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 要】目的:探討分析在急性腦卒中的急救過程中應用中醫護理技術的效果。方法:擇取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間本科室收治的62例腦卒中的急性患者進行研究,采取簡單分樣法將所有患者均分成常規組和實驗組各31例,常規組行常規的急救護理,實驗組采取中醫護理技術,統計比較兩組神經功能受損程度。結果:實驗組的神經功能受損程度與常規組相比明顯優秀,P<0.05。結論:在急性腦卒中的急救過程中應用中醫護理技術效果明顯,可提高急救工作效率,改善神經功能,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急性腦卒中;急救過程;中醫護理技術;效果
【中圖分類號】R54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2-03--01
腦卒中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綜合征,是由慢性亦或是急性缺血引起的腦供血不足進而造成的神經功能障礙。伴隨著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該病程已經成為威脅老年人群的疾病之一,發病后極易導致患者死亡和殘疾,且多數以上會并發嚴重的后遺癥,比如失語癥、偏癱等。因此需借助一定的護理技術進行干預,從而促進患者預后生命質量得以提升。本科室對31例患有該病癥的患者實施中醫護理技術,并與常規組進行對應的比較,現將具體內容做如下匯報。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擇取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間本科室收治的62例腦卒中的急性患者進行研究。納入標準:符合相關醫學會的診斷標準;患者依從性高。排除標準:精神意識模糊;身體伴有殘疾;遵醫行為差。采取簡單分樣法將所有患者均分成常規組和實驗組各31例,常規組男女的比例為17:14;年齡52-78歲,平均年齡(65.4±8.6)歲;實驗組男女的比例為15:16;年齡53-80歲,平均年齡(67.5±8.6)歲。對兩組患者的組間基線資料實施獨立樣本檢測比較,P>0.05,具有比較價值
1.2 方法
常規組行常規急救護理,包括靜脈通道的構建、患者保持患者正確體位、遵醫用藥及飲食安排等。基于此基礎上實驗組加用中醫護理技術:①意識護理。采用中醫藥枕療法,取天麻、膽南星及大黃等12種藥劑各30g,隨后研磨成粉末狀,于50攝氏度的水中加熱煮沸,3min后放置在患者的枕部,利用藥劑散發出的辛香味對準其頭部的穴位,比如啞門穴、大椎穴等,適時予以刺激,起到腦部神經激活的作用,治療時間不能超過2h,2次/d。并且借助點舌療法,將半粒安宮六黃丸置入杯中調節至糊狀點舌,這一過程點舌操作需連續進行,維持舌面濕度,持續點藥一周左右[1]。②半身不遂。實施穴位按摩操作,可選用點法等,穴位按摩時間20min,1次/d;上肢的按摩穴位有曲池穴、合谷穴等,而下肢的按摩穴位則是陽陵泉穴、委中穴等,并根據醫生叮囑采用中藥沖洗患側肢體,如當歸、人參、牛膝等,然后拿一條毛巾將其浸入到中藥中,煮沸15min,煮沸后保持保溫狀態,最后用長夾子將毛巾從藥液中撈起,擰干至不滴水狀態,等到溫度適宜后再將其敷用在患者的患處,從而起到通經活血、疏通脈絡的作用,1次/d,。結合醫囑予以患者艾灸,患側上肢取極泉穴、合谷穴等穴位,患側下肢取陽陵穴和足三里。③眩暈。對患者實施按摩治療法,借助揉法、按摩法,隨后取太陽穴、風池穴等實施按摩,3~5次/d,每次按摩3min,一周進行2次,雙耳交替。將患者的雙足涌泉穴實施貼敷操作,取吳茱萸磨成粉末狀,然后用白醋調節至糊狀貼合敷在患處,時間6~8h,一天一次。④高熱。予以患者穴位按摩,采取按壓法對患者的合谷穴位、曲池穴為實施按摩,每一個穴位按摩時間為2min;通過揪法對患者大椎穴進行按摩,按摩效果以出痧為準[2]。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神經功能受損程度。采用NHISS測量表對兩組神經功能受損程度進行評估,分值越高,證明患者的神經功能受損程度越嚴重。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軟件行數據處理分析,神經功能受損程度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用t進行驗視。治療效果用率表示,以X?進行檢驗,兩組比較具備統計學差異可參照P<0.05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神經功能受損程度
治療后,實驗組神經功能受損程度與常規組相比明顯較輕,數據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腦卒中屬于中醫學領域中的中風范疇,失語癥、偏癱是該病的主要臨床癥狀。限于老年人身體虛弱,氣運虧損大,損傷了很多能量,而氣血虛弱會影響其自身體內運血異常,抑制血流運行,從而影響血液循環,致使腦回路受阻;陰血受損會讓患者體內的陰陽失去原有的平衡,引發腦中風[3]。中醫學認為,采用按摩療法、點舍療法等中醫護理技術,能夠有效緩解癥狀,對神經功能產生積極作用。本次研究,實驗組采取中醫護理技術,其神經功能受損程度與常規組相比顯著較輕,證實在急性腦卒中的急救護理中采取中醫護理技術效果優異。中醫護理技術是基于中醫理論學推出的護理形式,它以辨證為基礎,以中醫理論為指導思想,經藥物滲入人體內,發揮通經活血功效,改善肢體運功功能,減小神經功能受損影響,進而促使患者預后肢體能夠正常運動,提升其生命質量[4]。
綜上所述,在急性腦卒中的急救過程中應用中醫護理技術效果明顯,可提高急救工作效率,改善神經功能,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程曉波, 陳正權, 周小玲等. 中醫特色護理技術在急性腦卒中患者急救中的應用[J]. 中國中醫急癥, 2018, v.27;No.242(06):188-191.
胡曉萍. 急診護理路徑在急性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J]. 中醫藥管理雜志, 2017(04):54-56.
李迎春. 急救護理在急性腦卒中患者院前搶救中的應用[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 2018(16):132-132.
高水蓮. 中醫特色護理服務應用于急性腦卒中患者中的可行性探討[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 2017(31):125-126.