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富梅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礦產地質勘查院,福建 廈門 361006)
通過鉆孔數據庫提取鉆孔軌跡中的樣品點[4[,礦體實體模型約束樣品點,顯示樣品點的品位屬性,如下圖1 所示。

圖1 礦體模型內樣品點的品位空間分布示意圖
由圖1 右可知礦體內樣品點的品位屬性,但是沒有根據0 ~0.2;0.2 ~0.5;0.5 ~1;1 ~999 的階級用顏色進行區分,所以無法清晰的顯示礦體品位空間分布特征。
現通過3dmine 或surpac,編輯上述品位點的str 文件,進行分類,形成多條線文件,每種線文件顯示不同的顏色,進一步展示樣品點的空間分布特征,如下圖2 所示。

圖2 礦體模型內鉆孔樣品點的品位空間分布示意圖
同理,對組合線中的文件樣品點進行顏色分類,如下圖3 所示。

圖3 礦體模型內組合樣品點的品位空間分布示意圖
通過觀察對比圖2 和圖3 中樣品空間分布情況,得知組合樣的品位分布和鉆孔原始樣品分布特征基本一致,說明鉆孔的采樣間距是基本一致的,絕大多數都是規則的2m 一個樣采集化驗的,因而根據2 米組合后樣品的品位分布特征基本不變。
將估值后通過實體模型進行約束,其實體模型解譯線主要是以0.5g/t 為邊界圈定的,約束后的塊體模型進行顏色分類(圖4)。

圖4 塊體模型的品位空間分布示意圖
另外,通過3dmine、dmine 或surpac[3[等三維軟件系統圖切長短剖面圖,進一步從客觀角度觀察原始鉆孔中的品位分布特征與估值后塊體的品位分布特征是否相符,如下圖5 所示。
通過對比圖4 和圖2、圖3,可知距離冪次等方法[2[估值后大部分品位已經插值成大于0.5g/t,說明估值后的插值品位和鉆孔原始品位的空間分布大體一致,即介于0.5g/t 至1g/t 的鉆孔樣品點品位和估值后的小塊體質心點的樣品品位主要集中在-200m ~0m 標高的實體模型內;而大于等于1g/t 的鉆孔樣品點品位和估值后的小塊體質心點的樣品品位主要集中在0m ~300m 標高的實體模型內。

圖5 xx 礦區塊體剖面示意圖

圖6 xx 礦區修改估值參數后塊體剖面示意圖
但是通過系統圖切塊體剖面圖[3](如上圖5)發現,局部品位分布特征與鉆孔原始品位分布特征仍然差別比較大,通過不斷修改surpac 宏命令中的估值參數,如最大樣品數、最小樣品數、主軸和次軸比例、主軸和次主軸比例、每孔最多選擇的樣品數等,并不斷對比系統圖切塊體剖面圖中的品位分布特征與鉆孔原始品位分布特征,最終得出如下圖6 所示,塊體的估值品位和鉆孔中原始品位分布特征基本是相符的。
綜上,通過提取實體模型內的樣品點屬性,進行不同顏色的分類,可以客觀查看原始鉆孔軌跡中品位高低的空間分布特征與塊體模型中每個小塊體中的質心點品位空間分布情況是否吻合,如果品位分布特征基本是一致的,可以推測估值效果是比較好的,如果品位分布的特征偏差比較大,則因從估值時各類參數的合理性去考慮,因為通過修改搜索參數如主軸和次主軸的比值、主軸和次軸的比值、最小樣品數、最大樣品數、每孔最多選擇的樣品數等,可以使估值后的品位出現高低不同的變化,進而使得金屬量出現偏差,而僅僅通過變異函數的擬合或者以往礦區實例的經驗參數并不能很好的確定估值參數是否正確,通過系統圖切剖面圖和查看品位的三維空間分布情況,則能夠更客觀的體現估值后算出的資源量或儲量是否更加符合實際。
感謝公司組織各類三維軟件如surpac、dmine 等的培訓與學習,通過各種軟件的學習培訓掌握了各類軟件的優缺點及異同點,并通過國內外各不同礦區實例不同礦體品位分別類型的對比分析,研究總結出客觀驗證資源儲量估值合理性的一些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