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江川
【中圖分類號】R19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2-03--01
在醫院中急診科是直接面對危重患者的窗口性單位,在日常救治的過程中,急診科需要準確及時的進行分診和急救,為患者贏得充足的治療搶救時間。由于急診科患者的特殊性,急診科也成為了醫院諸多科室中風險比較高的科室,醫患糾紛發生率比較高。急診科患者疾病種類繁多,就診過程中家屬的心態比較特殊,患者就診時間分散,需要隨時進行治療,這也要求護理人員具有比較高的綜合素質,并詳細了解引發急診護理糾紛的主要因素以及具體的防范措施,在保證治療效果的基礎上降低醫療糾紛的發生率。
一、哪些患者容易出現急診護理糾紛
醫院急診科需要接待大量患者,容易導致急診護理糾紛的患者種類繁多,主要包括精神類疾病患者、院內人員陪診患者、藥物中毒、自殺、社會特別關注患者、醫保患者、經濟條件比較差的患者、腹痛原因不明患者、打架斗毆患者、無法確診患者、生命垂危患者、孕婦、老年患者等,這些患者在急診科就診的過程中需要護理人員格外關注,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規范科學的開展各項護理操作,使患者明確治療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因素,充分信任醫護人員,提供治療及護理的配合度,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1]。
二、哪些疾病容易導致急診護理糾紛
急診科患者病情復雜,容易導致醫療糾紛的疾病類型主要包括復合傷、墜落傷、無法確定具體科室的多系統疾病、多種疾病并存患者、可能影響肢體活動的疾病、面部外傷患者、深度刀傷、蛛網模下腔出血、硬膜外和硬膜下出血、腦血管意外、內臟破裂、宮外孕、隱蔽性骨折、不明原因機體發熱、心肌炎、不穩定型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在治療上述疾病患者的過程中,需要護理人員熟練準確的進行各項護理操作,并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治療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以此來實現治療效果的全面改善,減少糾紛的發生率。
三、引發急診護理糾紛的因素有哪些
急診科護理人員由于工作原因,經常接觸生命垂危的患者,加之日常工作量較大,在護理過程中極易出現不耐心、不嚴肅、不謹慎等方面的問題,對患者家屬提出的各類疑問解答不夠細致,導致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人員滿意度降低,進而出現各類醫療糾紛的問題。很多醫院受到人員的限制,急診護理人數嚴重不足,很多急診護理人員長期超負荷工作,無法與患者及其家屬及時進行溝通交流,導致家屬與護理人員之間產生一定的誤解[2]。同時,法律意識不足也是引發護理糾紛的重要原因。為全面反映出急診救治的過程,需要護理人員詳細記錄臨床護理經過、搶救經過、常規檢查結果,這些資料具有法律效力,對護理糾紛的解決具有重要意義。很多護理人員對待患者的搶救能夠積極主動的采取各類措施,但對于各類護理資料的及時準確記錄重視程度不足,這也為醫療糾紛的發生帶來了非常嚴重的隱患。另外,護理人員的綜合業務能力也與各類醫療糾紛關系密切。急診科患者發病急,病情進展速度快,患者及其家屬對于急診治療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但很多護理人員職業技能水平不足,在實際工作中未能嚴格落實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應變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嚴重缺失,面對各類突發情況無法及時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加之患者及其家屬法律意識的增強,必然導致糾紛數量的增加。
四、如何防范急診護理糾紛
(一)護理人員加強日常學習
急診護理責任重,風險高,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技術性,發生糾紛幾率高于醫院其他科室。隨著我國法治社會建設的推進,各類醫療法規逐步完善,對患者生命健康權的保護力度逐步加強,為此護理人員需要牢固樹立起法律意識,加強對各類醫療法規的學習和研究,提高工作的責任意識和職業道德水平,學會運用法律的武器解決醫患糾紛,維護雙方的合法權益,確保急診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醫院需要對急診科護理人員進行常態化的培訓教育,提高其職業素養和技術能力,使急診科護理人員具備穩重的舉止、和藹的工作態度、良好的工作狀態,以此來為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提高患者的信任度,通過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實現糾紛發生率的降低[3]。
(二)積極開展預見性護理
目前,很多醫院急診科護士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律意識嚴重缺失,以醫療過程為主導的服務模式占據醫院的主要地位,醫護人員重點考慮的問題是疾病的治療,以患者為中心的預見性護理開展嚴重缺失。為此,護理人員需要轉變醫療理念,將患者作為護理的中心,結合患者的病情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在保證治療效果的基礎上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和滿意度。同時,急診科在開展護理的過程中需要轉變倒班的工作模式,提高護理過程的連續性,嚴格落實四項護理的核心制度,使患者家屬能夠明確各項護理干預措施的實際作用,規范標準的進行護理,實現醫患雙方的互相理解,以此來提高護理滿意度。
(三)轉變服務態度
護理嚴格來說也屬于一種服務,為降低急診護理糾紛的發生率,需要護理人員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在護理過程中,需要以患者為核心,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將傳統的被動服務模式轉變為主動服務,在護理過程中體現出同情和嚴肅的護理態度,通過人性化的服務,樹立起在患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同時,在急診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與醫生協調配合,及時向患者家屬介紹治療方案,確保醫囑完整記錄,維護患者家屬對治療過程的知情權,以此來實現護理糾紛發生率的降低。
急診護理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對護理人員的技能、服務態度等均有著較高的要求,為此護理人員需要加強學習,轉變服務態度,以患者為中心,積極主動開展個性化的護理服務,以此來降低糾紛發生率,幫助患者早日康復,實現護理滿意度的提高。
參考文獻:
劉翠.研究急診護理干預中目標護理措施對護患糾紛發生率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06):3-4.
孫婷玉,黃勤鳳.目標護理措施對急診護理質量及護患糾紛的影響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40):93+98.
徐蔚臻,陳嶸,汪梅,陳涌,王召娟.急診輸液室護理糾紛與不安全因素防范中應用補位服務的分析[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9,26(05):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