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芝
【摘 要】目的:對小兒肺炎感染治療中的護理干預工作的實際影響展開研究。方法:從某院在2018年2月到2019年3月期間治療的患有小兒肺炎的患者中,選組60例展開相應的護理研究,隨機劃分小兒患者至兩組,30例患者組成觀察組,另外30例患者則為對照組。對照組中的患者所接受的是常規護理服務,觀察組的患者在此基礎上,還需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在一定時間之后的康復情況。結果:觀察組中的患者的整體治療效率比對照組高,其出現的不良反應也更少,家屬對護理工作表示滿意,小兒肺炎患者的住院時間也隨之縮短。結論:針對小兒肺炎感染的問題,除了及時的治療之外,還要做好必要的護理干預,以此來緩解患兒的不適,使其盡早擺脫肺炎感染的影響。
【關鍵詞】護理干預;小兒肺炎;感染
【中圖分類號】R473.0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2-03--02
肺炎感染是當前相對比較常見的兒科類疾病,其顯示出明顯的季節性與周期性的發病特點,主要癥狀包括咳嗽與發熱,嚴重的支原體感染甚至會是患者發展處全身病變,治療工作未及時進行,兒科患者的免疫系統以及多種臟器都會受到影響。在實施治療的同時,護理干預也可發揮重要的作用,確保患者對治療工作表現出更強的耐受性與依從性,使預后效果變得更好?,F針對護理干預在應對小兒肺炎感染問題時起到的主要影響展開研究,確定護理干預的基本價值: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材料
本文研究的對象為2018年2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患兒均出現發熱、咳嗽、畏寒、厭食等不良癥狀,體溫為37~41℃;且經X線檢查呈現:以肺門陰影增濃為突出;支氣管肺炎改變;間質性肺炎改變;均一的實變影。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的是常規護理方案,護理人員需要著重關注患兒產生的不良反應,做好生活方面的護理工作,同時提升病房的舒適程度。觀察組患者的護理人員在做好基本的護理工作之后,還要進行其他方面的護理干預工作。首先需要開展心理護理干預,患兒的年齡偏小,對于醫院這一陌生的環境存在恐懼、焦慮等情緒,不少患者在接受抽血或者穿刺時,會出現大聲哭鬧以及完全不配合治療的行為,陪同患兒的家屬缺少醫療知識,受到患兒的影響,可能也會形成一系列的負面情緒,因此可知心理干預工作的必要性,通過溝通來幫助患兒平復情緒,護理人員應安慰并鼓勵患兒,緩解其緊張感,同時還要安撫患兒家屬的情緒,幾使其能夠主動地配合醫生的治療,同時對治療活動保持積極的態度,為后續治療創造良好的條件,避免心理問題成為阻礙治療的因素。
針對肺炎感染的患兒,呼吸干預是極為關鍵的,患兒可能會形成呼吸不暢的癥狀,及時啟動霧化吸入治療裝置,以相對比較輕的力度拍患者背部,使其能夠將痰排出,正常進行呼吸。如果患兒的年齡相對比較大,可引導其掌握咳痰方法,也可利用轉變體位的方式使其更為順利地排出痰液。護理人員應幫助患兒清潔口腔。
患兒在用藥治療期間,有一定的概率出現不良反應,護理人員應做好觀察,常見的不良反應有嘔吐、腹痛與腹瀉等,需在患兒形成不良反應的第一時間之內,通知醫生,及時處理。給患兒進行輸液治療時,要保持合適的輸液速度,避免患兒產生靜脈炎的問題。
實施細致的生活護理工作,保持護理服務的個性化特征,依據每名患兒的具體情況,完善其飲食方案,使患兒更多地食用容易消化且富含營養的事物,幫助患者保持相對比較高的機體免疫力,更有利于肺炎感染治療工作。如果患兒在接受治療期間,形成低氧伴心衰的問題,應當引導患兒調節呼吸方式,確定呼吸平穩之后再進食。告知患兒充足地攝入水分,多飲用水。如果患兒的病情已經穩定,可鼓勵其進行適量鍛煉,進一步提升機體免疫能力,同時還要對其他的感染現象進行預防。
發熱護理也是綜合護理干預中的重點事項,針對有發熱癥狀的患兒,應盡實施退熱處理,降低患兒體溫時,可使用冰敷或者用溫水來擦拭臉龐的方法,也使用退熱藥物,多飲水。觀察并處理患兒的各種緊急情況,一旦其生命體征不正常,必須立即與主治醫生溝通,及時采取應對措施,保障患兒的生命健康。
對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如果患兒的呼吸恢復到正常的狀態,體溫也降低到正常水平,咳嗽等癥狀有明顯改善,則確定為顯效;如果患兒的呼吸無異?,F象,體溫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咳嗽癥狀也得到相應的緩解,可確定治療是有效的;如果患者的病情加重,咳嗽、呼吸與體溫均未有改善,可確定治療無效。
2 結果
對照組患兒顯效的有12例,有效的有13例,無效的有5例,治療總有效率為83.3%;觀察組患兒顯效的有22例,有效的有6例,無效的有2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3.3%。
對照組患兒胃腸道反應的有1例,靜脈刺激的有1例,心肌受累的有1例,皮疹的有2例,不良癥狀發生率為16.6%;觀察組患兒胃腸道反應的有1例,靜脈刺激的有1例,心肌受累的有0例,皮疹的有0例,不良癥狀發生率為16.6%。
對照組患兒家屬非常滿意的有13例,滿意的有11例,不滿意的有6例,滿意度為80%;觀察組患兒家屬非常滿意的有15例,滿意的有12例,不滿意的有3例,滿意度為90%。
3 討論
支原體屬于病原微生物,其通過患兒的呼吸道系統來進行傳播,直接影響患兒的身體健康,如果不能盡快治療小兒肺炎感染疾病,患兒其他器官也會受到影響。小兒患者的免疫系統與呼吸系統為發育到完全的程度,因此出現肺炎支原體感染現象的概率更高,患病患兒免疫功能與抵抗力都會變差,還會出現多種并發癥,予以治療的同時,還要有科學的護理措施的支持。如果只運用常規的護理方法,其欠缺靈活性,僅僅按照醫生的囑托實施干預,盡管也能夠起到一定的護理效果,但是并不能切實地預防并發癥,也無法充分解決患兒肺功能方面的問題,因此可根據患兒的情況開展綜合護理工作。在進行護理干預時,護理人員需要以患兒的實際情況為準,在人本護理觀念的引導下,落實周全的護理服務,把握患兒的個體差異,區分護理重點工作,以此來將護理質量進一步提升。
經過綜合護理干預,患有小兒肺炎感染的患者可更快地康復,同時其住院的時間也大幅縮短,患兒因患病而遭受的痛苦被充分減輕,這種護理方式可在小兒疾病治療活動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張云華. 針對性護理干預對小兒肺炎治療效果的影響[J]. 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 2018, 35(05):59.
張海燕. 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對患兒肺功能指標、不良反應的應用價值分析[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9, 38(4):515-518.
徐曉燕. 護理干預對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影響分析[J]. 醫藥前沿, 2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