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四川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 胡洪波
四川藏區是“兩路”精神的重要誕生地。在“兩路”精神的激勵下,四川在奮力推進藏區交通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中,用實踐不斷詮釋、傳承和弘揚“兩路”精神。

國道318線怒江溝險段

川藏公路養護老照片
四川省創造公路建設多項奇跡,克服了極其復雜的地形地質條件、極其惡劣的自然氣候條件、極其敏感的生態環境條件、極其困難的工程建設條件,建成世界第一高海拔特長公路隧道雀兒山隧道、雅康高速瀘定大渡河特大橋等一大批超級工程,攻克一系列技術難題。四川省涌現出了眾多先進人物典型,有以陳德華為代表的雀兒山五道班、馬班郵路上的王順友,有以螺絲釘精神扎根川藏線、被譽為“雪線郵路的幸福使者”的其美多吉,有以踐行“工匠精神”攻克高原高寒橋梁建設世界難題、被譽為“純粹造橋人”的牟廷敏,為新時代“兩路”精神作出了新的詮釋。四川省經受了重大自然災害考驗。在應對汶川特大地震、蘆山和九寨溝強烈地震、茂縣疊溪山體高位滑坡、金沙江白格堰塞湖等歷次重大自然災害中,四川交通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始終沖在搶險救災第一線,以實際行動傳承“兩路”精神。四川省營造了傳承弘揚濃厚氛圍,每年有計劃、有步驟地謀劃推動傳承弘揚“兩路”精神工作,組織川藏公路建設的親歷者、見證者及遺親屬代表召開座談會,協調新華社四川分社開展重走川藏線專題報道、獲得社會廣泛關注,會同重慶交大開展“兩路”精神課題研究,協助參與拍攝《大路朝天》等一批影視作品,創作500余幅展現“兩路”精神的文藝作品。
四川將以創建樣板示范大力弘揚“兩路”精神,推動藏區交通發展開創新局面,將著力構建高原山區綜合立體交通網,堅持綜合立體,統籌鐵路、公路、民航等規劃建設,加快川藏鐵路、川藏高速公路等重點項目建設,逐步實現所有縣的“高速化”覆蓋,構建適應高原山區特征特點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四川將著力打造交通旅游融合發展新名片,積極探索交通與旅游融合發展新路徑,在規劃建設、運營管理、項目融資等方面深度融合,高質量打造一批示范工程和精品旅游線路,形成布局合理、創新融合、綠色生態的交旅融合格局。
四川將著力建設有韌性的交通防災減災體系,以災害頻發易發區域為重點,加快完善多方向、多層次的國省道“生命線”等迂回通道,提高基礎設施抗災能力。從預警預防、應急處置、物資儲備等方面入手,建立基于現代技術的綜合監測預警體系和應急救援保障體系,提高交通綜合防災減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