,2018年上半年茶葉產量13.84萬噸。
4.提升茶葉產品品質。產品價值的創造,品質是核心。雖然通過包裝和服務等的創新,以及茶文化的注入,能夠使得產品的附加值增加,不過歸根結底產品價值所在還是品質。面對當前市場技術壁壘不斷提高,茶產品品質標準不斷提高的形勢,必須要針對當前種植環境污染和農產品重金屬超標等問題,提出有力的治理措施,做好產品品質的源頭把控,為每位消費者負責,同時站穩市場。以貴州為例,正在積極推行茶園生態化種植和管理。茶園生態化管理實施的目標,與當前茶葉市場營銷面臨的問題對接,提出了以下目標:降低農殘,直至國內100%達標,出口達到歐盟農殘檢測標準;提高品質,各項理化檢測指標上升,口感、香氣提升,耐泡性增強;產量不減,從剛開始的增產逐步穩定,直至達到理性合理產量。長期目標為:修復土壤;恢復生態(茶園內部);自然和諧(茶、生境、人)等?;诖四繕?,推行生態化茶園種植管理,采取優選種植園、推廣將農殘技術以及防凍技術等,提升茶葉品質。以威寧為例,香爐山茶園、星臣茶業、金鐘香茶,通過地理標志和GS認證及無公害產品認證,全縣累計無公害茶園7萬畝,綠色食品茶園面積1500畝,有機茶園500畝,通過幾年的茶葉抽檢、合格率均在100%。
5.創新市場營銷模式。從當前茶葉市場營銷的變化來看,融合影響模式越來越多。例如,將茶葉和旅游業相互結合,推動茶產業區域化布局以及專業化生產等,帶動茶農增收。此模式貫徹“農旅融合”的理念,采用“觀光+體驗”的市場化運作模式,通過吸引旅游項目和資金以及人才等各個要素,實現要素的區域聚集,帶動著茶葉產業鏈條的進一步延伸。根據旅游產業的需求,依托茶園資源,建設特色茶園景觀,增加產業的附加值,帶動茶葉銷售。除此之外,探索立體生態農業開發模式,通過套種水果,帶動產業效益的增加,推動現代化農業以及生態觀光旅游業的發展。再比如,當前市場營銷方式方法不斷創新,依托互聯網和電商平臺的線上銷售;依托實體資源的共享茶室等,各種形式的銷售,依據消費者的喜好,進行針對性銷售,不僅能夠帶動產品的銷量,打開市場,還有助于茶文化的宣傳。不過市場營銷最忌諱“虛假宣傳”,必須要堅守“真實、真誠”原則,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四、結語
綜上所述,茶葉市場營銷的開展,涉及到很多問題,需要做好全面的把控。文中結合當前營銷所面臨的問題,提出了以下策略:加大市場營銷人才的培養;充分利用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契機;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茶葉產品品質等。
參考文獻:
[1]張怡,楊靜,吳萍,李海燕.當前茶葉市場營銷中的問題與對策[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09):88+126.
[2]陳琪.茶葉農產品營銷創新策略[J].農業工程,2019,9(08):153-155.
[3]陳志鵬.分析當前茶葉市場營銷中的問題與對策[J].農家參謀,2019(10):34.
作者簡介:陳仲國(1969-11)男,彝族,籍貫:貴州省威寧縣,大專,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業技術推廣中的茶葉生產,加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