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焱 韓國棟 陳飛鵬 姜鵬
(山東交通學院,山東 濟南 250300)
變截面連續箱梁橋在中小跨徑中最具競爭力,常被使用在跨線、跨航道、城市立交和匝道橋。閉合薄壁箱型截面剛度大,整體性好,頂底板混泥土適應了預應力鋼筋分布,滿足截面拉壓要求,近幾十年一直受到青睞。十幾年前,由于橋梁建設初期設計理論不完善、設計等級低、管理水平低、施工質量和材料缺陷,箱梁頂板、底板、腹板都出現不同程度開裂,鋼束預應力損失嚴重,跨中下撓程度大,嚴重影響橋梁剛度和穩定性。對于損害嚴重的無法加固處理,為確保安全健康運行,將被拆除新建。但是,橋梁拆除施工難度大,安全危險系數高。同時,拆除的橋梁破壞程度和受力性能很難掌握,成為橋梁拆除過程中一大難題。如何高效、快捷、安全拆除橋梁將是未來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
新展橋主橋為預應力混凝土變截面連續梁橋,跨西苕溪河既有通行航道,根據杭寧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要求,新展橋主橋通航凈空高度不能滿足規劃航道通航要求(由原四級航道升級為三級航道),并且根據最新的橋梁檢測結果,頂板、底板、腹板存在大量裂縫、跨中下撓大,通過加固大修,體外預應力加固,腹板鋼板加固、加厚腹板混泥土,底板碳纖維布加固,主橋技術狀況評定為三級,新展橋右幅保持雙向四車道通行的情況下,拆除原橋主橋左幅后,改造利用原下部結構,在原橋位處新建鋼箱梁。
新展橋主橋為50m+70m+50m單箱單室連續梁,采用三向預應力結構,掛籃懸臂澆筑法平衡施工,箱梁頂板寬度為16.25m,底板寬度為8m。
由于左右兩幅相隔距離較近,引橋部分頂升加固繼續使用,主橋下部結構改造使用,航道為通航航道,否定爆破拆除方案。機械拆除中,機械鑿除方案被否定,原因是通航航道和環保要求不定滿足;機械靜力切割大節段浮吊吊運方案否定,原因是左側有特高壓輸電電纜,無法提供起重浮吊安全工作半徑。方案最后確定靜力繩鋸切割,橋面掛籃小節段分塊下放浮運,吊離現場,廢料加工廠加工回收用作基礎填筑材料,節能環保。
步驟一:先拆除橋梁附屬結構,拆除欄桿、護欄、燈柱,起爆面層和橋面鋪裝層,減輕橋梁自重,采集試驗數據。
步驟二:橋面吊車設備起吊,切割兩邊的翼板,減輕自重,達到卸載的目的,采集數據。
步驟三:切除體外預應力鋼束,提前做好安全防護工作,采集數據推算,初步探索橋梁受力性能。
步驟四:搭設邊跨拆除支架,采用100t履帶吊拆除邊跨。對于位于河道內的邊跨部分,為方便履帶吊裝拆除,在河道內搭設履帶吊通行棧橋,此階段均在邊跨陸地及河道內完成,不影響既有航道通行。中跨采用掛籃法拆除,貝雷架掛籃拼裝需汽車吊上橋。

圖1 拆除步驟五

圖2 拆除步驟十
步驟五:對于中跨塊段,采用掛籃下放拆除,先完成中跨合龍塊的切割拆除,塊段切割拆除可先完成預切,之后塊段下放至停靠在航道內的駁船上,統一運至指定地點實施破碎,此階段由于運輸駁船需停靠在橋位下方的航道內需要封航,如圖1所示。
步驟六:貝雷橫梁后退,切割拆除中跨10#塊,10#塊的軌道采用25t汽車吊后移接長,后移已拆除塊段的后錨。
步驟七:切割拆除9#塊,與切割拆除10#塊相同,后移接長已拆除塊段上的軌道,后移已拆除塊段的后錨。
步驟八:橋梁兩邊各切割拆除2個塊段后,為掛籃縱移準備,在貝雷架縱梁尾部錨固的前提下,后移貝雷橫梁,確保貝雷縱梁移動期間的穩定。
步驟九:縱移貝雷架縱梁,在移動至指定位置后,后錨就位并將貝雷架橫梁移至指定位置,塞墊承重前支點。
步驟十:重復步驟一至步驟六,掛籃后退,直至中跨拆除至0#塊。開始拆除邊跨,邊跨拆除時先拆除邊跨合龍塊,支架拆除邊跨如圖2所示。
步驟十一:100t履帶吊依次拆除邊跨其他塊段,剩余0#塊采用150t浮吊拆除。
步驟十二:由于0#塊體積較大,為減少切割吊裝時間,采用150t浮吊切割吊裝拆除,單個0#塊重量為374.54t,分割為3個塊段切割拆除,采用浮吊切割拆除,浮吊需停靠在中跨航道內,臨時封閉航道。

表1 新展橋各階段最大正應力(MPa)

表2 新展橋各階段最大主壓應力(MPa)

圖3 拆除跨中合龍段云圖
嚴格按照實際情況模擬各個階段各項荷載工況,從建橋到成橋、成橋到運營20周年。在維修加固階段、拆除過程施工階段,混凝土為時間依存性材料,隨時間推移混凝土的收縮徐變。由于開裂下撓和混凝土老化等導致箱梁剛度降低,通過前兩個階段數據采集調整理論計算模型截面剛度。
使用Midas Civil建模,模擬建設施工、運營及拆除施工33個施工階段,其中建設期為14個施工階段模擬,加固施工由1個施工階段模擬,運營期由2個施工階段模擬,拆除施工由16個施工階段模擬。Midas Civil計算出各個階段最大正應力和最大主壓應力,如表1和表2所示,計算云圖如圖3所示。
在拆除過程中,各階段受力性能通過有限元計算模型大計算達到理論計算值,實測值均小于理論值,各節段正截面最大壓應力均小于0.5fck(16.2MPa),最大主壓應力均小于0.6fck(19.44MPa),滿足規范要求。
拆除過程嚴格按照各施工階段及各分段塊推進,采集各個截面應力、應變、撓度變形,施工期間采用動態監測,分級加載,分析處理采集數據,研究決定下一階段的施工,通過可行性研究確保施工每個環節的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