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我所知,世界運作的方式是,技術是一種工具……自從我們開始1G、2G、3G和4G以后,所有的技術都來自西方發達國家,而中國保持了它的政治體制,共產黨領導的政治體制取得了成功,沒有受到技術的威脅。可為什么如果把華為的5G技術引入西方國家,就會威脅政治制度呢?您真的認為民主制度這么脆弱,華為區區一家高科技公司就能威脅到它?
——2月14日,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就所謂華為“風險”警告歐洲國家,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傅瑩在現場直接反駁了佩洛西的相關言論。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學校不再有知識的壟斷地位了,我們可以在任何地方很容易地獲取各種各樣的知識。所以,未來教育一定要打開邊界:要打開學生的邊界、打開學習的邊界、打開學校的邊界。
——不久前,北京大學未來教育管理研究中心創始主任、北京大學原校長林建華在2020未來教育論壇上這樣表示。
現在我們通過考試成績來看孩子的學習成效,來衡量學校的教學質量。可是以后隨著AI技術進入教育系統后,我們會有更多、更長、更寬的尺度,來衡量、尋求孩子們的進步和發展。
——在第二屆世界教育前沿論壇期間,世界人工智能教育學會新任會長羅絲·盧金女士在接受采訪時這樣表示。
中醫藥之所以能夠存在,是因為它有效。中醫藥有幾千年的歷史了,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就是證據,這個證據是宏觀證據,我們現在要的是科學的具體的證據,每一種中藥的治病證據是什么,這是一個新的方向,需要我們進行新的研究,用證據解決偏見。
——在第十二屆健康中國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這樣談中醫藥的療效問題。
如今,城市更新這個話題非常熱門。越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我們越是要警惕,目前城市更新就像一棵“圣誕樹”,什么都可以往上面掛;我們要注意區分,哪些項目是真正的更新,哪些則屬于城市再開發的范疇。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邵甬教授這樣談“城市更新”。
今天中國的教育,校長是關鍵。因為優秀的校長不僅影響學校,而且影響一個地方的教育水平,甚至是這個地方的經濟、人才和文化水平。中國有20萬鄉村校長,把20萬校長培訓好,相信就能解決6000萬孩子的未來。
——近日,馬云鄉村教育發展年會系列活動校長領導力圓桌論壇舉行,馬云在總結發言中這樣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