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貴州省都勻公路管理局 韋志勝
夜色中,貴州省黔東南州從江縣加鳩鎮加魯村天空繁星點點,該村人畜混居專項工程項目部負責人蒙炳智靜靜地坐在路燈下歇息,望著剛修繕不久的村民住房,他欣慰地微笑著……
“我們來這里已經1個多月了,‘人畜混居整治工程’就要完工嘍,任務完成,我們的心也就踏實了,可以安心回家嘍!”筆者2019年9月份到加魯村時,許久沒有回家的蒙炳智高興地說。
貴州省黔東南州從江縣是典型的丘陵山地縣,屬國家級貧困縣。加魯村坐落在西部月亮山腹地的加鳩鎮,貧困發生率在全省位列十三,距離鎮上8公里、縣城129公里,海拔700余米,地質環境惡劣,村寨坐落在大山深處的嶺脊上。全村下轄6個村民組,共201戶895人,2014年貧困戶高達132戶598人。
由于村民文化水平低,當地地理條件惡劣,村民經濟收入微薄,生活舉步維艱。長期以來,家養的豬、馬、牛、雞、鴨等牲畜都圈養在住人的房屋內,人畜混居現象尤為嚴重,且大部分村民家中廁所都是簡易地設在圈養牲畜的旁邊,沒有像樣的生火做飯的灶臺,衛生環境令人堪憂……
沒有實地調研,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開展工作的基礎。加魯村是都勻公路管理局脫貧攻堅幫扶的重點村,局黨委多次召開脫貧攻堅工作會議,領導班子實地前往加魯村調研村情、傾聽民意,提出行之有效的幫扶方案,成立了結對幫扶加魯村脫貧攻堅指揮部,并抽調各單位精兵強將組建人畜混居專項工程項目部,加大對加魯村的環境整治,開展改造人居環境、廁所和灶臺的“三改”工程。

美麗的加魯村
2019年8月份,都勻公路管理局先后抽調平塘、甕安等公路管理段4人,協調黔南公路建設養護有限公司2人組建加魯村人畜混居專項工程項目部。從方案下達到隊伍組建進場不到3天,6名業務骨干駐村后,不僅要與家人聚少離多,還要適應新的環境。在組建期就發生了一些讓人難忘而又感動的故事。
來自甕安公路管理段的運水車駕駛員劉孝松,接到任務臨行前,他80歲高齡的老父親因不慎跌倒入院治療,家里的小孩還需大人照顧。在家庭與工作兩難選的情況下,他舍小家、顧大家,毅然決然地選擇到異鄉開展脫貧攻堅工作。
“脫貧摘帽是一項政治任務,項目部駐村是一項新的幫扶舉措,如何搞好‘三改’工程這個項目,打好人畜混居這場戰爭,改掉千年來的陋習,我們6名隊員重任在肩、不辱使命,為了一個共同的脫貧目標,無論遇到再大的困難也要努力克服!”剛剛組建隊伍時蒙炳智深有感觸地說。
“同志們,無論前面是萬丈深淵還是高山火海,我們都要無所畏懼,義無反顧,大干一場,按時完成‘三改’項目,任務不完成我們決不收兵。”這是蒙炳智在項目部經常說的一段話。
是的,他們是這么說,也是這樣做的。項目部成立1個月前,加魯村人畜混居的家庭有57戶,項目部將這57戶的人居環境改造作為他們的工作目標,并為之籌備著。
“說來容易做來難,加魯環境惡劣,缺水、缺料,這些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平塘公路管理段的張光躍是位老技術員,在施工建設領域已摸爬滾打30多年,工作經驗足,技術過硬,他早早意識到這些問題,建議結合實際多管齊下:首先要先找到水源和運水、運料的車輛;其次要與村支兩委協商,協調借用村民蓄水池蓄水,這一過程中項目部還為村民重新加固了蓄水池,并為其加蓋,這樣一來,既解決了用水問題,村民的用水也更加干凈衛生;除此之外,砂石材料采購讓鎮政府幫忙協調。
水、料問題解決了,大家便分工行動起來。在加魯村施工現場,施工組有的在打地皮、刮膩子粉;有的在打灶臺、貼瓷磚;有的在砌筑房屋磚墻、粉刷墻面;有的運料運水,大家各施所長,緊鑼密鼓地干了起來。
加魯第二村民組馬老發的住房離村道有三四百米遠,要對他家實施“三改”工程,解決水的問題需要搭接輸水管引水,可是搭接水管必須要經過部分村民房前屋后,難免會有不同意見。
“這個協調工作我來做,絕不給項目部拖后腿!”都勻公路管理局駐加魯村第一書記王梓帆主動請纓。于是,但凡涉及到搭接或材料、水運輸暫時通過農戶地盤的,王梓帆都逐家挨戶做思想動員工作,村民們也非常配合。
“項目部是來為我們做好事的,支持還來不及呢!我們還要動員群眾義務加入到項目建設中呢!”村民柴老丟高興地說。
“誒呦,師傅!你這里不得行哦,墻面的磚要放線,要刮滿灰縫,磚墻不能歪斜,還得調整;這水泥砂漿配合比不對哦,還要增加點水泥呀!”項目部最年輕的小伙劉春城是工科畢業的大學生,主要負責工程進度管理工作,每天都到施工點查看工程進度和質量,手里拿著一把卷尺和一本筆記本。
分管該項目部的業務領導都勻公路管理局副局長周樂業經常到加魯村調研,他說每次來加魯都有不一樣的感覺。
“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脫貧不是口號,而是需要實實在在的行動。在加魯村的每一個角落都留下了都勻公路管理局精準脫貧攻堅工作走過的足跡。
從2019年8月項目部入駐以來,都勻公路管理局領導班子成員及中層以上領導干部深入加魯村調研就有10余次;召開脫貧攻堅會議5次;運入標磚紅磚近32萬塊、水泥149.5噸、石粉271立方米、清水砂21立方米、機砂372立方米、膩子粉513包;圓滿完成57戶人畜混居整治,修建農戶灶臺57個、廁所57個;新建村委食堂1個,平整修建700余平方米曬谷壩1塊,修繕封閉式水池2個……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幫扶工作,讓貧困群眾充分感受到黨和國家的溫暖,增強了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也增加了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和自豪感。

村民自發投工投勞參與到“三改”工作中
“加魯村不僅要脫貧,而且要美麗,都勻公路管理局把項目部拉進村,工程進度不僅快,且質量高,修繕后的房屋不僅舒適、干凈,而且變美了。我們還將積極推薦都勻公路管理局作為從江縣脫貧攻堅優秀幫扶單位,要向他們學習、致敬!”加鳩鎮黨委書記李江高興地說。
筆者來到剛改造完的村民柴老開家里,第一層樓已將人和牲畜分離,原來破舊的木板面更換成遮風擋雨的紅磚結構墻體,并刮上了雪白的膩子粉,貼上瓷磚的灶臺上還放有一鍋剛出爐的酸湯魚,熱氣騰騰,全家大大小小十來人正吃著晌午飯,柴老開看見我們激動地說:“今天是咱們苗家的苗年節,我們選這個日子搬進新家,期盼來年有個好兆頭,公路局給我們建路、修房、砌灶,這是黨的政策好哦!”
過去,加魯村人畜混著住,臭水到處流,揚沙滿天飛;如今,隨著人畜混居專項工程整治結束,加魯村舊貌換新顏。用村長柴老強的話說,以前別人不愿來、怕來,如今大家想來,自從環境整治后,村容家貌換了一個樣,外面到這里觀光旅游的人也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