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 要】目的:分析藥物管理在抗菌藥物合理使用過程中起到的作用。方法:將研究時間劃分為2017年1月-2017年12月與2018年1月-2018年12月兩個階段,分別為藥物管理前與藥物管理后階段。將精細化藥物管理措施應用至醫院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日常工作當中,比較管理前后的抗菌藥物使用合格率數據。結果:本次研究結果表示,在藥物管理后的時間段內,抗菌藥物使用合格率顯著高于藥物管理前階段,證明管理措施起到了具體作用,數據結果差異顯著(P<0.05),具備統計學意義。結論:藥物管理在抗菌藥物合理使用中起到了重要的改善作用,顯著增加了抗菌藥物的使用規范性,是一種重要的管控措施。
【關鍵詞】藥物管理;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效果評價
【中圖分類號】R87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2-03--01
早在2011年,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就發布了抗菌藥物的專項使用治理方案,同時在各類檢查考核中將抗菌藥物的應用納入專業評審體系之中。對于現階段的醫院工作而言,我們需要將精細化管理理念應用到抗菌藥物的使用環節當中,細化各個崗位的工作職責,減少抗菌藥物類型選擇不當、聯合用藥率過高等相關問題,建立專業的臨床應用管理體系,這也是本次研究的主要方向。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研究時間劃分為2017年1月-2017年12月與2018年1月-2018年12月兩個階段,分別為藥物管理前與藥物管理后階段。對臨床科室的一線醫生隨機抽取抗菌藥物的病歷資料,病歷總數為1802份,其中藥物管理前900份,藥物管理后902份,涉及的病理類型來源于各個科室,在基線資料的對比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數據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將精細化藥物管理措施應用至醫院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日常工作當中,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2.1 分析問題 醫院質量控制管理部門對既往檢查中暴露出的抗菌藥物使用問題進行研究,了解問題產生的主要因素。例如抗菌藥物選擇品種問題、給藥時機問題、用藥療程問題、聯合用藥率問題等,并以此為基礎制定相關管理辦法和制度。,通過院內的文件與考核標準,對醫師和藥師的處方調劑問題進行工作調節,明確崗位職責,實現各級崗位之間的相互制約,以保障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
1.2.2 重視人員培訓 醫院對不同科室產生的共性問題與個性問題采取集中培訓方案,包括相關規定與指標解讀,以科室為單位進行病歷書寫和藥代動力學的指標分析。各個科室也可以自行安排,針對專業診療過程中的學習問題進行考核,力求人人都能過關。
1.2.3 臨床藥師的參與 醫院積極開展臨床藥師參與建設工作,將有資質的專業藥師安排到具體的科室中,以臨床用藥和查房作為工作開展模式,對臨床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建議。這些查閱記錄應該體現出科室的抗菌藥物使用現狀,如果發現不合理情況,需與臨床醫生及時溝通。目前可以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統來減少人為因素產生的干擾,確保最終考核數據的準確性,建立更加便捷高效的管理機制。
1.2.4 反饋 醫院每月對臨床科室進行總結,并綜合抗菌藥物的使用和處方內容展開點評,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匯總討論,由科室統一分析后展開整改措施。
1.3 考核指標 考核評價方法,以抗菌藥物使用合理性作為判斷依據,按具體評分標準進行合格率統計。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22.0對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其中計數資料使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展開檢驗,以P<0.05判定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本次研究結果表示,在藥物管理后的時間段內,抗菌藥物使用合格率顯著高于藥物管理前階段,證明管理措施起到了具體作用,數據結果差異顯著(P<0.05),具備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是醫院科室質量管理的關鍵內容,通過建立專業的管理體系,實現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是后續工作的主要目標[1]。按照衛生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的指導原則,我們需建立專業的合理管理體系,參考國內外的研究內容,進行目標確認,在較短時間內讓臨床一線醫護人員掌握藥物應用的相關知識,同時結合藥物特點、臨床療效和經濟狀況的因素,結合藥品價格等外部條件展開使用區分,如限制性應用、特殊應用等分級管理辦法,解決現階段抗菌藥物濫用或其它使用問題[2]。
從本次研究數據結果來看,藥物管理后的藥物合格率顯著高于藥物管理前階段,證明有關管理措施發揮了效果。例如從問題結果來看,我們對歸檔病歷的檢查中可以了解到當前抗菌藥物種類選擇不合理與劑量使用問題是主要矛盾,特別是當聯合用藥指征不明確時預防用藥比例過大,很可能忽視抗菌藥物潛在的不良反應,且圍術期用藥頻率過高[3]。因此本研究也將精細化管理理念充分運用在抗菌藥物的不同細節工作中,建立專業組織架構與工作目標計劃,梳理當前考核標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將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采取集中培訓和針對性指導方案,讓抗菌藥物使用工作水平提升到新的階段[4]。
所以在研究實施后抗菌藥物的,評估結果有了明確改善醫護人員的工作主動性,有所提升,這樣一來,可以在今后減少因藥物使用產生的醫患糾紛與倫理問題,充分得到患者及其家屬的認可。綜上所述,藥物管理在抗菌藥物合理使用中起到了重要的改善作用,顯著增加了抗菌藥物的使用規范性,是一種重要的管控措施。
參考文獻
李廣濤.抗菌藥物干預管理對促進Ⅰ類切口手術患者圍手術期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影響[J].抗感染藥學,2019,16(03):438-440.
朱青芳,單慧亭,林筱琦,錢曉宏.運用PDCA循環管理法提高骨科抗菌藥物使用合理率[J].新疆醫學,2018,48(10):1048-1050+1040.
徐博.抗菌藥物不良反應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及合理使用的管理[J].吉林醫學,2018,39(08):1517-1519.
張蘊秀.藥劑師參與處方管理對醫院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情況的積極作用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