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兒童中心學前教育部研制500多個音頻、視頻課程資源,40余種健康飲食花樣食譜,通過“童趣微樂園”線上推送給家長和幼兒。內容涉及愛祖國、愛家庭、愛勞動、愛和平、保護環境、衛生習慣、飲食習慣、運動習慣、閱讀習慣等適合不同年齡幼兒的主題;感覺統合訓練中心特別推出5大類20種感覺統合家庭輔助訓練微視頻,讓全國兒童足不出戶享受中國兒童中心的優質教育資源。
節日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與教育資源,學前教育部策劃開展了清明節“目送逝去英雄遠去的背影”“云升旗”,“六一”國際兒童節“云端過六一”,“七一”建黨紀念日“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為孩子打好人生底色”,“十一”國慶節“同升國旗同唱國歌”等活動,相關活動三次登上央視一套晚間新聞欄目,讓疫情下“家園社共育好兒童”的愛國主義啟蒙教育理念傳播全國。
中國兒童中心副主任、學前教育部部長兼實驗幼兒園園長楊彩霞作為副主編帶領學前教育部團隊,參與教育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的《幼兒園新冠肺炎防控指南》編寫工作,錄制“春暖花開”《幼兒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示范片,面向全國進行“護蕾行動”項目公益講座《托幼機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及家園聯動要點》等,指導全國托幼機構的疫情防控工作。
在嚴防嚴控疫情常態化形勢下,學前教育部推出“家長微課堂”和“家有好爸爸”等活動,引導家長主動承擔起教育子女的主體責任。已開展《培養積極主動的探究者與學習者》《緩解入園焦慮培養積極情緒》《運動改造大腦》等主題“家長微課堂”。第一屆“家有好爸爸”征文活動收到來自全國57個家庭的投稿,并通過“老爸講故事”“寶媽曬寶爸”“萌娃說老爸”等角度展現父親參與的良好榜樣。
學前教育部開園前做好充分的人員、物質保障,包括教職工的政策法規、食品安全、輿情管理、個人防護、消毒技能等培訓,教學環境全面消殺等。編制《新生家長手冊》《“我愛我的幼兒園”幼兒手冊》等,家園溝通做好入園準備。上好開學第一課,引導幼兒學會正確洗手、咳嗽禮儀,開展“同升國旗同唱國歌”“千本閱讀計劃”“垃圾分類”等活動,培育幼兒的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
學前教育部和北京市西城區新街口街道辦事處按照雙方2020年工作座談會精神,堅持“高站位”“高質量”“高平臺”,重點在“全覆蓋”“出經驗”“重協同”上下功夫。2020年,“家園社共育好兒童”的理念與方法在新街口街道21個社區全面落地,并納入社區工作評價體系。4月,“家園社共育好兒童”幼兒家庭行動計劃落地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首次在京外正式進行試點推廣。堯都區10家試點單位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家園社共育活動,為家庭提供更優質的科學育兒支持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