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 濤 邵 苗
近幾年卷煙企業按照國家局應招盡招的要求開展工程物資服務招標采購活動,有效地規范了采購程序,降低了企業采購成本。但是在招標過程中特別是招標項目主要環節存在著各種潛在風險,而不同的風險隱患會引發不同的問題。本次研究的招標風險評估系統是基于現階段績效考核中運用應用比較廣泛的模糊層次分析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深入挖掘招標流程中的風險因素,構建招標風險評估系統的數學模型。利用模型分析招標項目中的薄弱風險指標,進而評估其潛在風險存在的原因,對招標環節進行持續的改進?,F階段對于招標風險評估的研究大多都停留在定性分析上,且大多是對流程性工作的完善改進,缺乏系統性的定量分析研究。本次通過建立的數學模型抽取20 個卷煙企業招標項目進行綜合評估,查找項目中的薄弱風險指標,分析問題的原因,為提升卷煙企業招標水平提供量化依據和技術支撐。
每一個風險因素都有一個實際值(Fp)和預期值(Ft),他們之間的比值就是風險指標值(F),即:

風險指標值將風險因素的實際值與預期值轉化為一個分數比值的統計量,反映了各個招標風險因素的實際操作結果與招標前的預期結果或最佳操作效率之間的離散程度,一般來說這兩者之間成正比關系,即F 值越接近于或等于1,表示該風險指標體現出的招標效果越好。但是也有一種招標風險因素其實際值與預期值是成反比關系,即F 值越小于1 則體現出的招標效果越好,但它有一個度不是無限制地越小越好。此時我們引入黃金分割點ф=0.618,將預期值定義為(Ft×ф)后可以將之前的反比關系轉變為正比關系,即實際值(Fp)越接近于預期值(Ft*ф)時風險指標體現出的招標效果越好。

本次研究的二階FAHP 風險評估模型與傳統的模糊綜合評價模型有著根本的區別,由于最終的目標不同,所以整個評估的流程和得出的結論也不同。傳統的模糊綜合評估是將最底層的風險因素進行模糊評價后計算權重值用以最終得出項目的風險評估值,項目結果取決于定性成分比較大。但是本項目的二階FAHP 風險評估模型是通過指標層的定量評估得出薄弱指標后,再通過模糊評估得出問題風險因素,具體區別如圖1 所示。通過一階FAHP 風險評估后得到的招標項目的綜合評估結果,將評估分值對應到相應的評語集,此時將得到各個招標項目的最終綜合風險評估等級。篩選出有風險等級較高的項目,根據每項風險指標值查找出分值偏低的指標項,將該風險指標項的風險因素集進行二階FAHP 評估,查找出主要風險原因。

圖1 評估模型對比圖
1.風險評估體系及指標集F。建立風險評估體系及指標集,第一層為總指標集,第二層為子風險指標集Fi=(F1,F2,…,Fn),第三層為子風險因素集Fig=(Fi1,Fi2,…,Fig),i=1,2,…,n。n 為風險指標集F 中的元素個數,g 為風險因素集Fi 中的元素個數。
2. 評語集V 是對各風險指標所給出的風險等級集合,用V=(V1,V2,…,Vn)表示。
3.模糊評價矩陣R 和權重集W。運用層次分析法(AHP)確定各風險指標權重,通過成對比較兩兩風險指標的嚴重程度建立判斷矩陣,然后利用求和、開方、相除等算術方法求解判斷矩陣最大特征值λmax,最后進行一致性指標檢驗判斷得出的權重值的合理性。
下面是模糊判斷矩陣R:

風險指標權重向量用W 表示。
4.風險綜合評估模型。運用模糊矩陣的合成計算方式,得到風險綜合評估模型Bi:

運用加權和方式計算出每個招標項目的綜合風險評估值,其中i 表示進行評估的招標項目數,j 表示單個項目風險指標數。
5.再次運用模糊判斷矩陣R’計算出風險因素權重集,并進行一致性指標檢驗判斷權重集的合理性,該權重集用Wi*=(Wi1,Wi2,…,Wig)表示。
通過抽取20 個招標項目作為本次風險評估系統的評估對象,B1、B2、B3…B20。評估的風險指標數據全部來源于實際招標過程中真實可靠,本次評估的主要是針對那些招標完成,但是在過程中還有潛在風險存在的項目,通過數據量化后可以直觀的發現問題指標。
本次招標風險評估系統的風險指標挖掘確立是從招標公告開始到中標單位的確定這一過程,具體的風險指標有:公告持續時間(從招標公告發布到開標日之間的時間),按招投標法規定這個時間最短不低于20 天。流標次數,由于投標人或招標人原因造成開標不成功,一般不超過三次。開評標異議,該指標主要評價開標評標現場的規范性,工作人員處理現場問題的能力。項目預算與中標價之比,該指標主要衡量中標價是否超預算,體現項目的性價比。中標公示期異議,該指標主要衡量整個招標結果的有效性,一旦該階段異議成功整個招標活動作廢。具體的指標分解如下:

表1 招標風險指標分解表
運用FAHP 構建風險評估體系, 必須先確定公告時間利用率、流標次數率、開評標異議、中標價與項目預算之比和中標公示期異議之間的權重。
1.將招標風險管理目標、招標過程中需要考慮的關鍵指標和風險因素按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分為最高層、中間層和最低層。
2.構造風險指標權重的判斷矩陣,判斷矩陣表示準則層中每一層所有因素針對上一層某一個因素的相對重要性的比較。在構造判斷矩陣之前要對風險指標權重進行抽樣評估,權重一般以九級分制作為各個指標之間兩兩相對重要性比較賦值的標準。以下就是構造的判斷矩陣:

表2 判斷矩陣
3. 通過層次分析法計算主得出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λmax 及其特征向量W,而向量W 的分量即是關鍵績效指標的權值。根據計算得出特征向量W=(0.045,0.095,0.16,0.26,0.44)T。
即公告時間利用率、流標次數率、開評標異議、中標價與項目預算之比、中標公示期異議的相對權重分別為:0.045,0.095,0.16,0.26,0.44,權重之和為1。
4.進行一致性指標檢驗判斷得出的權重值的合理性。根據計算得出最大特征根λ=5.079。根據一致性指標公式:CI=(λ-n)/(n-1),得出CI=0.0197。修正值IR 通過查表對照得出,當n=5 時IR=1.12。再根據一致性比率公式:CR=CI/RI,得出CR=0.0176。一般當一致性比率CR<0.1 時,認為矩陣模型的不一致程度在容許范圍之內,有滿意的一致性,通過一致性檢驗。
在確定好招標風險評估指標的權重值以后,接下來將從卷煙企業已實施的招標項目中抽取20 個項目進行績效評估,評估公式Bi 具體代入后為:評估分值=公告時間利用率×權重值+流標次數率×權重值+開評標異議×權重值+項目預算與中標價之比×0.618×權重值+中標公示期異議×權重值。風險評估評語集V 為:正常的隸屬度為小于1 大于等于0.88,低的隸屬度為小于0.88 大于等于0.75,中的隸屬度為小于0.75 大于等于0.6 的為合格,高的隸屬度為小于0.6。

表3 卷煙企業項目招標風險評估表
根據上表可以看到抽取的20 個招標項目中絕大多數的風險隸屬度屬于正常級別,招標風險控制成效結果令人滿意。但通過評價結果也可以看出還是有3 個低風險項目存在一定的問題,其主要風險指標問題出在中標價高于預期、公告時間利用率低、有多次流標現象存在,針對指標問題在后面繼續運用層次分析法來查找問題的原因。
在之前的風險評估中,已經查找出項目3、6、18 存在風險問題。項目3 的三個指標F1、F2、F4 評估分值均低于平均水平,但并不極端;而項目6 的指標F2 和項目18 的指標F1 評估分值均極低。接下來對項目6 和項目18 的兩個指標F2 和F1 進行分別進行層次分析。

表4 風險因素判斷矩陣
通過分析可以得出項目6 的風險指標F2 偏低的原因是由于風險因素F21 投標單位原因遲到、資料不齊,個別投標單位對投標工作的態度不認真,工作馬虎導致流標次數比較的多,今后要加強這方面的提醒工作。項目18 的風險指標F1 偏低的原因是由于風險因素F11 專業組工作效率差,專業組在回復答疑時的工作效率差,回復內容表述不清晰,導致投標人的多次對標書內容的疑議,大大延長的開標時間,對開標以及評標構成風險,今后要加強對專業組工作的管理,對責任人加強考核,防止此類風險隱患的發生。
運用FAHP 方法來建立卷煙企業招標風險評估系統,能夠將傳統的定性判斷與定量數據結合起來,通過先進的數學模型進行進行演算驗證,查找招標過程中的潛在風險隱患,進而針對不同項目的不同原因分析查找出風險因素。本次研究風險評估方法可以廣泛應用于卷煙企業各類招標項目中去,具有極高的科學依據,且分析結果可信度高、可操作性強,對于提高企業招標風險防控以及招標工作的效率,查找改進招標過程中問題提供了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