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成
【中圖分類號】R69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2-03--02
近年來,隨著糖尿病、腎病的發病率持續增加,尿白蛋白檢測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那么尿白蛋白是什么,為什么要檢測尿白蛋白,尿白蛋白檢測在臨床上有什么作用,在實驗檢測和臨床應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又有哪些,這些你都了解嗎?如果不了解也沒關系,接下來請你認真的閱讀此文,本文會對以上問題進行一一的解答。
人體的白蛋白原本存在于血液中。當血液流經腎臟時,在正常情況下,腎臟的重吸收功能和過濾功能會將人體的代謝廢物過濾到尿液中,而幾乎全部的白蛋白會被重吸收回血液中(僅有極其微量的白蛋白被過濾到尿液中)。但是,當腎臟的功能受損的時候,就會有相對多的白蛋白不能被重吸收回血液,而被過濾到尿液中,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尿白蛋白。如果在尿液中檢測到了明顯的白蛋白,就表示人體的腎臟功能可能受損了,所以臨床上將尿白蛋白的檢測用于判斷腎臟損傷或者疾病的程度。正常情況下,尿液中的白蛋白每天少于30毫克;尿白蛋白每天在30毫克至300毫克,稱為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每天超過300毫克,稱為白蛋白尿。如果尿液檢查結果顯示尿白蛋白過高,提示患者可能有腎臟損害或者腎臟疾病。對于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檢測結果陽性則提示患者除糖尿病外可能并發了腎病。
尿白蛋白檢測和臨床應用需要注意的問題主要包括實驗人員應該注意的問題和臨床醫生應該注意的問題:
1)實驗人員應該注意的問題:①選擇適宜的實驗方法、性能穩定的試劑和靈敏度高、重復性好的實驗儀器。目前,能夠滿足臨床需要的定量測定尿白蛋白的方法主要有免疫散射比濁法以及透射比濁法,實驗室在選擇實驗方法、實驗試劑和實驗儀器之前,應該對檢測系統進行精密度、準確度、生物參考區間、線性范圍以及干擾物質的評價。②做好實驗項目的質量控制。如制定質量控制規則、規定標本的保存溫度和保存時限、統一標本的處理方法、規范實驗操作流程、堅持日常室內質控、定期參加省級以上的室間質量評價活動、維護保養實驗儀器等,以保證檢測結果準確、可靠。
2)臨床醫生應該注意的問題:①熟悉檢測指標及報告方式:尿白蛋白檢測指標主要有尿白蛋白濃度測定、24小時尿白蛋白排泄率、每分鐘尿白蛋白排泄率和尿白蛋白與肌酐比率等。尿白蛋白含量會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患者的尿量、飲水量、運動情況以及體位都會使尿白蛋白排泄受到影響。有文獻報道,人體內尿白蛋白排泄的日間變異可高達95%,如果留取24 h尿液標本則可較好地消除個體一天內不同時段生理變異因素的影響,因而24 h尿液標本一直被認為是尿白蛋白檢測最好的標本,24小時尿白蛋白排泄率測定也被視作"金標準"。但由于24小時尿液的收集過程比較繁瑣,患者的依從性不好,所以臨床上仍然多采用檢測晨尿或者隨機尿中的尿白蛋白濃度換算替代。有相關指南指出,相對于24小時尿白蛋白排泄率,換算替代法中,晨尿標本的尿白蛋白排泄率方法的靈敏度是86%-97%,特異性是74%-97%,而隨機尿標本的尿白蛋白排泄率方法的靈敏度和特異性都較低。因此,雖然24小時尿白蛋白排泄率檢測是“金標準”,但鑒于24小時尿液標本的收集比較困難,晨尿標本的尿白蛋白排泄率方法在實際運用中對于篩查白蛋白尿仍然有著重要的意義。肌酐排泄量在腎功能沒有變化的時候是比較平穩的,通過計算尿白蛋白與肌酐的比率來判斷腎臟的功能情況是較好的選擇。目前,尿白蛋白與肌酐比率的報告方式已經是國內外糖尿病和慢性腎病疾病防治指南中統一推薦使用的報告方式。②標本類型和結果判定:目前,對于尿白蛋白檢測標本類型的選擇還不統一,很多指南都推薦使用晨尿標本,但因為隨機尿的留取更加方便,目前仍然被較多地使用。
③熟悉尿白蛋白檢測的臨床應用的新進展。近年來,有研究人員建議將尿微量白蛋白這一醫學名詞修改為尿白蛋白檢測。尿白蛋白與肌酐比率小于30mg/g或者3mg/mmol屬于輕度升高或者正常白蛋白尿;尿白蛋白與肌酐比率為30~300mg/g或者3~30mg/mmol屬于中度升高白蛋白尿;尿白蛋白與肌酐比率大于300mg/g或者30mg/mmol屬于重度升高白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