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貴元
領導干部,尤其是班子“一把手”,更要帶頭遵紀守法、廉潔自律,強化主體責任意識,增強法治觀念,破除“法不責眾”的僥幸心理,時刻將政治紀律挺在前面、使命責任扛在肩,帶頭落實民主集中制,堅持依法民主科學決策。
前不久,有媒體報道,云南省鶴慶縣草海鎮鎮長施某在黨政聯席會議上,通過了他提出的“未經鎮黨委、政府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查閱、調閱財務資料及涉密的、敏感的、內部掌握的檔案材料”決議,以此阻撓縣紀檢監察干部上門調查。
事實上,類似上述案例已經屢見不鮮。尤其是中央“八項規定”“六項禁令”和反“四風”規定出臺以來,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機制基本形成,違規違紀、違法亂紀等腐敗現象有所收斂,但仍有少數干部無視黨紀國法甚至頂風違紀。有的鉆國家政策空子,堂而皇之地搞政策變通,以達到欺上瞞下、弄虛作假的目的;有的打著維護和保護群眾利益的幌子,大搞歌功頌德的政績工程和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以達到個人的政治目的;但更多常見的則是個別單位主要領導把個人的私欲和貪腐的一些違規做法,以領導班子的名義研究形成“集體決議”,認為這是最好的“擋箭牌”,即便查出問題,出了事故,也由“集體承擔”和“集體兜著”,以減輕自己的罪責,或將追責和問責一推了之。這無非是為了掩蓋事實真相,逃避紀檢監察監督和審計監督,最終還是難逃黨紀國法的懲處。
現實中,因為極少數干部把“集體決議”和“民主商定”當作“擋箭牌”,增大了反“四風”“查腐敗”的難度和阻力。中央提出 反“四風” “腐敗查”,要保持高壓態勢,持續發力、久久為功,說明我們面臨的情況具有復雜性、艱巨性和長期性。因此,我們要始終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覺,時刻警惕違法亂紀行為破壞良好的政治生態、營商環境和發展環境,清除改革開放前進路上的各種阻力和“絆腳石”。
事實證明,集體違規,法紀難容。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明確規定,違反民主集中制原則,借集體決策名義集體違規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同時,《條例》對違紀的黨組織也作出了相應的處分規定。由此說來,領導干部,尤其是班子“一把手”,更要帶頭遵紀守法、廉潔自律,強化主體責任意識,增強法治觀念,破除“法不責眾”的僥幸心理,時刻將政治紀律挺在前面、使命責任扛在肩,帶頭落實民主集中制,堅持依法民主科學決策。
(來源:人民法院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