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雨晴
摘 要?通過梳理城市植物生態檔案的基本內涵和特點,總結城市植物生態檔案的價值,為新時期的城市植物生態檔案建設提供四個新策略和新方法:深入進行城市植物生態檔案的理論研究,基于數據連續性的全程管理,建立完善的城市植物生態檔案的資源體系,多部門協同、共同促進。
關鍵詞?城市植物生態檔案 檔案管理 價值 對策
Abstract By sorting out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plant ecological archiv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value of urban plant ecological archives, and provides four new strategies and method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plant ecological archives in the new era: conducting deep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urban plant ecological archives, carrying put whole-process management based on data continuity, establishing complete resources system of urban plant ecological archives and collaborating with multiple departments.
Keyword urban plant ecological archives; archives management; value; countermeasures
2015年,《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中指出:“樹立自然價值和自然資本的理念,自然生態是有價值的,保護自然就是增值自然價值和自然資本的過程,就是保護和發展生產力,就應得到合理回報和經濟補償。”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也指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并將“四位一體”總體布局調整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將生態文明建設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檔案工作正在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所以,城市植物生態檔案建設研究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并對城市的生態平衡起到科學調整的積極作用。
一、城市植物生態檔案的內容與特點
1.城市植物生態檔案的含義。馮惠玲教授將檔案表述為:檔案是社會組織或個人在以往的社會實踐活動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確定的原始記錄作用的固化信息。而作為檔案之一的城市植物生態檔案產生于城市植物生態建設活動過程中,其范圍僅局限于人類在生態城市建設和管理活動中關于植物的部分。米世雄在《新時代背景下城市植物生態檔案的管理策略》中將城市植物生態檔案定義為包含了與城市植物有關的規劃、建設和管理等一系列生態活動中形成的各種形式的有價值的歷史記錄。本文認為城市植物生態檔案是指社會組織或個人在城市生態文明建設中直接形成的與植物有關的具有清晰確定的原始記錄作用的固化信息[1]。
2.城市植物生態檔案的類別。植物管理檔案:林業大數據、本地和外來植物的種類、數量檔案、植物的病蟲害記錄、植物生長環境監測等;植物工程檔案:城市道路綠化植物檔案、公園植物建設檔案、住宅區植物建設檔案等;植物科普生態檔案:關于植物生態的宣傳教育檔案等[2];植物生態政績檔案;設備、儀器;其他[3]。
3.城市植物生態檔案的特點。(1)原始記錄性。城市植物生態檔案主要源于人們在城市植物建設、管理過程中因活動需要直接形成的可以記錄或反映該實踐活動的原始記錄。因此,原始記錄性是城市植物生態檔案的根本屬性。基于城市植物生態檔案可信賴的基礎之上,才能滿足城市生態建設源源不斷的信息需求,為客觀地分析和揭示城市生態建設中出現的問題提供根基,為人們科學的決策提供依據。(2)動態性。城市植物生態檔案具有顯著的動態性。首先,植物的整個生命周期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一粒種子長成一棵植株過程中的動態變化使得有關植物的真實歷史記錄在不斷調整變動;其次,城市建設工程不是一次完成的,與植物有關的工程建設隨著多種因素的變化也跟著變動和更改,原有檔案會不斷被調用和充實,并生成新的檔案。(3)分散性。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對城市建設的要求也有所變化,這直接影響到城市建設中的植物建設,而城市植物生態檔案近幾年才被人們意識到。目前,國家級檔案部門、林業部門對城市植物生態檔案管理工作沒有出臺一項具體的規定,城市植物生態檔案主要由林業局、園林局、文物、科研單位等多個部門形成并且保留下來。這樣的保管往往缺乏系統性,造成城市植物生態檔案分散在科研單位或個人處,這也就導致了城市植物生態檔案具有分散性[4]。(4)專業性。城市植物生態檔案具有顯著的專業性。首先在城市生態綠化建設中,各類綠化植被種類的選擇需要根據其自身習性、生長狀況,并結合當地生態特點而開展苗木選擇、工程設計、種植維護等,而城市植物生態檔案作為與植物有關的所有活動的伴生物,是相應的專業活動的記錄和產物。因此,生態檔案記錄的形成以及相關管理工作的開展都極具專業性。其次,城市植物生態檔案記錄的內容具有鮮明的專業特征,城市綠化工程建設每個環節都會運用到專業技術以及專業判斷。這些記錄最終形成的城市植物生態檔案必然具有專業性[5]。(5)文化性。城市植物生態檔案記錄了一個國家或城市在生態建設過程中的思維方式、工藝水平、文學藝術、行為規范等,是人類歷史的積淀物,發揮著連接歷史、承接文明的作用。
二、城市植物生態檔案建設的意義分析
1.城市植物生態檔案是城市生態建設的重要參考依據。城市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具有連續性、系統性和周期性的特點。要熟悉一個城市的生態建設進程、規劃決策,就必須查考和利用城市植物生態檔案。而城市植物生態檔案作為社會組織、政府或個人在城市建設、管理等一系列實踐活動過程中直接形成的有關植物從選取到整體種植維護的有保存價值的真實歷史記錄,就可以為城市生態建設中有關植物建設的保護和利用提供有效的借鑒和管理措施。例如,能夠在人們開始一項新的工程或對已有的工程項目進行擴建、改建時,避免大量調查、實地勘測等重復勞動,又使計劃制定符合實際情況,避免資源浪費。更為重要的是,城市植物生態檔案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據,利用城市植物生態檔案進行城市生態建設,可以合理選擇苗木,使用最適合的技術手法對植物進行搭配,以致美化城市,穩定城市生態系統,有利于城市可持續發展。
2.城市植物生態檔案是城市生態建設活動的重要憑證。城市植物生態檔案是人們在城市生態建設過程中有意識保存起來的關于植物整個生命周期建設和管理活動的原始符號記錄,導致該記錄與城市建設活動有聯體性。并且城市植物生態檔案是隨著相關的活動進程、根據活動的客觀需要自然形成的,不是人們主觀意愿隨意編寫或杜撰的,也非事后另行編造的,因此是令人信服的歷史證據。那么其就能作為政府進行城市建設中職能運行的憑證。當政府想向市民展示城市生態建設成果時,或者提高市民關于生態方面意識,激發市民學習生態方面知識熱情時,城市植物生態檔案作為真實的歷史記錄就成為不可或缺的憑證;同時,從城市植物生態檔案本身的物理形態來看,城市植物生態檔案上保留了真切的歷史標記,如簽名、印章等,可以為保護合法權益、追究事故責任、獎懲有關人員等提供有效依據。
3.城市植物生態檔案對社會的文化價值。從城市植物生態檔案收錄范圍來看,其所蘊含的檔案信息非常多樣,是城市生態的發展和歷史變遷的“見證者”,與城市文化發展息息相關,為社會記憶提供真實可靠的歷史憑證,同時引發人類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愛護自然的情感。中國地大物博,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氣候和人文環境,從各個城市不同的植物建設中我們可以感受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程度、地理環境、民俗文化等人文風貌,突出了不同城市的文化特色和文化素養,形成各地方獨特的城市風采。在社會不斷進步發展的過程中,不少區域被重新規劃和設計,同時引進和移除不同的植物。如果沒有城市植物生態檔案對這些植物相關情況的記載,這份社會記憶就將失傳。為后代保管好了這份無價的社會記憶,能為公眾帶來對這個城市乃至這個國家的歸屬感,為查考利用或參觀此項檔案的公眾帶來自豪感和使命感。
三、我國城市植物生態檔案的建設策略
1.深入進行城市植物生態檔案的理論研究。植物生態檔案對于城市的生態建設有著重要的作用。首先,城市植物生態檔案的建設可以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其次,城市植物生態檔案的建設成果可以作為城市生態建設的成果向市民展出,有利于提升市民的自豪感,同時可以作為激勵市民進行生態方面學習時,其他材料無法比擬的絕佳宣傳材料。但截至2018年12月,筆者以“植物生態檔案”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上進行檢索,只有一篇文獻,以“植物檔案”為檢索詞,檢索結果也寥寥無幾。為了克服傳統紙質檔案靈活性差的缺點,要加快推進數字檔案室植物生態檔案數字化建設,將其納入到城市生態文明整體發展規劃中,重視對植物生態檔案收集和管理網絡系統的建設和完善,并加大投入積極開發相關的數據集成應用接口。除此之外,還要建立相應的課題組,對于城市植物生態檔案的研究,不僅僅記錄植物的種屬特征、習性等這些較為獨立和淺層次的層面,應與國外的相關研究人員進行友好交流,將國外先進的研究與中國特色結合起來,深入探究城市植物檔案的其他價值,用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促進理論,最終形成良性循環。
2.基于數據連續性的全程管理。城市植物生態檔案具有連續性、動態性和分散性的特點,目前很難整合統一進行保管。但這些檔案一旦缺失又很難補救,導致形成的城市植物生態檔案不能完整、系統,其現實利用價值也得不到充分的發揮。所以首先要從部門業務機構、工地現場、檔案室到檔案館,融合全程管理意識,重塑管理流程,實施從苗圃到種植、管護、成長的可追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實現對植物質量、施工進度和工程質量的精準管控,完善對城市植物生態檔案的資源共享。其次為城市植物生態檔案信息管理打造無縫連接的數據鏈,采用基于區塊鏈技術打造的項目資金管理平臺系統,對生態城市參建單位及利益相關單位項目專項資金流向進行實時動態監控,從而以全程管控的方式保證信息在其流動過程的連續性和可用性,實現對城市植物生態檔案的整個生命周期的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
3.建立完善的城市植物生態檔案的資源體系。關于各部門如何進行城市植物生態檔案管理,目前沒有統一的標準,使得城市植物生態檔案分散在多個單位和組織中,不能有效提供利用以及發揮其應有的價值[1]。而一個城市生態的頂層設計只有而且唯有從這些城市植物生態檔案的數據中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尋找規律, 并用這些規律指導今后城市生態的建設與發展,城市生態才能走上科學、健康、和諧之路。故我國應該從頂層加強統一設計,調查了解全國當下城市植物生態檔案的管理現狀,讓高層領導意識到管理城市植物生態檔案的必要性,重視對城市植物生態檔案收集和管理網絡系統的建設和完善,制定和《林木種子生產經營檔案管理辦法》類似的統一的植物生態檔案管理辦法,建立城市植物生態檔案管理與可持續利用機制,完善頂層設計。這個行動計劃應融入到國家的生態文明戰略中,同時,相關原則、目標和要求也應該被嵌入到城市生態建設的評價系統中,包括嵌入到生態城市建設項目申報及審批過程,嵌入到城市生態建設專項績效評估與考核中等。同時實行從上到下分層落實的責任制,但同時尊重每個城市各級主管機關的特殊性,允許各地方和各機構在頂層設計的基礎上針對本機關的特殊問題對其進行補充和完善。
4.多部門協同,共同促進。城市植物生態檔案從形成到收集最后到管理和利用涉及多個部門,領導部門是城市植物生態檔案管理得以展開的重要基礎。所以,我國應該首先就領導主體進行前期論證以確定核心主體部門。同時城市植物生態檔案整個生命周期的管理要涉及不同業務主體、管理人員以及檔案館的參與,這其中涉及不同部門與人員的權利與義務,也與城市植物生態檔案實現良好的形成、收集、統計、整理、保管、鑒定存在密切聯系,因而需要建立協同創新機制以提供支持,從檔案信息內容管理本身的角度來看,需要的是文件、檔案、信息、林業等相關部門的人員,以及信息安全與信息技術部門的支持。從組織層級來看,既要高層主管部門的關注與監督,也要基層人員落實于每一項活動過程中的記錄,既要組織整體的支持,也需專門的植物生態檔案相關負責人支持工作。從檔案信息的長久可用保存來看,是需要有共識的協作才能達成的。因而,城市植物生態檔案制度的建立和實施,需要的是協同參與機制的保障,使得每一個流程、每一次記錄都有相應職責的人予以投入和協作。同時,也可以有效減少重復建設,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和人力物力資源的最少浪費。
參考文獻
[1]米世雄.新時代背景下城市植物生態檔案的管理策略[J].中國檔案,2018(8):34-36.
[2]張科.建立綠色生態檔案 造福子孫后代[J].綠色中國,2010(11):34-36.
[3]吳軼娟.簡述中新天津生態城生態檔案建設[J].蘭臺世界,2018(S2):213-214.
[4]于淑清. 淺談城市園林檔案的作用及其管理[A].行與知——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中的檔案工作[C].國家檔案局檔案科學技術研究所,2012:6.
[5]劉衍紅.園林綠化檔案對城市建設的作用[J].陜西檔案,2017(3):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